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陈楸帆,今天想跟各位聊聊中国科幻,还有我的科幻书单
小编注:本文是社区图书课12篇主题专访之一,小小值特邀科幻作家陈楸帆和大家一起畅聊中国科幻,欢迎关注。
hello大家好,我是科幻作家陈楸帆,曾经出版《薄码》、《荒潮》、《深瞳》、《未来病史》等书,算是在华语科幻中贡献了自己一份力量。这次应邀参与什么值得买的社区图书课活动,感觉很开心,因为听说这里有不少热爱科幻的小伙伴。
今年电影《流浪地球》爆红,小小值希望我跟大家聊聊中国科幻的发展,顺带推荐几本个人钟意的科幻作品。关于华语科幻,其实是个老生常谈了,很多人问过我相似的问题,但每一次我的回答都不相同,因为中国科幻一直在路上,每年都有不同的风景。
对话小小值
Q:您最喜欢的作家是谁?为什么?
A:最喜欢的作家从小到大一直在变化,跟年纪和心态都有关系,目前最喜欢的可能是尼尔·斯蒂芬森(《七夏娃》、《编码宝典》),他的小说有一种极繁主义的美感,每个细节都追求工程学上的真实感,对于自己写不出的东西,我总是心怀敬畏。
尼尔·斯蒂芬森
Q:如果必须选一本对你影响最大的书,您会选哪本?
A:如果在科幻领域的话应该是《与拉玛相会》,如果泛指所有的阅读,我觉得可能是一套科普类的“第一推动丛书”。
Q:因为年初《流浪地球》的爆红,2019又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您觉得我国现阶段在科幻文学的储备上做的如何,是否已经可以承载科幻影视的持续性发展?有没有可能因为影视项目的爆红,反哺科幻文学发展?
A:我觉得它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并且这个起点也非常高,这应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原创科幻商业电影。从形式、票房和评论上,它都真正开启了一个时代,同时也给很多从业者或科幻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
但要说它是元年,就意味着后面我们得建立起来这样一个工业体系,我们需要能够源源不断地去创作出这样一些作品,哪怕没有《流浪地球》这么成功,但是在影片本身的质量上,它需要是一个合格的作品。所以接下来也期待今年会上的其他几部科幻电影,它们能否把这个热潮延续下去。
但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把这样一个工业以及人才梯队建立起来,这可能是决定我们能够走多远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因为好莱坞也并不是靠一部片子来奠定一个行业的,它是靠很多人、很多片子持续不断地影响整个市场,甚至走出美国去影响全球的文化版图,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事业。
Q:我们如今有了《三体》,有了《北京折叠》,很多人似乎觉得中国科幻已经可以和世界各国掰手腕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
A:中国科幻作家的基数、作品的质量跟美国、欧洲仍然无法相提并论。美国的科幻文学产业可能是金字塔结构,但是中国科幻文学产业更像是一把锤子,上面的大头是刘慈欣,下面是非常孱弱的一根棍,非常不均衡。现在在中国,能够持续写作并且输出相对有质量的作品的作者,可能不超过100个甚至50个,是一个非常小的圈子。这样一个基数无法批量地输出优秀作家或作品。因此,中国科幻的崛起仅仅是个开始,后面还有很漫长的一条路要走。
Q:您是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科幻类文章创作的,最早进入这一行的契机是什么?
A:我出生于汕头,父亲在一家科研单位的研究所上班。小时候,父亲经常会带一些科普类杂志回家,这些杂志连载的科幻小说让我看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小学一年级,母亲带着我到市图书馆办了借阅卡,当时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每天只需要上半天学,所以把剩余的时间都用来泡图书馆。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几乎翻遍了市图书馆少年阅览室里所有的书,甚至把《凡尔纳的三部曲》翻烂到需要母亲拿缝衣针把书重新串起来。
八九岁的时候,我在三百字的稿纸上写了足足五页的一个科幻故事,连父母看到都觉得惊讶不已。在他们的鼓励下,创作激情被进一步激发出来了。
真正走上科幻创作之路始于16岁,那一年,我发表了第一部科幻作品《诱饵》,并获得《科幻世界》评选的“少年凡尔纳”奖。从此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Q:您在创作中遇到的最大一次危机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
A:要突破自己的瓶颈,包括突破科幻的既定模式。有很多人可能想到科幻就会想起某种既定的套路,包括尤其在中国,可能很多科幻迷更是这样,他会觉得大刘就是特别科幻。
我前几天看到一篇推文,它说除了刘慈欣之外,你还能看什么别的科幻吗?然后就列了一些,看了一眼全都是所谓的硬科幻。然后就有人在那下面评论区写,你把郝景芳的放在哪里?他说对于我来说这些扯淡的都不叫科幻。
我觉得这些所谓的科幻原教旨主义者就特别狭隘,因为他们可能阅读非常有限,或者他就觉得这些东西是科幻,其他的就不是科幻,它有特别强的这种偏见或者成见。
我觉得这种特别需要去打破,可能到最后我写的东西能不能算科幻都不一定。我觉得需要去不断地拓宽边界,让很多人觉得科幻原来还可以是这样的,甚至很多人他会因为看了我的东西之后开始愿意去接触科幻,我觉得这个足够了。
Q:喜欢您的读者都知道,您曾在百度、谷歌等互联网科技公司工作,这些公司的工作经历,是否也成为了您创作灵感的一部分?
