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alk车载充电器——一篇还未开始就可能要结束的众测
首先,我肯定要感谢张大妈,给我这次众测的机会。
作为一个在张大妈潜水了多年,大概得有个五年左右,的钢铁直男,从张大妈和各位值友地方获取的多,贡献的少之又少。从张大妈众测活动一推出我就开始关注和申请,但总是得不到幸运女神的眷顾,慢慢的也从最初申请时候的踌躇满志,变成了后来的抽奖性质。
所以可想而知,这次突然收到短信说我变成众测一员的时候,内心已经不能用小期待来形容了。
—————————————正文分割线———————
产品外观
从收到被张大妈选中的短信,到交保证金之后,一直关注着快递信息,那时候还是8月底。又因为搬了家以后信息没有及时更新,快递小哥在一篇拆迁废墟上问我你的地址在哪,几经波折,拿到快递已经是9月5日了。
快递是一个X通的塑料袋,刚拿到就按耐不住被我撕了。
打开是张大妈熟悉的胶带贴纸
打开以后,我这次抽到的福袋是一个车载充电器。
品牌为iWalk,乍一看到,我还以为sony啥时候出这玩意儿了。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产品的包装是比较简洁的,说实话自从这几年推出一系列“互联网”,“互联网+”等概念之后,已经很少看到这么“淳朴”、“直白”的包装风格了。
全家福如下:一个塑料外壳,一个吸塑内衬,产品本身,一个产品简介卡(加防伪标签)以及一个韩英中三语说明书。
产品基本参数如下:
产品名称:Dolphin Mini (迷你海豚?)
输入电压:12-24V(标准车载电压)
输出电压电流:5V,2.1A (给iPad也能充电)
对车载充电器的认识
首先我想谈一下我个人对车载充电器的认识。
个人感觉车载充电器的兴起应该是智能手机崛起,汽车主机厂还没反应过来做出相应动作的那段时间里。
因为在智能手机之前,手机的功能是非常局限的,更重要的是手机是可以换电板的,手机跟驾驶的互动还没有开始。在智能机兴起之后,一方面手机跟汽车的互动越来越紧密了,比如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导航功能,另一方面手机本身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劲,充电变成了一个随时都可能产生需求的动作。在这个特殊时期,汽车主机厂还没有反应过来(车载USB配置还没有普及)。所以通过点烟口取电的车载充电转换接头就打开了他的市场。
但是即使到了今天,车载USB已经几乎成为标配的时候,比如我自己的车就有USB,我依然在收到这次众测产品之前就买了个车载充电转换口。原因是什么呢?我车上USB取电口就一个,意味着当第二个人同时有充电需求,或者第二个设备(比如行车记录仪,车载空气净化器等)有充电需求的时候,光一个充电口是不够的。
所以说,我认为,车载充电器现在的需求和市场变小了,但是需求还是客观存在的,厂商只要抓住客户真正需要的点,还是能扩展出一片业务的。
测评计划
OK,东西到手,拆箱之后首先得理出一个测评的思路,恰好我之前通过张大妈买过一个小米的车载充电转换头,还没有拆分,刚好可以作为这次测评的对照组。
Step 1. iWalk充电器和小米(紫米)充电器的外观数据对比。
Step 2. iWalk充电器和小米充电器以及车载自带USB的性能对比。(每种方式充电10分钟,分别看手机电量的变化,以此来看3种方式各自的充电效率如何)
Step 3. 重点分析iWalk充电器和小米充电器的优劣并总结。
这是一个比较常见且简单的产品,所以我认为上述3步骤结合图文应该能把事情说清楚。
黑喂狗。
Step 1. iWalk 充电器和小米充电器的外观&数据对比
上文提到过,我通过张大妈在某宝上买过一个小米充电头,刚好趁着这次机会把他拆封。
小米充电器是典型的小米包装风格,当然也可以说是典型的苹果包装风格,简介。
大概外壳以后,里面的产品嵌在纸箱中,按照说明轻轻提拉就可以方便得取出产品。
下面是两款产品刚拆箱时候状态的对比。
我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iWalk怎么做得品控和出货检查,刚拆箱的充电器头上充满了饱经风霜的划痕,令人难以接受。而小米舍弃了接口处的盖板,内部的塑料件直接裸露,但是相比iWalk一言难尽的盖板表面,小米优秀的塑料质感看起来就相对“高级”很多了。
小米的外壳是金属质感,入手有分量,而iwalk全身塑料,比较轻飘。
外观造型方面,iWalk走流线型飘逸路线,比较可爱,小米走工业风路线,整体相对严肃沉稳。
但是如上面图片显示,iWalk只有一个USB接口,而小米有2个,这应该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参数方面,小米充电器输入电压同样为12-24V,输入电压为5V,2.4A x2,最大能达到3.6A,这里应该是小米比iWalk更为良心。
iWalk相比小米充电器的不同或者说优点的话,那就是iWalk充电器上有个开关功能,可以通过开关来控制电路的开闭。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功能是比较鸡肋的,因为我相信大多数人在车上充电的时候,都可以直接用拔插充电线来达到充电继续与停止的功能,而且点烟口往往并不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每次要去操作充电器的闭合是比较扯淡的事情。
——————————————实际操作的分割线——————————
外观参数该说的都说完了,到了Step 2. 实际操作,趁着今天去丈母娘家,接老婆出去玩,打算在路上完成Step 2.的测评,但是结果却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请大家看下面的视频来进一步了解。
-
-
-
-
OK,实际情况大家也看到了,所以说这是一篇还没有开始就基本结束的测评,从本次测评的结果来看,如果大家想像我一样买个车载充电器使用或者备用的话,可能买个小米是更好的选择。
谢谢大家的观看。
谢谢老婆大人的出境。
谢谢张大妈的支持,希望以后能测评更加具有挑战性的产品。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