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春饼,咬出春天的味道
在我的记忆里,春天是从咬下第一口春饼开始的。

小时候,每到立春,家里就像迎来一场盛大的仪式。母亲早早地忙碌起来,准备着制作春饼的食材。那时,我总会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母亲身后,看着她将面粉倒入盆中,缓缓加入清水,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这个过程在我眼中充满了魔力,仿佛母亲正在创造一件了不起的艺术品。

面团揉好后,母亲会将它放在一旁醒发。趁着这个间隙,她开始准备配菜。春笋、韭菜、豆芽、鸡蛋,这些春日里最新鲜的食材被一一摆上了案板。春笋切成细丝,焯水后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韭菜洗净切段,翠绿欲滴;豆芽饱满鲜嫩,根根分明;鸡蛋打散,在热油中迅速膨胀,变成金黄的蛋饼,再切成小块。看着这些食材,我的肚子已经开始咕咕叫了。

春饼皮的制作是个技术活。母亲将醒好的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再将小剂子擀成薄饼。她的手法娴熟,面饼在擀面杖下快速旋转,不一会儿就变得薄如纸张。烙春饼也是有讲究的,火候要恰到好处,不然容易烙糊或者不熟。母亲熟练地将面饼放入烧热的锅中,几秒钟后,面饼表面开始鼓起小泡,这时迅速翻面,再烙几秒钟,一张金黄透亮的春饼就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张春饼,轻轻咬上一口,麦香瞬间在口中散开。

接下来就是卷春饼了。母亲会在春饼上依次铺上各种配菜,然后将春饼卷起来,卷得紧紧实实的,就像包裹住了整个春天。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卷着春饼,可总是包不好,菜总是从两边露出来。母亲看着我手忙脚乱的样子,笑着帮我整理好,还打趣说:“慢慢卷,这春饼卷得好,寓意着这一年的生活也能顺顺利利。”

咬上一口卷好的春饼,各种食材的味道在口中交融,春笋的爽脆、韭菜的鲜美、豆芽的清甜、鸡蛋的醇香,还有春饼皮的麦香,每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春饼,谈论着新一年的计划和期望,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

后来我离开家乡,在不同的城市生活,也尝试过许多不同的美食,但每到立春,我总会想起母亲做的春饼。那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是对春天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我也会在立春这一天,亲手做上一顿春饼,将这份美好的传统和回忆延续下去,让春天的味道在舌尖上绽放,让生活充满希望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