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馆子|与BBC新作一起看安迪·沃霍尔
大部分的博物馆,除了馆内的常设展,还会定期的将馆内收藏但未展出的藏品或租借自他馆的藏品作为特展展出。这种展览展出时间比较短,但内容非常丰富,且特展的举办也是博物馆自我宣传和营销的一个极好时机。
3月份全球疫情爆发时,英国就有许多博物馆正在举办一些高质量的特展。但一切都随着英国的全国封锁政策戛然而止。突然之间,博物馆变得空空荡荡,本应大排长龙的特展也不得不“被冷落”。而本指望从特展中获得收益的博物馆也蓦然面临裁员、倒闭、破产的窘境。
为了让这些展览“死灰复燃”,也为了让公众能够更全面的了解疫情下博物馆的运营情况,BBC Arts拍摄了四集名为《隔离下的博物馆》(Museums in Quarantine)的纪录片。每一集由不同的主持人讲述,也算是为无法出门看展的艺术爱好者们提供了一场颇具深度的“云看展”体验。
那么今天我们就先聊一聊这部纪录片的第一集:
TATE MODERN - ANDY WARHOL(泰特美术馆-安迪·沃霍尔特展)
第一集由著名艺术评论家Alastair Sooke主持, 讲述了泰特现代美术馆刚开展8天就被迫停业的安迪·沃霍尔大型回顾展。
主持人开篇就提到,只要对现代艺术感兴趣的人基本都对安迪·沃霍尔和他所代表的波普艺术有一定的了解。每隔一段时间也总会有不同的沃霍尔特展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真的还有什么不同的安迪·沃霍尔能够呈现吗?
泰特美术馆给出了答案,这一次,他们展现的不仅仅是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也是“预言家”安迪·沃霍尔。
展览从安迪·沃霍尔的自画像以及他的生平介绍开始。“移民、“同性恋“、“叛逆”这些词似乎注定了安迪与众不同的艺术基调。
往下走,可以看到安迪·沃霍尔最辉煌时期的波普艺术代表作品,包括《100个金汤宝罐头》、《白色布里洛盒子》、《玛丽莲·梦露双联画》和《绿色可口可乐瓶》等。还有1968年安迪·沃霍尔被枪击时的新闻和档案,以及劫后余生的安迪·沃霍尔在此后更具商业化的艺术作品。
为什么说泰特展出的是“预言家”安迪·沃霍尔?Sooke在参观的过程也在不断地为我们解答。虽然安迪·沃霍尔生活在20世纪,但我们在他很多作品中可以看到21世纪流行的标志。他在1964年就以自己的男友为嘉宾拍摄了5个小时的“沉睡”真人秀,比有名的社会实验类的游戏真人秀《老大哥》早了30几年。
在《女子自杀》中,他将报纸上一位坠楼死亡的女子的照片复制了一遍又一遍,似乎在预言着某种今天我们常见的现象——媒体总是为了满足人类扭曲的快感而不断地呈现他人的悲剧。
《100个金汤宝罐头》、《绿色可口可乐瓶》等作品则似乎预言着今天人们对消费主义的痴迷。更有意思的是,他歪打正着的猜到了今天人们因为疫情而不得不在家囤货的这种行为。而《玛丽莲·梦露双联画》中梦露的形象从色彩鲜艳的图片逐渐变得黑白、变得模糊,这似乎又在讽刺人们对于名人“三分钟热度”般的崇拜。
美术馆还建造了一个模仿安迪·沃霍尔著名工作室-The Factory的展厅。曾经在这个工作室里安迪·沃霍尔运用了多媒体和前卫的新技术进行了许多富有创造力的实验,拍摄了很多实验电影,为21世纪的艺术家带来了很多灵感。在这个展厅里你可以想象安迪·沃霍尔创作时的情形(可惜我们现在只能看着屏幕想象)。
在影片的尾声,Sooke带领我们来到了一个气氛骤变的展厅,在这里展出了安迪·沃霍尔晚期的名作《六十幅最后的晚餐》。
这件作品充满了悲剧色彩,创作于1986年。有人曾将这幅作品与当时艾滋病在同性恋群体中大爆发的社会事件相结合。因为最后的晚餐是13个男人聚集在一起时发生的画面,而其中的一名男子终将赴死。安迪·沃霍尔将这件事不断的重复,似乎就在表现一个又一个的年轻男性不断走向死亡的惨剧。当然,这样的解读也只是一个巧妙的猜测。
因为安迪·沃霍尔的名气,我们不难想象有多少人在期待着观看这个展览,但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许多人可能只能通过这个影片来欣赏“预言家”身份的安迪·沃霍尔。
但转念一想,这似乎就像是沃霍尔的又一场电影实验,或者说是沃霍尔的一种讽刺,因为现在我们只能从影片中了解他和他的作品。借用主持人Sooke所说的一句话:“这种观展方式似乎让这次展览成为了最“沃霍尔”式的安迪·沃霍尔展“。

Mondrian
校验提示文案
Mondrian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