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2016-08-22 17:42:14 50点赞 117收藏 43评论

  一直以来,硬盘都被视为限制PC整体性能的瓶颈所在。为了进一步提升硬盘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从2000年开始SATA接口逐步取代旧式的PATA接口,并发展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硬盘接入端口。SATA接口从当初的SATA 1.0发展至SATA 3.0,接口速率也从最早的1.5Gb/s提升到目前主流的6Gb/s。但是传统机械硬盘的速度提升已经基本到了极限,即使是目前最高端的机械硬盘在读写速度尤其是随机4K读写速度上也根本无法和低端固态硬盘相比拟,所以固态硬盘也就成为了大众的新宠。随着固态硬盘性能的不断暴涨,SATA 3.0接口仅6Gb/s的理论传输速率已经成为了阻碍SSD性能发挥的桎梏。因此,很多厂家纷纷推出了PCIe SSD。但是由于主板芯片组的PCIe通道数有限,加上PCIe SSD的价格往往都非常昂贵,所以PCIe SSD一直得不到普及。随着intel Skylake平台上PCIe通道数的大幅度增加,以及PCIe SSD价格的不断下调,现如今选配PCIe SSD已经成为了高端玩家的新爱好。之前我已经玩过了intel 750和三星950 PRO,性能都是杠杠的,对比普通SATA SSD真的是鸟枪换大炮的感觉,最近浦科特的PCIe NVMe SSD新旗舰M8PE在台湾上市,我也速度让朋友带了两块回来给我,一块m.2接口、一块PCIE接口,看看新旗舰究竟能不能干得过intel 750和三星950 PRO,也分享一下这几年我折腾PCIE SSD的曲折历程。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PCIe SSD的接口形式★

  这里所说的PCIe SSD并非专指采用PCI-E接口的固态硬盘,而是泛指通过PCIe通道与CPU进行数据交换的固态硬盘。PCIe SSD的接口可能是PCIe传统接口,以类似显卡的插卡式出现,也可能采用M.2或者U.2接口,形状和大小都和普通的U盘很接近。PCIe SSD之所以称为PCIe SSD,关键在于采用原生PCIe还是桥接主控,这决定了它是否能走PCIe总线。另外还有一种PCIe SSD产品则是一个M.2接口的PCIe SSD通过PCI-E转接卡插入到PCI-E插槽与主板进行连接和固定。

★入坑篇★

  我最开始是一直使用美光的SSD,从经典的M4 128G+256G开始,一直用了几年,2014年更换华硕M6E主板的时候发现主板上有m.2接口,那时候m.2接口估计没什么人知道,我玩电脑一直是热衷于追新鲜和吃螃蟹的,于是就迅速搜寻m.2接口的SSD,当时只有浦科特一家有,型号是M6e,256G的价格要1799元,现在看来是天价,但在当时可是黑科技。不过入手后才发现原来m.2接口的SSD有长短之分,M6e是2280的,但是华硕M6E主板最高只能支持2240的规格,玩到这个份上已经是入坑了,我是死活一定要体验一下黑科技究竟有多快,没办法就只能加钱换了PCIE接口的M6e 256G,1999元,比m.2接口的版本多了一个PCIE转换卡,即使主板上没有m.2接口也可以安装在PCIE接口上。当时心一狠,要玩就玩大的,干脆入了两个来组RAID0。悲催啊,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妥妥的需要坚强的心,等到上机后才发现,PCIE接口的SSD在BIOS里根本找不到,更不要说设置为RAID0了。没办法,只能在windows系统下组建软RAID0,也就是说无法在这个由两个PCIE M6e组RAID0的速度怪物上安装操作系统。虽然有些遗憾,不过当时还是爽了一把。两个盘后来卖了一个,留了一个安装操作系统,为了不和显卡争PCIE通道,我把M6e安装在了PCIE X4接口上,用到现在。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上一代的不支持NVMe的PCIE SSD——浦科特M6e)

