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章详情

保险科普 篇三:深度分析:预算不够,是否应该买定期重疾险?

2022-07-18 14:34:30 0点赞 0收藏 5评论

大多数人购买的第一份商业保险,通常源于保险销售人员的人脉,这从保险发展的初期便一直存在,并将一直存在下去。这就是缘故效应。

缘故简单的释义就是熟人。无论是同学、同事、同乡、同宗、同好(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一群人),都有了一定的信任基础,因此很多人碍不下面子,或者基于熟人会站在自己立场的信任感,从熟人那里购买了保险产品。

保险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货比三家,用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来降低自己购买保险的风险。现在消费者知道,保险公司代理人可以卖保险、中介公司可以卖保险、互联网上也可以卖保险,每个人都宣称自己是专业的,站在客户立场的。那么,如何快速判断一个保险从业者的专业度?专业程度的信息并不透明,为什么要只听一个人的呢?逻辑没错。

另外就是自主购买保险。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很多人开始自己搜索保险资讯,通过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知乎、贴吧、简书、小红书等等诸多渠道去了解和研究保险产品,做表格对比性价比优劣,这个过程就形成了一个交易成本,我们已经或正在为购买保险这件事情付出了交易成本。保险产品信息并不透明,即使有比价信息,依然隔行如隔山。有些人研究得比较简单,有些就比较深入,甚至一直研究了几年还没找到心仪的产品。

从消费者购买保险的三个阶段行为看,交易成本非常高。即便有产品对比摆在眼前,即便咨询过好几个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即便定制了好几个保障配置方案,交易成本(尤其在时间上的付出)也并没有下降。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买保险,买的是承诺,买的是服务,保险只是一纸合同,并不像电视机一样可以用分辨率、画质、色彩、响应时间、亮度、对比度等性能来横向比较。但从服务角度考虑,可以评价从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三个部分。

而在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三个部分的服务中,以购买前的服务缺失最为严重,到底购买前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方案/服务?

几个关键点,无论是保险从业人员,还是自主购买保险的消费者,都需要重点关注的。

是否满足投保条件,是否有被拒保/延期/除外的风险。

只考虑金额(保额)和保障期限的前提下,推荐的保险产品是否能覆盖风险。

保费是否在家庭收入中的一个合理支出范围。

理赔服务如何。

其中,第2点和第4点缺失的情况最多。

比如客户想购买一份重疾险。在现实中,很多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在做保障计划或在推荐产品时,通常会附加了很多意外伤害、意外医疗、疾病医疗、甚至身故责任等等的附加险,将保障做全。做全保障本身无可厚非,只是往往这些附加险的价格并不便宜。导致了客户的主险(重疾险)保障预算不足,可能需要增加保费或者降低保额来达成交易。但其实,买保险就是买保额,无论是重疾险,还是意外险、医疗险,都存在更便宜的选择。

关于理赔服务,需要告知客户的是可以提供怎样的服务,首先无论通过什么渠道(代理人、银行、电话销售、中介平台、互联网等等)买的保险,产品是一样的,理赔也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差别。网络、代理人、经纪人、银行、电话都只是保险的销售渠道,就像你在京东或者国美线下店或者格力专卖店买的格力空调,空调是一样的,厂家的售后服务也是一样的。

很多人担忧理赔其实只是不了解理赔。保险理赔的前提是如实告知,且符合理赔标准。无需道听途说,某些公众号大V或抖音快手上的网红混肴视听,不用去信这些。如果你有心去查一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银行保险报等官方的数据,你会发现理赔的快慢/获赔率其实很平均,与保险公司的大小并无直接关系。

然而商业保险是一种复杂的金融产品,它通常会涉及金融、法律、医学、经济、营销、风险等等诸多学科。消费者想要了解一个保险产品,其实并不容易。一份保险合同动辄几十页,密密麻麻的条款,多数人并不会细细研究,甚至一字一句仔细看完的已经很不错了。

我们都知道:买保险就是买保额。尤其是重疾险,在有限的预算下尽量把保额做大。但是,重疾险挺贵的,很多朋友私聊小编的时候经常会问到这样一些问题:我没那么多钱怎么办?预算不够怎么办?是不是先买一份保到70岁的,过几年经济条件宽松一点再加保?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在这里,有必要跟大家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想)买重疾险?或者买重疾险的初衷是什么?

