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泰增多多值不值得买?35岁中年危机,能否依靠理财摆脱?

2021-07-12 20:31:13 0点赞 2收藏 1评论

35岁,成了“职场枯荣线”。35岁以上不能落户,35岁以上不得报考公务员,不招收35岁以上全职员工,35岁左右的高校教师非升即走……

但35岁的人,正好是脑子成熟、经验成熟的时候,人脉也够,处事也圆熟了,看问题的视角也更宽了。35岁之后的人比35岁之前的人,各方面的能力都强太多了。

为什么最好用的人,恰恰是被抛弃的人?

一个观点惊醒了我。请问什么是年轻人?是时间能够商品化的人。

是啊,年轻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以把全部时间投入到无尽的事业里面去,他的所有时间都可以拿来卖掉。但过了35岁的人,明天孩子要开家长会,后天老人住院了,给钱让他加班他也不加,可以用来商品化的时间骤减。

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深圳某大厂按规定6点钟下班。到点了说要不再加会儿班,7点钟公司有一顿免费的晚餐。吃完晚餐之后,说要不等到9点吧,9点打车回家公司报销。到9点了,说就到11点吧,11点还有一顿免费的夜宵。

现代化的组织是一个黑洞,用全部的能力吞噬着你的时间。

35岁之后,当你不能像年轻人一样批量出售时间,就会慢慢被替代,只要是高度组织化的事,都不会要你了。但是,过了35岁的人,家里老人要养,孩子的各种培训费要交,房贷车贷等着还,还有家庭日常开销,甚至还要存钱养老,这桩桩件件,每一样都需要钱。

一面是生存压力,一面是职场危机,所以财务自由就成了很多人的梦想。

而又有很多人强调靠理财实现财务自由,而且财务自由这个概念又过于简单直接且吸引人,所以很多人都把理财视为救命稻草,去刻苦钻研。

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刻苦去钻研理财是一件很没有必要的事情。注意,不是说不好,是没有必要。扫盲当然好,刻苦钻研就没必要了。

为什么?因为不划算。

和泰增多多值不值得买?35岁中年危机,能否依靠理财摆脱?

为什么钻研理财不划算?

小骆驼身边有很多朋友天天都在研究哪个产品好哪个不好,天天刷新闻,看分析报告,然后到年底一看,和人家闭着眼睛买的收益比,五五开。有些喜欢短线操作的,还在赔钱,钻研的效果极为魔幻。

理财别的不说,起码要赚钱吧。如果认真研究最后没有赚到钱,从投入产出比来说,不是亏大发了吗。

有这个功夫,不如学习一下本领域的知识,夯实一下自己在公司的地位。实在不行,去做个副业也好啊。

理财这件事情说穿了就是把你已有的资金做一个增量,这显然是受限于你的本金的,人家1000万本金放银行一年赚4%都有40万,你10万块钱一年15%年化也就1万5。

很多人的问题不在于收益4%还是15%,而是在于本金1000万还是10万。

你的问题不在技巧,而在资金量。你学习的大部分操作都用不上,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学它干嘛?

而且更重要的是,普通人和有钱人理财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对有钱人来说,投资理财本质上只是一个概率游戏,他们总能够去博最高的收益,用金钱基数对冲风险。东边不亮西边亮,就可以靠利息吃喝不愁。

我们普通人不行,我们输不起,因为钱就那么点,还要养老养小养自己,亏了就没有了。所以我们最优先的理财目标,不是吃利息也不是财务自由,应该是赚够孩子的教育和家庭的养老钱。

教育和养老都是刚性支出,必须在需要的时候拿得出来,安全稳定最重要,所以我们只能尽量选择最相对稳妥的理财模式——保险理财。

很多人对保险理财有很多误解,但保险理财其实有很多好处。

和泰增多多值不值得买?35岁中年危机,能否依靠理财摆脱?

保险能帮你把钱存下来

你可能奇怪,钱我想存就能存啊,为什么要保险“帮我存”? 给你讲个小故事。 小骆驼有一个客户,年薪30万,他向我咨询年金险时,一直在算收益。

我对他说,“您先别急着算利率,利率一会我帮您算。我先帮您把过去的理财行为和消费习惯梳理一下。您过去的钱,都存下来了,还是消费了?在消费比例中,有效消费是多少?”

这位客户说:“一半的钱都消费了,但只有30%是有效消费,很多东西买回来就闲置了。”

我接着问:“也就是说,您真实的消费需求只占收入的15%,如果现在让您每年拿出5万存一笔保费,您再去逛淘宝的时候,会不会少买一些没用的东西?”

“嗯,会。”

“那十年后您发现,您的生活质量并没有降低,但是账户却多了几十万,这笔钱可以给孩子上学用,或者换一个大房子,您觉得这样好吗?”

很多人理财习惯看收益,忽视积累本金。但如果守不住钱包,不能把钱存下来,一开始就没有理财可言。

而当你买了保险,需要强制性储蓄一笔钱,你就会提醒自己缩减无效的消费,你的钱就”无中生有“的多起来了。

既然是储蓄,把钱存在银行不是更好吗?

