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2024-05-20 22:31:11 4点赞 7收藏 2评论

Comparisons between Shokz OpenFit Air and Mainstream OWS

与常见的 TDS REVIEW 以及 TDS 无心快语内容不同,这是基于一个知乎问题的回答,顺便进行专栏化分发。你能了解到开放式耳机选购的一些要点,也能了解到 OpenFit Air 与小米和 Bose 新品之间的区别,且能够知道与去年热销单品 OpenFit 相比,OpenFit Air 做了怎样的调整,有着怎样的使用体验区别。类似价位的还有一个索尼 Float Run,也加入对比来丰富参考系。

选购开放式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我认为开放式无线耳机的选择,应该是以产品本身作为参考核心,既要结合品牌的影响力,也要看重是否在这一品类上有足够的产品水平和技术能力。事实上,选购任何品类的耳机或者数码产品都是类似的,不应该盲目地将品牌本身当作唯一的选购参考,产品本身才是核心。

要选购合适的开放式无线耳机,除了要注意到任何蓝牙耳机都应当注意的声音表现、信号稳定性、延迟水平、通话性能、续航能力以外,对于产品形态是否便携、结构设计适应性、佩戴的舒适度和稳定性以及这一品类尤其重要的漏音控制能力等都是要认真对比的。

简单一句话来说,目前能够把以上所有都做到非常优秀等级的产品基本没有,选购的过程必然是取舍的过程,只能是要求取得的更多,舍掉的更少、舍掉的东西更不重要罢了。

OpenFit Air 与三家竞品之间的区别

下面我们首先说说韶音最新的 OpenFit Air 与小米、Bose 和 Sony 三家最新的开放式无线耳机产品之间的区别。这也是题主非常关心的点。

小米目前唯一的开放式无线耳机产品是前不久发布的“小米开放式耳机”,名字倒是非常简洁明了,定价在699元。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Bose 过去曾发布过挂耳式开放无线耳机,但是那个产品很快就退市了,团队也离开 Bose 去搞了新品牌,这是后话。目前主流的型号是今年稍早发布的 Bose Ultra Open Earbuds,是耳夹式的形态,定价2299元,也是开放式品类里目前卖得最贵的之一。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Sony 的开放式无线耳机可以追溯到 Xperia Ear Duo 以及 LinkBuds(尽管它更像半入耳),类似传声结构的设备甚至在十几年的 PFR-V1 上就已经开始出现。目前的主流型号是 Float Run 悬浮豆,定价999元,由于发布稍早,目前电商普遍价格有所下调。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就谈这三个主流产品,可以看到定价798元的 OpenFit Air 大致上可以被理解为和小米开放式耳机、索尼 Float Run 一个价位,而 Bose Ultra 则明显定价、形态上都有明显区别。

形态 · 外观 · 佩戴

从形态上讲,以上四个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态:

  • 一种是目前开放式无线耳机中常见的挂耳式,往往更加适合与运动场景和无耳饰人群佩戴;

  • 另一种是 Bose Ultra 代表的耳夹式,从 ambie 开始,到近期的 FreeClip 和 Bose Ultra,这个品类目前还不是市场上的主流,佩戴稳定性各有不同,但普遍面对运动场景是比较困难的。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挂耳式的三款中,小米开放式是采用了比较传统的体积和形态,你能看到耳前扬声器所在区域和耳后的模块都有比较大的体积,且耳挂的形状比较圆。这让耳挂与耳后的贴合程度并不算很出色,对于一些耳廓偏大或者外偏的人群来说并不很友好。总体的稳定性还不错,在耳挂式里面属于大体积、有存在感的类型。9.6克的单边重量也属于比较坠耳的一个。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索尼 Float Run 通体塑料,质感处理相对是四款里最没有高级感的。佩戴方式有所不同,它与头部的接触点位于耳前、太阳穴后——跟某些骨传导耳机有点像。在头围比较大的人群佩戴时,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压力汇聚在两侧。稳固性是不错的,但是舒适程度说实话并没有多大优势。腔体与耳廓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腔体本身也是开放程度比较高的类型,所以在户外使用难免得声音开大。对了,作为少有的物理按键产品,这个值得好评。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OpenFit Air 作为挂耳式,则完全去掉了耳后模块。这个“空气式扁平耳挂”内部有一根细到 0.75mm 的柔性钛合金丝,尾部则进行了镂空。实际佩戴下来,它的耳后异物感是我体验过几十款挂耳式、后绕式开放无线耳机里最轻的,与眼镜完全不冲突,佩戴时也能够很轻松地调整。腔体相对会长一点,对于小耳廓的兼容性与自家“老大哥”旗舰款 OpenFit 比起来相对弱一点。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图源:木彦orz

Bose Ultra 作为少有的耳夹式产品,它的受力点位于耳廓外沿偏下的区域。背部被电池模块抵着,耳窝则放置着腔体。相较于 ambie 和 FreeClip 来说它的佩戴适应性是更好的,因为硅胶梁是可以调节长度的,但是坠耳感也是更强的,因为想要稳定佩戴,它的耳后模块并不是以完全贴合的状态夹在耳朵上的。

佩戴方面的快速总结。四款产品中综合佩戴表现最好的是 OpenFit Air,然后是耳夹式的 Bose Ultra。小米的属于挂耳式产品的常规状态,中规中矩,体积不小。Float Run 则提供了额外的支撑点来实现高强度运动时的稳定夹持,只是舒适度是四款里不太好的那一个。对于眼镜党来说,OpenFit Air 和 Bose Ultra 都值得考虑;对于运动人群来说,Float Run 和 OpenFit Air 是更稳定的选择。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续航

