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侧AI大爆发,天玑能吃到AI手机头啖汤吗?

2024-05-14 09:48:14 0点赞 0收藏 0评论

5月7日,联发科在深圳举办天玑开发者大会2024(MDDC 2024),这届MDDC的主题是“AI予万物”,AI是大会的绝对主角。大会开幕演讲中,联发科技董事、总经理暨营运长陈冠州分享了自己关于生成式AI的观点。

他认为,生成式AI重塑了终端应用的使用价值,给移动生态带来了新的机遇;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将成为生成式AI普及的关键载体;而联发科在边缘计算领域的实力和技术积累,将能高效地为开发者赋能,推动AI生态的发展落地。

端侧AI大爆发,天玑能吃到AI手机头啖汤吗?

大会上,联发科和Counterpoint还联合众多合作伙伴,发布了《生成式AI手机产业白皮书》,共同完成了对生成式AI手机概念和典型特征的定义。那么,生成式AI手机会成为AI普惠的关键吗?智能手机是否会逐渐和AI手机融合?在这个过程中,联发科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端侧AI大爆发,天玑能吃到AI手机头啖汤吗?

2024,AI主战场来到消费领域

2023年,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应用的快速爆火,生成式AI技术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每隔一段时间,市场上就会涌现一批新的大模型产品,文生图、图生图、文生视频等各类生成式AI应用让用户大开眼界。在这一轮AI浪潮中,人们充分认识到了生成式AI技术的威力。

不过,ChatGPT也好,Sora也罢,这类AI应用聚焦的主要是生产力、创作领域。比如,ChatGPT有很强的文字概括、表达能力,对文字工作者很有帮助;Sora能够精准地把文字转成视频,对视频创作者来说是高效工具。但坦率说,这类AI工具,对更加大众的普通人来说,仍然比较遥远。他们可能会因为好奇而体验这类AI产品,并为强大的能力而折服,但能够从中获取到的实打实的用户价值,并不多。

新兴的AI技术,要实现普及、被更多人用上,那么必然要从狭窄的领域中突破,瞄准更加大众化的目标群体。换言之,AI普惠,必然要向消费领域发力,把C端作为主战场。如果说2023年,生成式AI的亮相,惊艳的还只是少数行业用户;那么,2024年,生成式AI就将融入消费端用户的日常使用场景中,成为大众能直接接触到的技术成果。


这主要在于,生成式AI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并且已经逐渐显露出威力,它具备的主动感知和创造内容的能力,是传统AI技术所没有的。当生成式AI技术进入更加广阔的消费级市场,就能触达更大量级的用户,并且围绕他们的需求和使用场景,产生更大的作用。

在小雷看来,智能手机将会成为AI普惠的关键,AI手机尤其是生成式AI手机的出现和普及,会让生成式AI技术进入几十亿用户量的庞大市场,将推动全民AI时代的到来。而手机为何能担当如此大任?这就是我们想继续往下聊的关键话题。

手机,将是生成式AI的最佳载体

作为一种新兴的前沿AI技术,生成式AI可以高效学习大规模、高复杂度的数据集,并完成精准创作。生成式AI不仅适用于生产力、创作领域,在更加C端的场景中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而智能手机能够成为生成式AI的最佳载体,主要源于其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智能手机拥有巨大的体量。根据IDC数据,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了11亿部,是全世界销量最高的智能终端设备。而GSMA发布的报告披露,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达到了43亿人,称得上是普及率最高的智能设备。

其次,智能手机有极高的用户黏性。集众多功能于一身,并且高度成熟和普及的手机,成为大众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子设备。用户每天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在手机上,使用场景包括日常通讯、游戏、社交媒体、办公等等。

因此,如果智能手机具备生成式AI技术,并将渗透进手机用户的日常使用场景中,那么必然能加速AI的普及,手机会是生成式AI的绝佳载体。

与此同时,进入衰退期的智能手机行业,也需要引入新的力量来解决自身的同质化问题。经过十余年时间的发展,已经高度成熟的手机行业,正面临着市场容量饱和的问题。智能手机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用户的换机周期也在不断延长。研究机构TechInsights预测,2023年全球手机用户换机周期拉长至51个月,中国用户换机周期相对较短,但也有40个月。