和泰增多多值不值得买?35岁中年危机,能否依靠理财摆脱?

保险理财通常收益更高

我们比一比“收益”。

很多人不知道,银行的大部分理财产品都是用单利计息的,也就是利息不生利息。保险是复利计息的,俗称利滚利,且利率写在了合同里,绝不会降低。

在利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复利是有绝对优势的,何况银行的利率一直都在震荡中下滑。所以保险其实能帮你抵御未来降息的风险,而且时间线拉得越长,优势越明显。

假如你现在准备了50万养老金,如果放在银行,按照3.6%利率计算,每年有1.8万的收益。不考虑银行降息,40年后你的50万会变成122万,总收益72万。如果一次性放进复利3.6%的保险账户,40年后你的50万会变成205万,总收益达到155万,收益是银行的2倍多,总收益率达到310%。

和泰增多多值不值得买?35岁中年危机,能否依靠理财摆脱?

你需要储蓄多少钱?

要覆盖孩子的教育和家庭的养老支出,你需要储蓄多少钱? 小骆驼算了一下,孩子的教育这一项支出,大概需要45万-162万。

和泰增多多值不值得买?35岁中年危机,能否依靠理财摆脱?

家庭养老的支出更多。

就拿吃饭来说吧,假如你现在60岁,每天吃饭按50元算,2个人都活到100岁,不考虑通胀,费用就是50×365×40×2=146万。但是生活至少有衣、食、住、行、医疗五项基本需求,其中一项就花掉了146万。教育、养老这些刚性开销加起来,少说都需要三五百万吧。

教育和养老都是刚性支出,必须在需要的时候拿得出来,如果不用保险强制储蓄,到时拿不出来怎么办?

和泰增多多值不值得买?35岁中年危机,能否依靠理财摆脱?

和泰增多多增额终身寿怎么样

保险理财也能能兼顾教育金和养老金的需求,比如说和泰增多多增额终身寿险。

和泰增多多增额终身寿险除了基础的身故全残保障,保单的有效保额会按每年3.6%复利递增,现金价值会持续增值,不仅资金安全,收益也能长期稳定。

假设你现在35岁,刚有了小孩,2人一起每年在保险账户存10万,连续存5年;孩子18岁前的教育花费正常支出,孩子大学之后的教育支出,基本都可以由保险账户来支付。再之后,孩子的婚嫁金,自己的养老金,都可以从保险账户里支取一笔可观的钱。

和泰增多多值不值得买?35岁中年危机,能否依靠理财摆脱?

ps:减保金额指从账户领取的金额;减保后现金价值指的是从账户领取一笔钱之后,账户的余额。

和泰增多多值不值得买?35岁中年危机,能否依靠理财摆脱?

小骆驼总结

归根究底,理财的目的是为了钱。钱的目的是更好的生活。理财是表象,本质是生活。

我们需要理财,但不需要费尽心力和冒着风险的理财。如果费尽心思学了一堆有的没的的理财技巧,然后每天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研究,最后耽误了自己享受生活、规划人生,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而且对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理财目标,是存够孩子的教育和家庭的养老钱。实现这个目标,什么理财手段都不如买保险来的简单实在。

展开 收起

和泰金多多万能型年金保险

和泰金多多万能型年金保险

1000元起

和泰人寿超级玛丽5号重疾险

和泰人寿超级玛丽5号重疾险

193.5元起

和泰人寿超级玛丽7号重疾险

和泰人寿超级玛丽7号重疾险

189.5元起

和泰人寿超级玛丽6号(青春版)重疾险

和泰人寿超级玛丽6号(青春版)重疾险

177元起

超级玛丽重疾险2020

超级玛丽重疾险2020

265元起

和泰人寿增多多(珍藏版)增额终身寿险(年+月交版)

和泰人寿增多多(珍藏版)增额终身寿险(年+月交版)

200元起

增多多2号增额终身寿险

增多多2号增额终身寿险

200元起

和泰增多多增额终身寿(年+月交版)

和泰增多多增额终身寿(年+月交版)

1000元起

超级玛丽Max

超级玛丽Max

630元起

尊享e生2020版

尊享e生2020版

136元起

骑行保非机动车综合险(年缴版)

骑行保非机动车综合险(年缴版)

暂无报价

太平洋蓝医保百万医疗

太平洋蓝医保百万医疗

暂无报价

医享无忧惠享版百万医疗险—个人版

医享无忧惠享版百万医疗险—个人版

228.8元起

长相安长期医疗险(20年保证续保)—家庭版

长相安长期医疗险(20年保证续保)—家庭版

203元起

不倒翁-安联中老年人意外骨折保险

不倒翁-安联中老年人意外骨折保险

150元起

大护甲5号成人意外险

大护甲5号成人意外险

96元起
1评论

  • 精彩
  • 最新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天猫超级红包
距结束::
每天领现金,最高24888元
红包按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2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