★闹心篇★

  在浦科特M6e之后,我还入手过建兴的CX1、三星的XP 941,这些都算是初期的PCIE SSD,只能算是初具雏形,也就是在持续读写速度上比普通SATA SSD快一些而已,随机4K性能的优势并不明显,这里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这些PCIE SSD都不支持NVMe。NVMe是新一代中高端原生PCIe SSD主控所必备的一项新标准,是一个比AHCI更适用于固态硬盘的规范。传统的机械硬盘依靠磁头来读写数据,所以读取延迟比较高,尤其是读取零散存放在硬盘各个位置上的小文件时速度非常慢,这也让传统机械硬盘成为系统性能的瓶颈。为了优化机械硬盘超高的读取延迟,AHCI (Serial ATA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应运而生。在Intel指导下,由AMD、戴尔、Marvell、迈拓、微软、Red Hat、希捷等多家公司联合研发的AHCI允许存储驱动程序启用高级串行ATA功能,如AHCI独有的NCQ技术,能够有针对性的缩减寻道时间,以此对机械硬盘进行优化。对比老旧的IDE模式,AHCI能够提升机械硬盘综合性能约10-30%。但是SSD工作原理与机械硬盘完全不同,前者采用电信号进行存储,使用的存储介质是硅芯片;后者采用磁信号进行存储,存储介质是磁盘。因此,专为机械硬盘而设计的AHCI很明显并不适用于固态硬盘。2011年,同样由Intel主导的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简称NVMe)非易失性存储器标准即NVMe规范正式出炉,这是专门针对NAND闪存和下一代存储设备所提出的规范。它专门针对闪存的特点而研发,其目的是尽可能的缩小存储系统和内存带宽之间的差距。目前最新标准是NVMe 1.2。

  所以,不支持NVMe的PCIE SSD其实并无法真正发挥出其性能优势。因此在更换Z170主板之后,我迅速入手了intel 750和三星 950 PRO,但是win7下的驱动并不完善,尤其是在安装操作系统时,各种闹心啊(大家可以问一下度娘,和我一样闹心的大有人在)。直到intel和三星两家都推出了驱动程序之后,才算真正体验到了NVMe的好处。

★开箱篇★

  有了之前折腾几个支持NVMe的PCIE SSD的经验之后,我心里踏实多了,吃螃蟹的人说白了就是当炮灰,总结出经验来供后人参考。这次入手浦科特M8PE,就是打算把螃蟹吃到底。先晒一下m.2接口的256G版本,PCIE接口的512G版本留在后面放出来。m.2接口的M8PE外包装采用了黑色主题,包装盒的左下角居然标明不支持笔记本电脑,这个表述其实并不准确吧,只要笔记本电脑能安装2280规格的m.2接口的SSD,就应该同样都可以使用的。不明白厂家搞这个标注是怎么回事。

产品链接(因为产品还未在大陆上市,所以链接是台湾电商的):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24h行動購物24h.m.pchome.com.tw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包装盒的背面注明了M8PE系列不同容量版本的速度参考值,可以看到128G版本的持续读取和随机4K性能都比SATA SSD提升了很多,而256G和512G版本的随机4K读写性能都可以和intel、三星的旗舰产品看齐。所以我选择256G和512G的版本还是非常明智的。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M8PE与浦科特以往的m.2接口SSD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增加了散热片,我不明白这样是不是意味着M8PE的发热量会比以往的产品大很多,不过从保护产品的角度来看,增加散热片是很好的。从浦科特官方网站的资料来看,M8PE还有一个不带散热片的版本,但是各个参数和有散热片的版本又是一样的,估计价格会便宜一点点。还有一点与以往大不相同的是,128G、256G、512G不同容量版本的缓存大小居然都是512MB,只有1TB版本的不同,扩大到1024MB。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拆解篇★

  M8PE增加散热片之后唯一的不好就是更难拆解了。按照国际惯例,吹风筒热风吹下保修标签,然后用薄薄的螺丝刀轻轻的把散热片撬下来。散热片与SSD之间是依靠有粘性的散热贴黏合在一起的,就和普通的内存马甲是一样的,有拆内存马甲经验的玩家,拆这个散热片不会有难度。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拆下散热片之后可以看到PCB上有一个主控芯片、一个缓存颗粒、两个NAND颗粒。

主控芯片采用了Marvell的新一代PCIE主控88SS1093,这是一款28nm制程工艺的三核心8通道主控,支持8CH/8CE,每个通道支持8CE/Die,最高支持2TB的容量。从Marvell的官方资料来看,这款主控支持NVMe 1.1标准,可兼容支持NVMe 1.2,支持NAND Edge error-correcting和LDPC技术。可同时支持PCIE X4、M.2、U.2等三种接口。除了支持MLC NAND之外,还支持15nm TLC和3D V-NAND。

  而缓存居然采用了三星的LPDDR3颗粒,这是我第一次在浦科特的产品上看到三星的缓存。编号为K4E4E324EE-EGCE,单颗容量512MB,频率为1600MHz。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Marvell的原生PCIE主控88SS1093,支持NVMe)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三星的LPDDR3缓存颗粒)

NAND颗粒的编号为TH58TFT0JFLBAEF,从编号上来看,是东芝原厂BGA封装的Toggle NAND,15nm MLC,单颗容量为128GB,一共2颗组成256G的总容量。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东芝原厂15nm MLC NAND颗粒)