而手机和生成式AI的结合,将能给整个移动生态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遇。其实,当前的智能手机市场上,我们已经能看到部分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比如,现在不少智能手机上都在相册中加入了AI修图的功能,比如AI消除、AI扩图等,提高了修图效率、增强了使用体验。还有的手机,将大模型技术融入语音助手或智能助理中,大幅增强了这类工具的能力,给用户带来了更智能、更个性化的交互体验。

所以,手机品牌需要拥抱AI,将生成式AI落地来增强产品本身的差异化竞争力。而普通用户,见过太多同质化严重的手机产品后,也更愿意选择具有生成式AI能力、体验有差异化的机型。

说到这里,关键问题来了:生成式AI手机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具备哪些能力?


既然生成式AI是当下爆火的技术,并且能够吸引到用户,那么它必然会被手机厂商利用,将其作为营销的卖点。这种现象一旦泛滥,市场上必然出现真、假AI手机混杂的情况。而普通用户,其实很难从中辨别,长此以往,当劣币驱逐良币时,市场就会丧失对生成式AI技术和产品的信心,也不利于AI的持续普及。

这种时候,制定生成式AI手机规范、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开头提到的《生成式AI手机产业白皮书》,它的价值此时就体现出来了。在小雷看来,这份白皮书有两个较为显著的特点,一个是足够权威,另一个是足够全面。

参与制定《生成式AI手机产业白皮书》的成员既有芯片厂商联发科,也有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还包括了阿里云通义千问、百川大模型、虎牙、酷狗音乐、零一万物、OPPO、Soul、腾讯AI Lab、腾讯混元、vivo,它们都是手机厂商、大模型品牌、互联网厂商中的佼佼者,并且深度参与到生成式AI产业中。因此,它的权威性是足够的。

1.jpg1.jpg

另外,这份白皮书定义了生成式AI手机的概念,并且阐述了芯片设计公司、手机OEM厂商、开发者各方的AI战略,同时分析概括了生成式AI手机的现状、预测了相关产业的未来。这样一份将技术概念、市场现状和产业战略介绍得清晰明了的白皮书,能够很好地帮助用户、合作伙伴更多的了解生成式AI和生成式AI手机。

《生成式AI手机产业白皮书》的内容其实已经回答了刚才提出的问题,它指出生成式AI手机的关键在于具备端侧大模型AI部署、能以自然方式交互、支持多模态等基础能力。按照小雷的理解,一款货真价实的生成式AI手机,需要在硬件上拥有支撑端侧大模型运行的本地算力,系统层面能够为新的AI交互提供支持,且能够实现多模态的应用场景落地。


而这其中,最最基础的,则是手机需要具备端侧AI部署的硬件实力,换言之,手机需要足够强劲的AI算力。因此,生成式AI手机必然对SoC的AI算力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届MDDC,联发科带来的一个意外惊喜就是旗舰芯片天玑9300+的发布。这款芯片的CPU、GPU性能都足够强劲,但最关键的是,它拥有强大的生成式AI能力。除了算力足够强劲外,天玑9300+还率先在端侧支持AI推测解码加速技术、天玑AI LoRA Fusion 2.0技术,能够提供更高效和个性化的生成式AI体验。它支持主流的生成式AI大模型,能够提供文字、图像、音乐等端侧生成式 AI 多模态应用。

不夸张地说,天玑9300+这类旗舰芯片,不仅为生成式AI手机这栋房子打好了地基、建好了框架,还提供了装修方案,大大降低了生成式AI手机落地的难度。当联发科和手机品牌、开发者联手,就能打造出AI实力强劲、创新体验优秀的生成式AI手机。

联发科将成为生成式AI手机的引领者

实际上,联发科在手机AI领域的布局,比很多人想象得要早很多。早在2018年的MWC上,联发科就发布了Helio P60。这款手机芯片定位中端,但搭载了独立的AI计算单元APU,并且首发了联发科的NeuroPilot AI技术,能够将CPU、GPU和APU的能力都运用在AI计算上。当时,联发科的手机AI技术主要应用于影像领域。虽然当时的AI技术和当下的生成式AI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AI上的提前布局,仍然为联发科后续的生成式AI技术爆发奠定了基础。

