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读书总结:读书是为了体验更多的人生!
为什么要读书?
这个问题,大师这样说:
1.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杨绛
2. 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季羡林
3、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三毛
4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5.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曾国藩
大师的说法还有很多,我想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理由。之于我自己,我比较喜欢以下两个原因:
1、读书是为了遇见有趣的灵魂;2、读书,其实是想要体验不同的人生。
下面我来回顾一下今年都体验了什么样人生 ,大概分三类:
1、警察的人生
2、历史人物的人生
3、其他七七八八的人生
第一部分:
作为一个刑侦故事迷,总想体验警察侦破各类案件的惊险刺激,但是生活净(ping)和(dan)美(wu)好(qi),于是我打开了以下书籍:
1、
简介:
《白夜行》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故事围绕着一对有着不同寻常情愫的小学生展开。1973年,大阪的一栋废弃建筑内发现了一具男尸,此后19年,嫌疑人之女雪穗与被害者之子桐原亮司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跻身上流社会,一个却在底层游走,而他们身边的人,却接二连三地离奇死去,警察经过19年的艰苦追踪,终于使真相大白。小说将无望却坚守的凄凉爱情和执著而缜密的冷静推理完美结合。
东野圭吾的书,作为代表作是有道理的
2、
简介:
《法医秦明》是法医秦明所著的系列悬疑小说,现已出版六部,分别为《尸语者》《无声的证词》《第十一根手指》《清道夫》《幸存者》《偷窥者》。以法医秦明参加的各个案件为主线,用大量专业术语和细节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现场的细节,案件的侦破过程。
细节和专业知识铺天盖地,感觉有点像是讲刑侦故事的法医学普及教材
3、
简介:
故事由一起轰动全城的连环杀人案的曝光引发,一张张署名“暗黑者”的死亡通知单悄然而至,面对神秘凶手的公然挑衅,警方成立专案组与之抗衡,一桩桩离奇罪案接踵而至,专案组众人在不断磨合中日益强大,拼尽全力与神秘暗黑者斗智斗勇,随着案情的推进,一个惊人的秘密即将被揭开。
审判者Eumenides提前通知警方要下手还能屡次得手,瞬间想起了怪盗基德
4、
简介:
《默读》每个案件用世界名著的人物为名,讲述刑警骆闻舟的侦破案件经历(还有跟费渡的基情 )
之前没有读过priest的书,是看到评论里面各种大v推荐才看的,读起来一发不可收拾,priest的书有种刻骨铭心的真实感,我甚至时常觉得这就是真实的发生在我不知道的地方的人与事。遣词造句诙谐又惊艳,完美
5、
简介:
讲述警校学生余罪因特殊选拔而进入生活与社会矛盾中,历经各种磨练,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警察的故事。
这么“接地气”的警察成长故事,不容错过。书很长,承包了我半年坐地铁的时间,但是非常值得看!
第二部分:
其实一直都喜欢看历史书,就是枯燥的内容实在是看不进去,看完就忘。后来发现了漫画版历史书,简直是一大福音,感觉跟着漫画穿越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朝代,漫画的画面感让我直观的感受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的瞬间,尤其是《明朝那些事儿》,从出生到最后,就像自己亲眼见证了每一个细节 。
这几本书的特点我之前的文章已经分析过,大家可以参看:
大热的漫画历史书,哪一本是你的菜
第三部分:其它
其它七七八八读了好多有的没的的书,就不一一罗列,耽误大家时间了,重点说三本经济学的书
因为要做一个内部培训,讲生活中的经济学,特意找到了这三本。这三本特点是:用举例的形式讲述经济学难懂的原理。《牛奶可乐经济学》完全用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讲述经济学原理,很有趣味,就是部分内容给予美国的特色,有的地方get不到笑点。《小岛经济学》讲的是有两个人来到一个小岛上,然后用每天发生的事情讲经济学原理。《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就是好多好多简短的小故事,循序渐进的讲经济学原理。
个人感觉《牛奶可乐经济学》更贴近生活一些哈
以上就是2018年我的读书报告,写的很仓促,水平不高,但是都是我觉得值得大家一看的书,欢迎大家鼓励,也接受大家吐槽,2019年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