A:在大科技公司工作对于写作科幻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闭门造车,你对于技术、产品、研发人员以及整个生态都有真实切身的了解。作为写作者最大的焦虑在于,当你了解到现实技术的飞跃之后,要如何在逻辑自洽的范畴里把它再往前推进一步,直至产生科幻的惊异感(sense of wonder)。这种惊异在当下其实很难做到,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早已充满技术,对技术产生惊奇以及审美上的陌生化或崇高感变得更困难。在今天写作科幻,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你要理解今天的技术与数学、算法密切相关,而这一部分是相当抽象的——它不像经典科学那样可以被具像化,或透过隐喻、转喻而令读者领略其美妙。数学、算法、量子计算要如何透过故事来表达和呈现?其实很困难。而科学家的想法,有时远比写科幻的人更加前沿、大胆。我自己会看很多科学论文,虽然不一定都能看懂,但至少大致理解他们是如何思考问题,包括跟一些科学家的交流也很有帮助。
Q:今年年初,您的新作《人生算法》正式开售,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下这本书么,它和您以往作品最大的不同是?
A:在新书《人生算法》中,我会从人机共生的主题创作了六个故事,从不同个体的视角去探讨一个人类/后人类如何在这样的一个新世界中寻找自我的位置和意义。其中包括了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等等我们熟悉的主题,但当出现了机器这样一个他者角色之后,所有的故事都变得不一样。而书中所有的设定都基于现有的科学研究成果,这样让人爱恨纠结的未来其实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这次我请创新工厂AI研究院的副院长王咏刚给我写了一个程序,让AI模仿我的写作风格创作了一部分内容,我们可以称之为“陈楸帆2.0”,把它写作的内容和我陈楸帆1.0的写作放在一块。它的实验性并不在于机器帮助我完成写作,而在于最后我发现,是我帮助机器完成了一篇小说的写作。所以王咏刚老师在序言里说这是人类最后一个独立写作的纪元,它不单单是人+机器,而是人与机器的复杂互动,其中对于“作者性”(authorship)的探讨重要性超出了故事与文本本身,可以称之为行为艺术。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相信机器将更深入地卷入人类写作和叙事中,未来的文学版图也会变得更加复杂、暧昧而有趣。
我的科幻书单
为什么要写作科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必须回到我13岁时,读完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后,仰望星空,觉得宇宙如此的浩瀚,而我自己特别渺小……就是这种原初的感动和敬畏,让我开始拿起笔来写作,创作我自己的科幻世界。
本书是美国当代赛博朋克流硬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一部雄伟、壮观的杰作,述说了一个非凡且异常的生命挑战故事。斯蒂芬森奔向月球,要带领读者进入外层空间,去讲述一个跨越五千年的太阳系故事,并最终回归到对人类生命及人性的讨论上。
7位入围星云奖、雨果奖等优秀奖项的新锐作家联手奉献的硬科幻小说集,讲述了7个由技术这辆飞驰的列车导向的未来——这是一个个由算法、人脸识别、虚拟现实、VR游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主宰的未来,人类的命运在这些复杂、惊险而又令人迷思的技术世界中沉浮、挣扎、抗争。当站在那个点上,相信无人能够继续保持平静。
小小值寄语
看完陈老师真诚而理性的访谈,不知各位有何感想,反正小小值觉得,中国科幻的未来尽管道阻且长,总还是有不少希望的,需要大量像刘慈欣、郝景芳、陈楸帆、韩松、潘海天、夏笳、钱莉芳……这样的人来推动,总有一天这棵小树苗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接下来又到了预告时间——明日同一时间,请继续锁定值得买社区,我们将带来一位美食作家的专访,她自称五好女子:“好读书不求甚解,好唱戏不务正业,好八卦囫囵吞枣,好历史走马观花,好美食不远庖厨”这么有个性会是谁呢?另外也别忘了参与我们的有奖征稿和读书打卡活动,众多奖品等你来拿~
死鬼周日
校验提示文案
_LittleMonster
校验提示文案
五月流火
校验提示文案
weante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C004F074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621106971
校验提示文案
samurai
校验提示文案
妲己妖儿
校验提示文案
妲己妖儿
校验提示文案
samurai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621106971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C004F074
校验提示文案
weante
校验提示文案
五月流火
校验提示文案
_LittleMonster
校验提示文案
死鬼周日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