德国厨刀与日本厨刀的对比和选购心得
每个关于西式厨刀的帖子下面都会有大神回帖表示“还是中式菜刀牛,一把刀打遍天下”,但是到了德帝才开始上手做菜的鄙人,代表部分民众表示:
算了,我实在不想在文章一开始就上“臣妾做不到啊”那张图,会直线拉低**的 。
另外我想声明的是本文面向的读者是普通消费者,即希望能通过有限的财力来较大的提升厨刀使用体验的人群,而不是高端的发烧友和为喷而喷的喷子。比如有人会说这刀的刀刃只用了VG10,和我大日的立安来钢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两种钢材我们后面会提到)。这就像批评别人家孩子只考了98分,和我家考满分的孩子比起来一文不值。对普通人来说,正如两分的差距不值得用逼迫孩子熬夜学习来追赶,VG10和安来钢的差距也不值得用上千元来填平 。
德系厨刀刀型
言归正传,本文中将要提及的厨刀主要包括德系和日系。德系代表了西方厨刀制造业的巅峰,但在制式上,虽然品类繁多,与欧洲其他国家及美帝的厨刀并没有大的差别。如下图,最常用的也就是左二的主厨刀(Chef's knife),左1的面包刀和左4的水果刀。
日系厨刀刀型
日系则开发出了一系列适合岛国文化的刀型。包括刺身刀(Sashimi),三德(Santoku)和出刃(Deba),依次如下图。三德取三种美德之意,即切片,切丁和剁碎,对食材的适用性很强。图中的三德是单人,但其实更多是双刃,刺身和出刃则都是单刃。当然还有很多功能细化的刀,比如专门切章鱼的和专门切螃蟹的,就不赘述了。
刺身刀(Sashimi),三德(Santoku)和出刃(Deba)
另外,这三派在刀型方面显然有融合,例如西方和日本都会生产中式刀。日本借鉴西式的主厨刀(chef's knife)开发的叫做牛刀(Gyuto),几乎每家都在做。
而西方也很广泛的生产日式的三德刀,如果套刀数量超过4把,几乎都会有一把三德。
就刀型的选择,个人觉得除非是有刚需的大厨,标配一把三德、一把水果刀再加一把中式斩骨刀就可以了,如果处理生肉比较多,或者想生熟分开,推荐再入一把主厨刀或牛刀来专切肉类。
日系 & 德系厨刀选购要点
看完了主要的刀型,我们转入重点,来谈个人认为选购厨刀的时候最重要的两点:钢材和设计。因为它们是决定用刀体验的最重要因素。钢材的选择和处理都是为了提高刀具的两个最重要的性能,即切削能力和保持性。完美的情况是一 刀刃硬度高,二 不易崩刃,三 易于打磨, 四 不生锈,五 便宜。但是具体情况大家都懂的,从来就没有尽善尽美 。
钢材
不锈钢
就钢材来说,德系一般选择18/10(+18%铬+10%镍)不锈钢,用一体成型的工艺打造刀体。但这不意味着其中没有技术含量,虽然这种钢材的硬度(HRC)在56左右,但能经过锻造(Forge)和复杂的热处理而获得远超过浇铸方法带来的性能。双立人的某些刀还会将金刚石的细小晶体高速喷射到刀刃上,提高耐磨性。德系的刀韧性极佳,易于保养和打磨。
夹钢法
而日系多采用夹钢法。可能是由于对生鱼片的追求,日本人在刃材上追求极致的锋利度,所以往往采用HRC高达70的高碳钢(例如日立的安来钢,我们时常见到的所谓青纸、白纸就属于这一系列)来制作刀刃,而用较有韧性的钢材包裹刀刃既能保护脆性高的刀刃,又能起到防锈的作用。
当然也有硬度和韧性都较好的不锈钢,如生日本 “武生特制钢”之V金10号(即我们前面提到的VG10),虽然在各方面都有妥协,但也可以说是集大成者。如果你准备购买你的第一把日系厨刀,那么我强烈推荐用这种钢材做刀刃的刀具。
高速粉末钢
近代有一种更为优良的钢材脱颖而出,即高速粉末钢。由于是由均匀的金属粉末二次铸造而成,使其具有优良的性能,硬度高、耐磨、韧性佳且不生锈。哇,是不是传说中的终极解决方案出现了?!