2021年,随着天玑9000的登场,联发科正式吹响进军旗舰手机芯片市场的号角。天玑9000的核心亮点除了工艺制程、CPU、GPU的全面增强外,还带来高能效的APU。它搭载的 APU 590,采用高能效 AI 架构,无论是AI算力还是能效,都大幅提升。天玑9000的AI算力成功应用于影像、游戏、视频等手机使用场景中,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

2022年,天玑9200发布,它进一步增强了AI性能,集成的APU 690采用了混合运算+智能神经网络的架构,AI性能提升了35%。天玑9200支持智能图像语意技术,能够运用人工智能分析环境色彩、物体构造和动作,分层标签和调校色彩,进而提升整体图像质量。基于APU 与ISP的深度结合,天玑9200上还衍生出AI双轨抓拍等影像相关的功能。

而2023年发布的天玑9300和MDDC大会上亮相的天玑9300+,则具备了全面的生成式AI能力,在端侧AI、大模型接入的支持力度上,得到了空前增强。不难发现,在生成式AI技术方面,天玑芯片今天的实力不是一日炼成的,离不开联发科的提前布局和持续投入,联发科在边缘计算和手机芯片研发领域的深厚积累,让它可以及时抓住生成式AI大潮的风口,成为生成式AI芯片以及生成式AI手机的引领者。


端侧AI大爆发,天玑能吃到AI手机头啖汤吗?

此外,Counterpoint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Q4,联发科拿下了全球手机芯片市场份额的36%,排名第一。联发科已经连续十四季度获得全球手机芯片出货量冠军,足以看出联发科在手机芯片行业的领先地位。可以看出,目前以及未来,手机市场中的机型,有相当一部分搭载天玑芯片,联发科在生成式AI技术上的动向,会直接影响整个生成式AI手机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生成式AI手机,联发科不仅仅是手机芯片和AI算力供应者这么简单,它同时也是生成式AI生态建设的引领者,并且为开发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这届MDDC上,联发科推出了天玑AI开发套件,给端侧AI开发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帮助开发者高效将创意落地,大幅缩短开发成本,快速将AI应用送到用户手中。

在联发科看来,无论是AI芯片,还是生成式AI技术本身,其实难以直接作用于C端用户。如同当年智能手机的发展普及,如今生成式AI手机的发展壮大,关键也在于生态。联发科推出具有全方位生成式AI能力的芯片、为开发者打造端侧AI解决方案,联合合作伙伴启动“天玑AI先锋计划”、发布《生成式AI手机产业白皮书》,核心目的都是一个——为生成式AI生态创造良好的环境、培育好能让创新种子生长发芽的土壤。


联发科为何能成为生成式AI手机的引领者?小雷认为,这主要来自于它的实力和洞察力。


首先是强劲的硬实力,联发科作为芯片厂商,有能力打造出算力强劲、对AI场景支持全面的芯片,满足席卷而来的生成式AI浪潮所需要的端侧算力。以天玑9300+为代表的天玑芯片,将成为生成式AI手机坚实的硬件基座。联发科过去AI领域的技术积累、在市场上的持续深耕,现在都成了宝贵的技术积累和底气。经过连续多年的不断迭代更新,如今天玑芯片上的APU做到了兼具高算力和高能效,在手机芯片市场上保持领先。

其次是敏锐的洞察力,包括对市场、对开发者需求的敏锐洞察。联发科推出了对开发者更加友好的天玑AI开发套件,包含GenAI最佳实践、GenAI Model Hub、GenAI 优化技术和Neuron Studio。

GenAI最佳实践在模型的量化、编译、推理等方面为开发者提供先进技术,还可以开放端侧部署源码,将大模型的终端部署速度从原先的数周加速到一天即可完成。GenAI Model Hub为开发者提供包括Meta Llama、百川大模型、阿里通义千问在内的全球主流大模型,为开发者提供丰富的模型选择。

同时,强大的GenAI优化技术导入业界最新最快的推测解码加速和LoRA Fusion等软件优化技术,显著提升生成式AI应用的生成速度,并减少其所用的储存空间。此外,天玑AI开发套件带来的Neuron Studio有机集合了联发科在生成式AI方面的各种先进工具,集成完整的开发环境,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站式、可视化的易用开发环境。

联发科就是因为了解到了开发者在生成式AI应用开发中遇到的难题、他们需要借助的能力,从而能够围绕开发者需求来制定套件,提供“快、全、强、易”的专业开发体验。这也让行业看到联发科对与加速构建全场景AI应用生态的决心和诚意。

端侧AI大爆发,天玑能吃到AI手机头啖汤吗?