★测试篇★

  1、常规软件的理论性能测试: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首先是进行AS SSD Benchmark、CrystalDisk 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TxBENCH等四个SSD常规测试软件的测试。测试所得的分数比起SATA SSD来说可以用恐怖来形容,没见过PCIE NVMe SSD跑分的人估计又会说是用内存跑的分数了。浦科特M8PE的最高持续读写速度分别达到了2035MB/s和1040MB/s,均高于标称参数。随机4K读写性能也明显高于各款高端SATA SSD。持续读写速度,可以通过SSD组建内部RAID0来提升,但是随机4K读写性能,必须依靠实打实的技术提升才可以做到,这就是目前各个PCIE NVMe SSD与以前的那些依靠内部RAID0的PCIE SSD的最大区别。不过M8PE的ASS SSD测试分数还是低于同样是采用原生PCIE主控的inte 750、三星950 PRO。幸亏大家现在都已经知道,常规的这几个测试软件并无法完整反映出一个SSD的真实性能。

  2、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性能测试

  PCMARK8是目前最接近实际使用环境的模拟测试软件,其中的存储设备测试部分提供了游戏、办公、图形处理等几个项目,测试数据量达到50GB左右,因此PCMARK8的测试成绩比之前的常规测试项目更能够真实的反映出SSD的实战性能,更确切的说,是在普通家用、游戏以及小型SOHO使用环境下的SSD综合性能。不过因为PCMARK8的测试时间耗时比较多,通常需要1个多小时,因此不如ASS SSD这些快餐式测试软件受欢迎。就好像菜鸟喜欢用撸大湿测显卡一样,用ASS SSD测SSD也是极不全面的,但就是有人喜欢看。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测试成绩汇总: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吃螃蟹的人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一个玩家折腾 PCIE SSD 的曲折历程

  M8PE 256G的PCMARK8存储设备测试最后得分为5090,虽然说不上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计,但是也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如果从ASS SSD的分数来预测的话,PCMARK8的分数也就应该在5030-5040这样的范围内。5090分的分数已经超过了三星的950 PRO和intel 750,是我目前为止见过的PCMARK8得分最高的消费级SSD产品,甚至超过了使用PlexTurbo技术、以内存做缓存来提升性能的浦科特M6S+。

  对比ASS SSD等常规测试软件的分数和PCMARK8的测试得分,可以看出,在PCIE NVMe SSD上,常规的AS SSD Benchmark、CrystalDisk 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TxBENCH等测试软件的得分更加无法真实反映出SSD的综合性能,AS SSD Benchmark得分三千多、排名第一的intel 750 400G在PCMARK8的测试中只能在PCIE NVMe SSD里面排在中等偏下的水平。而AS SSD Benchmark得分偏低的三星950 PRO、浦科特M8PE却成功的在PCMARK8中完成逆袭,测试成绩明显优于intel 750。而使用群联主控的影驰HOF,依然无法摆脱群联主控的老毛病:持续读写顶呱呱,实际性能软趴趴。

  最好我还想试试使用PlexTurbo技术来测试一下M8PE的性能究竟可以提高到什么程度,结果才发现M8PE并不支持PlexTurbo,而且在包装盒上也没有说明可以支持PlexTurbo。估计浦科特觉得M8PE的性能已经足够强大,没有必要使用PlexTurbo。等我使用破解版的PlexTurbo再来试试。

★首席生活家观点★

一、浦科特M8PE的优缺点:

1、优点:整体性能强劲,PCMARK8的测试成绩超过了intel 750和三星950 PRO,性价比更高。

2、缺点:依然无法在BIOS中被识别到,因此无法组建硬件的RAID。还有就是目前还没有软件可以进行Secure Erase,华硕主板自带的Secure Erase功能也无法使用。虽然网上有在Linux系统下使用Naraeon NVMe Tools进行Secure Erase的教程,但是过程比较繁琐,只能期待浦科特在新版的Plextool工具中进行改进。


二、购买建议:

1、随着intel Skylake平台上PCIe通道数的大幅度增加,以及PCIe NVMe SSD产品的不断完善和价格的持续下调,可以说目前入手PCIe NVMe SSD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NVMe驱动的完善是非常关键的,安装系统不再闹心是入手PCIE NVMe SSD的必要条件之一)。

2、上一代的例如三星XP 941、浦科特M6e等PCIE SSD产品,由于不支持NVMe,所以实际的性能对比高端SATA SSD其实并没有质变,如果要买的话,还是应该选择支持NVMe的最新产品。虽然价格贵,但是贵的值。

3、影驰、索泰等厂家都推出了基于群联主控的PCIE NVMe SSD产品,但是除了持续读写性能爆棚之外,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比起那些不支持NVMe的产品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提高,而且价格也不便宜,不值得购买。目前真正值得关注的PCIE NVMe SSD产品其实只有三个型号:intel 750、三星 950 PRO、浦科特M8PE。从综合性能来看,intel 750让我有点失望,而不起眼的浦科特M8PE却是最强的。目前intel 750 400G的价格接近2000元,三星950PRO 256G的价格约为1499元,而浦科特M8PE 256G的价格为5999新台币,折合人民币不到1300元,所以性价比明显更高、更值得购买。不过并非每个用户都有渠道可以从TW购入,因此在大陆的实际上市价也是考虑性价比的关键因素。