等等,这种钢材目前很贵的唉 。
大马士革厨刀_钢材
顺便说一说所谓的大马士革厨刀好了。传统意义上的大马士革刀是用产于印度的乌兹钢制作的,请注意,这是一种钢材,但却能在成品上呈现美轮美奂的花纹。大马士革厨刀,花纹杠杠滴
[商品:WMF 完美福 大马士革3件套 18.9009.9990]
而现在所谓的大马士革厨刀,通常使用两种不同的钢材反复折叠打造而成的。例如WMF这套价格吓死人的套刀。 不过业界最能折腾大马士革工艺的,我感觉就是性价比超低但人气超高的“旬”,而且他家还有很多奇葩的刀型设计,完全不明白是拿来砍什么的 。从理论上说,这种工艺对刀具的性能不会有太大的提升,打个不恰当的比喻,馒头作成花卷而已。<小编注:复合结构钢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具体还要看厂家的钢材选择。>
[商品:Shun DMS344 Classic 3 Piece Flat Set]
厨刀设计
说完钢材,我想说现在的厨刀界跟智能手机界真的是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在保证了基本硬件之后,决定其品质和销量的差异点落在设计上。关于设计,最直观的两个方面是外观和切削体验。外观我就不啰嗦了,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什么样的审美都没有错。你就是爱上天价的大马士革刀我也没什么意见。
所以设计应该更重要的体现在切削体验上。首先是刀的握持感,一个好的产品应该去适应人,而不是要求人去适应它。简简单单的一个刀柄,日本的工匠会下很多功夫琢磨。比如以正本为代表的高端厂商的刺身刀柄,纵轴上的八个面竟然为了适应手掌而各有不同。
我个人最推崇的是德国Wusthof的Ikon/Classic Ikon系列(见下图),其刀柄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人类手掌的结构,握上去的感觉妙不可言 。试想,鞋子里都有支撑足弓的设计,刀为什么不能有呢?再看这把刀的刀刃上方,空心的设计可以在切割或切片中与食物之间形成空气袋,减少对刀片的摩擦,防止像黄瓜片或火腿片这样的食品黏着在刀片上。此外,厨刀的重心和整体的平衡性也是重要的影响握持感的因素,如果有条件,一定要去握一下实体再做购买的决定。 [商品:Wusthof Classic Ikon 7-Inch Santoku, Hollow Edge, Black]
刀柄充分考虑人体手掌结构,这设计~
厨刀推荐
最后介绍一下个人觉得好用的几把刀,当然只是穷人的一(bu)点(xuan)浅(yao)见(hui)了(si),呵呵 。
三德V10 叠层多用途刀
日本重宏别作的三德V10 叠层多用途刀,别吐槽花纹,我是冲着VG10的刃材和日本乐天的销量去的好吗?!好吧我承认当时还年轻。锋利无比,虽然比较容易崩刃。 [商品:Wusthof Classic IKON 6 in. Chef Knife]
Wusthof的主厨刀
锋利好用,易于打磨。只推荐Classic Ikon。Ikon系列不同之处在于换用了非洲乌木的刀柄,其他也没什么,但是价格高不少。
WMF
另外我还有一把WMF的出刃,已经停产很久了。当时在德国的朋友送的。这套刀称为大和(Yamato)系列,基本是按照日式厨刀的制式,用高硬度的钢材(HRC69)制作的。这把单刃刀极重,我一般在处理鱼和整鸡的时候才用,刀本身的重量对于鱼骨和鸡骨的斩切很有帮助,基本上用手一按刀背就切断了。WMF,已停产 水果刀什么的就不多说了。
厨刀选购建议
总结本文,选购德式厨刀时建议选择Wusthof/WMF/双立人的德产锻造的中档产品,注重握持感的一定要试试Wusthof的Classic Ikon;选购日式厨刀建议挑选使用VG10刀刃的,如果善于保养刀具,可以选择高碳钢的刃材,财力允许则强烈建议试用粉末钢的刃材。主厨刀或三德刀一定是你最常用的,不要过于追求那些花里胡哨的刀型。至于大马士革厨刀,唉,想买就买吧,人都是视觉动物嘛……
最后希望你买了好刀后好好保养,努力练好磨刀技术。
最最后再叮嘱一句,不管多么昂贵的刀,在某些关键时刻,都不能代替你那把沉重的斩骨刀。
追加修改(2014-05-23):
1.关于我对大马士革厨刀(即应用现代花纹钢的厨刀)的意见,小编做了补充。可能是我的表述有问题,这里解释一下:如果一把刀整体(包括刃材)是花纹钢打造,那么其切割性能确实决定于钢材的品质,有一种说法是花纹钢中两种不同的材质会形成微小的锯齿,使其无比锋利,但这种说法有很多人质疑。