而且,这届MDDC上,联发科演示的与合作伙伴打造的生成式AI应用,都是和普通用户日常使用需求息息相关的。

比如Redmi k70E上的AI扩图功能,生成的图像与原图衔接非常自然,很难看出是AI生成的,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运用LoRA融合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将拍摄到的真实人像,快速转化生成卡通风格的人物,给用户带来个性化的体验。只有当生成式AI时刻与用户实际需求相联系,这项技术才能把路走得更稳、更宽。

更重要的是,当移动行业还在探讨如何把大模型更好地部署到智能手机和其他智能终端的时候,联发科已经在联合产业伙伴携手打造全场景的生成式AI应用生态了,这种领先性也体现了联发科始终从用户体验出发的根本目的。

端侧AI大爆发,天玑能吃到AI手机头啖汤吗?

这次大会,联发科联合了AI产业中的各路伙伴,包括手机品牌、大模型品牌、互联网大厂等,汇聚各方的力量,共同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从大会宣讲和展区展示内容来看,采用天玑生成式AI技术和开发方案的落地应用场景已经很多。在用户触达和感知上,联发科已经做得非常出色。

当然,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移动端生成式AI生态这个大花园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繁荣的。但作为顶尖端侧AI算力的提供者、生成式AI生态的主导建设者,联发科已经培育好了适合生成式AI创新的土壤,给开发者们提供了放飞创意的条件,生成式AI生态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和完善。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联发科将会在天玑芯片上持续迭代升级生成式AI的能力,与合作伙伴共同培育生成式AI生态,加速生成式AI手机和相关应用场景的普及落地,继续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


展开 收起

OnePlus 一加 12 5G手机 骁龙8Gen3

OnePlus 一加 12 5G手机 骁龙8Gen3

3676元起

Apple 苹果 iPhone 15 Pro 5G手机

Apple 苹果 iPhone 15 Pro 5G手机

5947.01元起

Apple 苹果 iPhone 15 Pro Max 5G手机

Apple 苹果 iPhone 15 Pro Max 5G手机

7696元起

OnePlus 一加 Ace 3 5G手机

OnePlus 一加 Ace 3 5G手机

2219元起

Xiaomi 小米 14 5G手机 骁龙8Gen3

Xiaomi 小米 14 5G手机 骁龙8Gen3

3446元起

Redmi 红米 K70 5G手机

Redmi 红米 K70 5G手机

1947元起

Apple 苹果 iPhone 15 5G手机

Apple 苹果 iPhone 15 5G手机

4599元起

HUAWEI 华为 Pura 70 手机

HUAWEI 华为 Pura 70 手机

5499元起

OnePlus 一加 Ace 3V 5G手机

OnePlus 一加 Ace 3V 5G手机

1532元起

Xiaomi 小米 13 5G手机 第二代骁龙8

Xiaomi 小米 13 5G手机 第二代骁龙8

2688元起

HONOR 荣耀 Magic6 Pro 5G手机 骁龙8Gen3

HONOR 荣耀 Magic6 Pro 5G手机 骁龙8Gen3

4562.08元起

vivo X100 Pro 5G手机

vivo X100 Pro 5G手机

4178元起

OPPO Find X7 Ultra 5G手机 骁龙8Gen3

OPPO Find X7 Ultra 5G手机 骁龙8Gen3

5118元起

Redmi 红米 Redmi Turbo 3 5G手机

Redmi 红米 Redmi Turbo 3 5G手机

1550元起

Redmi 红米 K70E 5G手机

Redmi 红米 K70E 5G手机

1511.36元起

Redmi 红米 Note 12 Turbo 5G手机

Redmi 红米 Note 12 Turbo 5G手机

1299元起
0评论

当前文章无评论,是时候发表评论了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天猫超级红包
距结束::
每天领现金,最高24888元
红包按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