重疾险的本质是收入损失险,买重疾险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获得保障,是在罹患重大疾病时能够有钱给我们去治疗和对抗疾病,延续生命。

那好了,关键字在于“重大疾病”、“钱”。意味着我们的初衷是保证在罹患“重大疾病”时能够拿出一笔“钱”去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问题一:需要多少钱才够?(买多少保额?)

首先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这一辈子,只有一次生死。或许只得一回重疾。假如患了重疾的时候,保险公司赔给我们一大笔钱,你觉得多少钱合适?答案一定是越多越好,所以重疾险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买得越多越好。每个客户在理赔时都会觉得保险买得太少了,为什么?因为想不到这么早就会得病。因为不知道何时会得病,所以要尽量多买,万一真的病了,这笔钱可以帮助渡过难关,买保险要买全买够。

买50万保至70岁的重疾险,在未来这50万保额会不会贬值?假设你25岁,40年后的今天65岁,如果每年的通货膨胀是3.5%,40年后50万保额的价值是:

50/(1+0.035)^40=12.6万元

我们看到,40年后的50万,只相当于现在的12.6万的购买力,钱的贬值仍然很快。但是,解决未来通货膨胀的正确方式,并不是买定期至70岁的重疾险。想要避免未来保额贬值,唯一解决办法是:买一年期重疾险或一年期百万医疗险。

但是这样问题解决了吗?并没有。

因为通货膨胀会一直存在,你现在买了一年期50万重疾险,40年后,你再买同样保额的一年期重疾险,未来的这50万仍然只相当于现在的12.6万的购买力。

而且无论是重疾险还是医疗险,年轻的时候都很便宜,40岁后保费会开始很贵,超过60岁,贵得你开始接受不了,而超过70岁后,保费更贵得离谱。最关键是你可能已经没有机会投保了。

为什么保障至60岁的重疾险非常便宜?保障至70岁的重疾险也不贵?我们来看一看重大疾病发生率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官网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0岁至60岁,累计重大疾病发生率男性女性都不到20%,而60岁到87岁的累计发生率为60%+。

0岁至70岁,男女性的累计重大疾病发生率都不到40%,而70岁到90岁的累计发生率为40%+。

而发生率最低的是0~25岁,累计重大疾病发生率是1%的样子,0~30岁,也没超过1.5%。

买定期70岁重疾险,就等于是花了80%的保费,买了一半的保障,而多花20%的保费就能买到100%的保障。

而用几百块钱帮小孩买了巨便宜保到25、30岁的定期重疾险,相当于花了近1/4的钱,只保障了1.5%的发生率。

好好考虑一下,真的缺这点钱吗?61岁买个百万医疗险都要接近2K了,71岁的百万医疗险要接近4K了。未来保额贬值怎么办?正确的办法就是加保,因为你的收入在不断提升,不要奢望现在就要一次性解决几十年以后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问题二:预算不够,买定期还是买终身?

现在的重疾险市场,很流行的一句话:预算高买终身、预算低买定期。儿童定期重疾险泛滥,到处都是:给孩子买保险只需要几百块......

大家觉得有没有问题?

因为预算不够,先买定期重疾险以后再加保?因为预算不够,先保到25岁、30岁,小孩长大了有了经济能力再自己买更好的保险......

最初的重疾险,就是保25种最高发的疾病(新定义为28种),然后逐步被凑数到了100多种,又是各种轻症、中症、甚至前症,多次赔付、分组多次、不分组多次、60岁前额外赔付。多出的这些看似很不错的保障,并不是免费的,重疾险的价格越来越贵,贵到中年人已经失去杠杆的地步了。

分组的便宜,不分组的贵。分组的如果合理,比不分组的性价比高。但是无论分不分组,关联性疾病就别想二次赔付了。比如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搭桥术,所有的都无法赔第二次。

分组的必然分成了两组,不分组的必然会另外在合同上约定:同一次疾病导致的两次重疾不赔第二次......

仔细想想,你买重疾险到底是为了解决哪些风险?难道是为了得原位癌能豁免保费?自费两三万块就能解决的事情,一定要用保险来解决吗?何况还不一定能检查出来。还是在意前症也可以赔付?连界定的标准都没有明确,真的需要纠结吗?

当你70岁后保障终止了,发病率却远远地高过了40%;当小孩20岁前患了重疾,定期重疾险的保障结束后,却再也买不了其他重疾险了......

