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我都干了什么(上)
今年新开的专栏《买书须谨慎》已经写了三篇,列举一些不值得买的书,经常有朋友留言要我推荐一些值得买的书。不好的书对所有的人都是不好的。好书对不同的人来说则有适配的问题,因为阅读体验是私人化的东西,受到个人偏好、阅历、阅读能力的影响。比如我,今年和前年喜欢的书就有不同。在伴随我们成长的同时,阅读本身也在成长。
晒一下我双十一买的书吧,几本上能反映我选书的标准:靠谱出版社+靠谱作者+有趣的选题。
今年双十一本来没有买书的计划,因为有其他很多东西要买。
但是双十一的前几天,亚马逊突然开启了一个满200-100的活动。
话说亚马逊在活动设计上不怎么走心,没有做到每满N减n,通常也没有叠加用券,活动也很少跨店铺。过去对亚马逊的专题图书,可以按折扣筛选。现在也学坏了,网页上不能按折扣筛选。
亚马逊每年真正给力的活动也就一次,去年是200-120的活动,我好好撸了一把。今年只有200-100,同样优惠码不限领取次数。活动的好书也没有去年多,好多出版社参加活动的都只是些垃圾书。
只有浙江大学出版社令人眼前一亮。
高校出版社如今已然是中国出版业的一批中坚力量。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与贝贝特合作,开始市场化运作,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与六点文化合作,树立起文艺、学术出版的口碑,清华大学出版社占据IT、教材板块不小的份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中西文学与哲学领域全面开花,如《蒯因著作集》、《列维-斯特劳斯文集》等,大有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分庭抗礼之势。
高校出版社每年的出版书目也是我关注的图书风向标。
浙江大学这几年风头正健,大有取代复旦,稳坐华东五校第一的势头。校办出版物的质量,也是高校整体治学与文化生态的反映。南京大学出版社近年推出的“学术棱镜”、“精典文库”等系列,虽然有点小众,已经显示出市场化和精品化的态势。相比之下,复旦大学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就没什么叫得响的佳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前些年一度以《南怀瑾全集》为头牌畅销书,令我汗颜。近两年不见再版,估计是版社到期,没有续约。
有时间,想就高校出版社写个专题。这是后话。
非京籍的出版社通常会在北京投资设立一个文化出版公司,比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世纪文景”,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文化品牌则是“启真馆”。
启真馆的的社科图书选题颇有独到之处。比如来自斯洛文尼亚的斯拉沃热·齐泽克的《视差之见》。
何谓视差?视差本是天文学概念,指从保持一定距离的两个点观察同一个目标时所产生的方向差异。在齐泽克看来,审视同一个客体时,视差是由两个互不兼容的视角构成的,这两个视角之间存在着不可化约的非对称性。以视差为起点,齐泽克透过黑格尔和拉康解读哲学、科学和政治理论,借助辩证思维和精神分析范畴分析当代文化,重新激活马克思主义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批判。
还有一本保罗·科利的《弗洛伊德与哲学:论解释》。科利是与伽达默尔齐名的哲学解释学大家。
保罗•利科(Paul Ricœur,1913—2005),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与20世纪另外两位著名的解释学哲学家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齐名,因其将解释学与现象学描述结合在一起而闻名于世。其一生的学术研究涉及哲学、解释学、语言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著有《恶的象征》《弗洛伊德与哲学:论解释》《解释的冲突》《时间与叙事》等多部著作。
上面两本去年就参加了亚马逊的满减活动,看来不是很好卖。不过我觉得值得一读,会有收获。《弗洛伊德与哲学:论解释》属于浙大出版社的“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这套书参加活动的还有阿尔弗雷德·许茨的《社会理论研究》、卡尔-奥托·阿佩尔的《对话与责任:向后传统道德过渡的问题》、《现代国际思想的根基》等。这套书很好。
今年发现浙大出版社还推出了一套“神经科学与社会丛书”,这个角度很有意思,先买下来,抽空看看。包括:
《看不见的视力:对有意识和无意识视觉的探索》、《灵魂之尘:意识的魔法》、《审美的脑:从演化角度阐释》等等。
“神经科学与社会”丛书是由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CSLC)、浙江大学物理系交叉学科实验室、浙江大学神经管理学实验室、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ICSS)等机构联合推出的丛书,关注神经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融,如神经科学与哲学、经济学、美学、伦理学、宗教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的跨学科研究,展现神经科学对社会和社会科学诸研究的广泛影响。