4、目前很多高端的SATA SSD,240-256G版本的价格还在900元左右,与相同容量的PCIE NVMe SSD相比,性价比明显处于劣势,已经不值得考虑。所以接下来的市场可能会两极分化,高端市场被PCIE NVMe SSD瓜分,高端SATA SSD要么降价转移到中端市场要么退市,而低端市场则完全由TLC SSD所占据。

展开 收起

TENGYIN 腾隐 TQ系列 TQP4000 NVMe M.2 固态硬盘 1TB(PCI-E4.0)

TENGYIN 腾隐 TQ系列 TQP4000 NVMe M.2 固态硬盘 1TB(PCI-E4.0)

424元起

SEAGATE 希捷 酷玩520 1TB NVMe M.2 固态硬盘 (PCI-E4.0)

SEAGATE 希捷 酷玩520 1TB NVMe M.2 固态硬盘 (PCI-E4.0)

366.36元起

SEAGATE 希捷 酷玩520系列 ZP1000GV3A012 NVMe M.2 固态硬盘 1TB(PCI-E4.0)

SEAGATE 希捷 酷玩520系列 ZP1000GV3A012 NVMe M.2 固态硬盘 1TB(PCI-E4.0)

409元起

FANXIANG 梵想 S790C NVMe M.2 固态硬盘 2TB(PCI-E4.0)

FANXIANG 梵想 S790C NVMe M.2 固态硬盘 2TB(PCI-E4.0)

695.51元起

光威(Gloway)1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PCIe 5.0 独立缓存 神策PRO系列

光威(Gloway)1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PCIe 5.0 独立缓存 神策PRO系列

1551.4元起

BIWIN 佰维 1TB SSD固态硬盘M.2接口(NVMe协议)NV7200长江存储颗粒 PCIe4.0读速7200MB/s助力AI PC存储配件

BIWIN 佰维 1TB SSD固态硬盘M.2接口(NVMe协议)NV7200长江存储颗粒 PCIe4.0读速7200MB/s助力AI PC存储配件

399元起

KIOXIA 铠侠 RC20系列 EXCERIA G2 NVMe M.2 固态硬盘(PCI-E3.0)

KIOXIA 铠侠 RC20系列 EXCERIA G2 NVMe M.2 固态硬盘(PCI-E3.0)

275元起

Crucial 英睿达 P3 Plus 固态硬盘 1TB M.2接口

Crucial 英睿达 P3 Plus 固态硬盘 1TB M.2接口

479元起

Crucial 英睿达 T500 Pro NVMe M.2 固态硬盘(PCI-E4.0)

Crucial 英睿达 T500 Pro NVMe M.2 固态硬盘(PCI-E4.0)

549元起

FANXIANG 梵想 S690 NVMe M.2 固态硬盘(PCI-E4.0)

FANXIANG 梵想 S690 NVMe M.2 固态硬盘(PCI-E4.0)

294元起

acer 宏碁 4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 N7000系列 暗影骑士擎|NVMe PCIe

acer 宏碁 4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 N7000系列 暗影骑士擎|NVMe PCIe

1399元起

PREDATOR 宏碁掠夺者 GM7系列 NVMe M.2 固态硬盘(PCI-E4.0)

PREDATOR 宏碁掠夺者 GM7系列 NVMe M.2 固态硬盘(PCI-E4.0)

319元起

BIWIN 佰维 2TB SSD固态硬盘M.2接口(NVMe协议) PCIe4.0读速7200MB/s助力AI PC存储配件

BIWIN 佰维 2TB SSD固态硬盘M.2接口(NVMe协议) PCIe4.0读速7200MB/s助力AI PC存储配件

暂无报价

幻隐 HV2050 NVMe M.2 固态硬盘 512GB(PCIe3.0)

幻隐 HV2050 NVMe M.2 固态硬盘 512GB(PCIe3.0)

239元起

GLOWAY 光威 2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PCIe 4.0x4 长江存储颗粒 弈二代系列

GLOWAY 光威 2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PCIe 4.0x4 长江存储颗粒 弈二代系列

571.72元起

MOVE SPEED 移速 256GB SSD固态硬盘 长江存储晶圆 国产TLC颗粒 SATA3.0

MOVE SPEED 移速 256GB SSD固态硬盘 长江存储晶圆 国产TLC颗粒 SATA3.0

115元起

文中相关商品

43评论

  • 精彩
  • 最新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天猫超级红包
距结束::
每天领现金,最高24888元
红包按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11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