看似节省了几百块保费,而今后的损失是:一辈子与终身重疾险无缘了。

年轻的时候收入低,可以理解,如果实在就差了这几百块,那完全可以换产品,先买便宜的纯重疾险,以后收入高了再加保。但是,定期重疾险绝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从保障角度来看,定期重疾险似乎没有太大问题。但并不划算,纯重疾险并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贵。保终身,是对自己及家庭负责,不给后人添太多麻烦。如果不差几百块钱,为什么买定期?如果定期和终身差几百块钱,可以买简单的纯重疾。但如果你是从我这里拿到了保障方案,但自身经济非常糟糕,仍然承受不起,可以先买1年期的重疾险,过渡一下,情况好转,迅速补上。

风险不择人,贫富一场病。所以,尽早配置终身重疾险,因为它是转移疾病风险的最佳手段,是急用的现金,是病后疗养生活的资金保证,是提高治疗标准的经济保证,是弥补自己和家人收入损失的保证,是对家人爱与责任的体现!

买便宜的终身重疾险,用最少的钱换取最大程度的首次重症保额,这才是重疾险的真正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Ps:

买保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要轻易买保险,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生活习惯等等,通过对不同产品的横向、纵向比较,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

注:文中配图均来源于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深度分析:预算不够,是否应该买定期重疾险?

×

什么值得买官方金融社群开放招募啦!群内有金融知识分享、热点解读、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分享赚钱经,更有不定期开展的社群专属活动,红包抽奖福利多多,>>点我进群<<


展开 收起

尊享e生2020版

尊享e生2020版

136元起

长相安长期医疗险(20年保证续保)—家庭版

长相安长期医疗险(20年保证续保)—家庭版

203元起

太平洋蓝医保百万医疗

太平洋蓝医保百万医疗

暂无报价

骑行保非机动车综合险(年缴版)

骑行保非机动车综合险(年缴版)

暂无报价

不倒翁-安联中老年人意外骨折保险

不倒翁-安联中老年人意外骨折保险

150元起

e享护-医享无忧百万医疗险-个人版

e享护-医享无忧百万医疗险-个人版

209元起

i宠计划-宠物医疗保险(互联网)

i宠计划-宠物医疗保险(互联网)

239元起

少儿门诊暖宝保超能版-有社保

少儿门诊暖宝保超能版-有社保

660元起

中国人寿熊孩子险

中国人寿熊孩子险

暂无报价

好医保·长期医疗2020版 最高400万保额

好医保·长期医疗2020版 最高400万保额

暂无报价

安稳e生住院医疗险(糖尿病/高血压专属版)

安稳e生住院医疗险(糖尿病/高血压专属版)

176元起

大护甲5号成人意外险

大护甲5号成人意外险

96元起

太保自行车(含电动)骑行意外险

太保自行车(含电动)骑行意外险

80元起

平安小顽童3号少儿意外险

平安小顽童3号少儿意外险

68元起

平安运动保意外险(互联网版)

平安运动保意外险(互联网版)

暂无报价

平安成人住院万元护

平安成人住院万元护

240元起
5评论

  • 精彩
  • 最新
  • 谢谢大神,呃,想请教一下重疾险的70以最后的作用,因为当时考虑重疾险好像是因为比如说你得了会丧失啊未来三五年的收入,但那个时候可能大家也都退休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70以后不治疗了吗?就算你放弃,家人孩子也不会放弃的呀。既然不放弃就得花钱吧?住院、手术、康复、护理......每天睁开眼睛都会看到银子哗哗流走的声音。
    虽然自己不会有收入损失,但是损失的是孩子的收入。
    不拖累家人孩子,我想这个理由或者作用足够了吧。

    实际上,从银保监会公开的数据,人的一生患重大疾病的概率是72.18%,其中0~60岁,发病率不到20%,0~70岁,发病率也不到40%。从概率和费率来看,假设保至70岁的定期重疾险,费率在保至终身的重疾险费率的一半以下,那么费率的设计也算比较合理的。但其实,你买定期到70岁的重疾险,往往要付出60~70%保终身的重疾险的保费。

    当然,假设现在年纪较大,重疾险杠杆太小甚至保费倒挂,那么就不用考虑重疾险了,把医疗险和意外险配置好,有闲钱就买点理财险,作为预防或留给孩子。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谢谢,逻辑挺清楚的!不过住院、手术、康复、护理这些医保+大病/百万医疗这种是不是基本能实报实销覆盖了。之前顾问推荐重疾的理由主要说是覆盖自己的收入损失,想着报到退休就行。也好奇定期到70岁的重疾险为啥公司也要要60~70%保终身的保费呢(价格歧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2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