当前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伦理、法律与社会治理等问题引起了政府、企业家、学者与公众的强烈关注,如何应对当中的机遇和挑战,人类又该何去何从?这套出自各个学科领域知名学者和译者的丛书可谓应运而生。它在神经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学习、理解和交融的桥梁,将会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当下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未来前景。
这次还买了“能见度”丛书的三本,材料和视角非常有意思:
《牲人祭:近代早期欧洲的犹太人想象》
本书通过一个犹太人的悲惨故事描绘了从欧洲近代早期肇始的排犹运动的起因。1669年,犹太人拉斐尔•列维无端被指控以邪教祭祀方式杀害了一名男孩,经过审判被确认罪行。*终,列维经过残忍的折磨而被处决。这次判决开创了之后一个世纪的“血祭诽谤”的开端。作者通过对史料的细致发觉,终于发现了这起事件的幕后黑手和真正成因。本书对欧洲排斥犹太人与种族歧视的历史有着深入揭示,对理解现代欧洲也有着重要意义。
《谣言如何威胁政府:法国大革命前的儿童失踪事件》
18世纪的巴黎,警察为了维持秩序逮捕了大量流民,连儿童也不能幸免。于是,谣言开始泛滥,说法国国王得了麻风病,需要小孩干净的血来洗澡。于是在1750年,巴黎人在谣言的诱使下,发生了许多反政府、反警察的暴乱。在这之后,巴黎人的政治态度大变,以前巴黎人对国王的尊敬不复存在了。本书认为,1750年的谣言及暴动已彻底摧毁了法国的互信,并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奠下了基础。
《走私如何威胁政府:路易·马德林的全球性地下组织》
在法国大革命前夕,商业繁荣,消费革命出现,这刺激了在政府之外的地下组织的建立,并且,随着法国殖民地的不断开拓,这个由马德林创建的地下世界也延伸到了全世界,控制了兴旺一时的黑市贸易。本书讲述了马德林建立、发展这个地下商业帝国,且最终被捕判处死刑的经历。不仅是一部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黑社会组织的传记,更展现了贸易体系刚开始全球化时期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看简介,应该是很有意思,不过看评论,有人诟病翻译。
这一套“跨学科社会科学译丛”也不错,跨越了人类学、生物学、天文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探讨人与地球、与其他物种、与自身的关系,看这几个题目就一定挺有趣的:
下面这套应奇主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译丛”恐怕就未必是我的菜了,比较偏政治哲学,对我来说有点枯燥,不过这个装帧风格我喜欢。之所以喜欢囤书,就是为了储备现在还读不下去的好书,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没准哪天有兴趣拿起来就可以啃了。
“社会科学方法论: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丛书是浙江大学文科高水平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其围绕“社会科学方法论”这个论题的跨学科特质,集中展现后实证主义转向对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的塑造性影响,不但勾勒出后实证主义视野下社会科学哲学发展演变的线索以及其中多样的面相,而且将丰富和扩展国内学界对20世纪中叶之后整个社会科学发展演化所置身其中的知识背景和时代氛围的认知和把握。
启真馆“六合丛书”是近年来口碑很好的一套读书随笔,作者多是《上海书评》的作者,相比于梁文道面向大众的推介性文字,有点小众,但是干货更多。收到书立刻打开一本看了近一个小时,轻松有趣,推荐。
因为一直出差,这个周末才有时间在家理书。好书太多,有些书还在运输途中。光拆箱子就花了不少时间,先上一个满地狼藉的图,容我慢慢来晒。
为了挣点钱,整天起早贪黑、东奔西跑的真不容易。不过把好书从箱子里拿出来的一刹那,觉得这钱花得值,挣钱的那点辛苦也值了。。。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木子加加
校验提示文案
arvoidcat
校验提示文案
gavimm
校验提示文案
dengding34
校验提示文案
Sukura
校验提示文案
Asiawar
校验提示文案
redandelion
校验提示文案
暴走老猪
校验提示文案
张萌萌是也
校验提示文案
阿奔量产型
校验提示文案
猫叔很强
校验提示文案
[已注销]
校验提示文案
伪少年JOJO
校验提示文案
恋油條
校验提示文案
深海八爪62
校验提示文案
琪琪12
校验提示文案
心是一种易碎品
校验提示文案
悬雍嘉措
校验提示文案
我要iphone
校验提示文案
杨超越真是太好了
校验提示文案
我要iphone
校验提示文案
杨宝贝臭屁
校验提示文案
食肥肥尼
校验提示文案
花钱控
校验提示文案
Asiawar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353972028
校验提示文案
Sukura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538827602
校验提示文案
此用户被禁言
校验提示文案
超级虾爬子
校验提示文案
dengding34
校验提示文案
终点亦是起点
校验提示文案
Raycao
校验提示文案
Starrrrrr1
校验提示文案
清风徐来水波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797152649
校验提示文案
别动我走向你
校验提示文案
咬牛奶喝面包
校验提示文案
那一刹那的冲动
校验提示文案
Guishelley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