实际情况是在日本的上百家刀具制造商的产品中,绝大多数大马士革刀都是将花纹钢用作包材,而刃材则仍然主要从VG10/青纸/粉末钢中选择,在刀刃上方约2-10mm的刃线上方才是花纹钢(在文中的那把旬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刃线)。所以目前大部分的所谓大马士革厨刀,真正接触食物并进行切割的部分,跟大马士革钢没有半毛钱关系。除了美观之外,它对刃材的保护作用完全可以由其他的不锈钢代替。
2.陶瓷刀我不推荐,因为我不需要那种极致的锋利,更不想一直提心吊胆的怕崩口和摔落,这种心理负担同样是一种使用成本。
3.感谢@jason819 指出“德系中高端厨刀大多都是用的X50CrMoV15不锈钢”。
4.无论多长篇幅的文章,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在中式厨刀及刀工层面,我自认没有值得分享的经验。
5.我的那把WMF Yamato出刃的硬度应该是HRC60,打错了。目前日立的青纸/白纸硬度也只是在66-68左右。
6.最后的那把大砍刀,只是想让大家按照食材选择刀具,不要用你的珍贵厨刀去斩骨头,请勿过度解读和YY。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水獭
3Cr13 (3Cr是指铬,管防锈的。13指碳,管硬度的)不锈钢的刀就属于地摊货了,放在厨房里生锈了也很正常。
国产刀里用5Cr13MoV的就算很好了(苏泊尔什么的超市货),其实比双立人的红点系列要好用。
国产品牌(十八子,邓家刀之类)里用4Cr17MoV做的高碳钢菜刀据说剁骨头和椰壳毫无压力
国产的高级刀往往是用现在最好的7Cr17Mo、6Cr18Mo、9Cr18Mo三合一复合钢,可以和德国的高端刀媲美。
或许比最高档的德国货差一点,但是价格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偶
PS:不管是德国名牌还是中国名牌,都有很多用料很一般的低端货,要仔细鉴别偶
校验提示文案
烧饭美少女
校验提示文案
草书好
校验提示文案
上下右东西南北中
校验提示文案
大尉
校验提示文案
奥多茄
校验提示文案
海掏好难
校验提示文案
匿名XX
校验提示文案
yyyu_2000
校验提示文案
许老猫
我想是我的表述有问题,这里解释一下:如果一把刀整体(包括刃材)是大马士革钢打造,那么这把刀的切割性能确实决定于钢材的品质,有一种说法是大马士革钢中两种不同的材质会形成微小的锯齿,使其无比锋利。但这种说法有很多人质疑。
实际情况是在日本的上百家刀具制造商的产品中,绝大多数大马士革刀都是作为刀的包材,而刃材则仍然主要从VG10/青纸/粉末钢中选择,在刀刃上方约5-10mm的刃线上方才是大马士革钢材(在文中的那把旬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刃线)。
所以目前大部分的所谓大马士革厨刀,真正接触食物并进行切割的部分,跟大马士革没有半毛钱关系。除了美观之外,它对刃材的保护作用完全可以由其他的不锈钢代替。
校验提示文案
G总光辉照我心
校验提示文案
iamnio
校验提示文案
zora
校验提示文案
ns8000gz
校验提示文案
Edward_D
校验提示文案
超级大饼子
校验提示文案
gupiao
想到磨刀所需技巧,迅速拔草
校验提示文案
applexx
校验提示文案
火线突击
校验提示文案
小葫芦哈哈
校验提示文案
燕飞
校验提示文案
德菈
校验提示文案
随缘心不累
校验提示文案
高贵冷艳大飞哥
校验提示文案
yanorth
校验提示文案
ezhgfaa
校验提示文案
海掏好难
校验提示文案
julianms
校验提示文案
julianms
校验提示文案
julianms
校验提示文案
lajican
校验提示文案
LucasLee
校验提示文案
糙汉子
校验提示文案
德芙
校验提示文案
dada5251
校验提示文案
michaelfang
校验提示文案
倒立人
校验提示文案
海岱日新
校验提示文案
DavidWang1981
校验提示文案
michaal-吃瓜的寂寞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