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好就收,双低可转债轮动策略优化
创作立场声明: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目前仓位50%银地保,不排除屁股决定脑袋,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实盘双低可转债轮动进行中。
实盘券商ETF网格进行中。
提到见好就收,你以为我要说止盈吗?
NONONO,其实是看见好的想法就收入到策略里。
研究策略的时候想到的,也算是成语新解吧。
希望大家不要拿来教小朋友。
之前说已经纳入实盘的双底可转债轮动策略,虽然已经解决了一个大的痛点。
让大家可以一键扫码抄作业。
但是策略本身还是有个问题,标的有20只,实在是有点太多。
手机APP里面一页都显示不下,还得往下滑一阵子。
要是中了新债和新股,那显示就更混乱了。
为了方便每天的分析,我不得不建立了好几个模拟组合来区分。
我其实一直希望自己的交易体系和策略都是越简单无脑越好。
所以基于这样的想法,准备把这个策略再优化下。目标就是减少持仓的可转债数量。
其实就是优化之前写的关于组合的筛选过程。
规则如下:
1,筛选双低排名前十的;
2,价格低于当前全部转债中位数;
3,溢价率小于20%;
4,剩余规模越小越好。
前三个都好理解,剩余规模越小越好就是说价格更容易被拉升。
但是,这个比较难以量化。我觉得可以用换手率代替。
最后筛选出来的20只其实地位是平等的。摊大饼买入是肯定可以的。
但是,如果对筛选过程的每一步都进行量化打分,最后算总分排名。
不就可以筛选出来这20只里面更好的那些了。
至于选前10还是前5,那就看个人要求了。
价格、溢价率、换手率、评级这四个因素应该差不多够了。
具体操作就是,先按价格排序,最低给100分,最高给0分。
溢价率(越低得分越高),换手率(越高得分越高),评级(AAA级得分最高)。
四个因素权重都取0.25的话,最后得分加起来的前几就是我们建仓的对象。
根据以上算法,得出来的本周前十:
我准备下周再建一个组合,只选前五买入。
但是观察一下和没优化之前组合的表现,至少一个月吧。
如果可以的话到时候再给大家抄作业。
这一篇说的太干了,最后给大家贴个图乐呵乐呵吧。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不明真相的狗蛋
校验提示文案
karide30
校验提示文案
主不在乎_
校验提示文案
主不在乎_
校验提示文案
karide30
校验提示文案
不明真相的狗蛋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