续航是选择蓝牙耳机的重要参考因素。四款耳机中,只有索尼的 Float Run 由于采用了后绕结构而无需使用充电盒,其他三款均需要搭配充电盒收纳充电。

OpenFit Air 的单次续航时间为6小时,结合充电盒一共28小时。

小米开放式无线耳机单次续航时间为7.5小时,结合充电盒一共38.5小时。

Float Run 单次续航时间10小时。

Bose Ultra 7.5小时/4.5小时(沉浸空间音频开),结合充电盒一共27小时/16.5小时(沉浸空间音频开)。

单次续航表现方面,Float Run 的表现是最好的,由于后绕设计以及相对较大的耳后模块,提供了较大的电池放置空间。不过把一体后挂和真无线放在一起来说并不公平。真无线耳挂式的两款里,相对能够平衡耳机体积、充电盒体积以及续航能力的是 OpenFit Air,它有着更小的充电盒、更小的电池区域,但是实际续航相较于明显体积大不少的小米开放式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差距,且两者的续航测量手段并不完全一致,后续小米的有长期体验机会,会进行完整续航测试 补充。Bose Ultra 在开启沉浸空间音频后基本上续航降到了四款里最低的水平,实际放置电池的区域体积也并没有比上述挂耳式的几位小太多——这还是没有开启高码率编解码器的情况下。

扬声器与声音相关配置

耳机的扬声器单元配置往往是耳机声音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四款产品中,挂耳式的三款均搭载了比较大尺寸的动圈单元。与声音还密切相关的配置包括声学结构、声学调音、DSP、编解码器等多个方面。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小米开放式搭载了 17mm*12mm DLC 振膜动圈单元,支持的编解码器包括 SBC、AAC 以及 LHDC。OpenFit Air 搭载的是 18mm*11mm 的等效 16mm 动圈单元,支持的编解码器包括 SBC 与 AAC,它与 OpenFit 的规格都是一致的,声音的素质也在同一水平。这两款耳机的椭圆形动圈单元也被称作所谓“跑道式”。相较于常规的圆形振膜,相应的动圈结构也有所不同。

Float Run 也是 16mm 动圈单元,支持的编解码器包括 SBC 与 AAC。Bose Ultra 没有透露扬声器的规格,只知道是使用了 Bose 自家 OpenAudio 技术的一种偶极子扬声器(之前在 Bose 音频眼镜里使用),支持的编解码器包括 SBC、AAC、aptX、aptX Adaptive 以及 aptX Lossless。

四款耳机里,小米和 Bose 的支持高码率编解码。不过也需要注意,但是小米的 LHDC 只在自家设备和 OPPO / 一加系的一些手机支持得比较好,更建议生态用户使用。Bose Ultra 由于第二代高通 S5 音频平台的加持对于骁龙畅听方案的支持是比较完整的,在高通8系骁龙处理器的 vivo / iQOO、摩托罗拉和中兴系手机以及最新的索尼 Xperia 手机上有着比较好的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对于 LDAC 这一目前内置在安卓底层的高码率编解码器,四款产品都没有支持,所以 Bose 的这个优势在很多天玑芯片的安卓设备以及苹果、三星、华为、荣耀和 Pixel 手机上等同于没用。对于 AAC 支持较好的手机,四款都是可以选的。

漏音控制

漏音问题应该算是开放式耳机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象。一些开放式型号,由于结构上进行了专门优化且大多具备转轴结构可以让不同的人进行自由调节,所以对于耳道直达声的定向传播基本不成问题。目前普遍的情况是这样的:安静室内环境在以50-70%音量播放的情况下,即使旁人与你贴贴(大约距离 25cm),应当基本上感知不到漏音的存在。毕竟比这个程度稍再开大一些音量,自己通常会难以忍受。

此类耳机我仍然建议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使用,正常音量下它的漏音也不会打扰到人。比平头塞的漏音问题解决得要更好,也比骨传导的音量问题解决得好。

在这四款耳机中,小米开放式耳机的漏音体验是在小米之家试听时做的,尽管结合了反向声波抵消,也大抵就是上面描述的水平,属于大声压下表现还不错但是安静环境下没有明显优势的状态。

其他三款都在安静室内环境中进行过尝试。同样都开到手机音量 50%,其中,OpenFit Air 在图书馆、书房等安静室内的漏音控制是三款中表现最好的一个,基本上在 10cm 的距离时就很难听清耳机内的信息了,15cm 开外基本难以感知到漏音的存在。

Float Run 的漏音程度相对是要更加多一些,这个也与它腔体外侧的开孔以及更加悬浮的设计有一定的关系。在 15cm 左右的位置仍然能够听得到、听得清耳机内播放的内容,25cm 左右感知降低一些。在挂耳式开放这个品类,Float Run 的漏音控制是相对不那么注重的。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Bose Ultra 得益于耳夹式的形态,扬声器的位置在佩戴好之后相较于大多数挂耳式要距离耳道口更近一些,加上最大音量也并不算大,同样开到 50% 漏音也会小一些,基本上是 15cm 左右难以感知漏音的程度。

综合来看,OpenFit Air 在四款产品中的漏音控制应该说是表现较为优秀的一个,基本上能够做到安静环境不打扰旁人的聆听体验。结合腔体向内侧偏置的设计,有效地在控制漏音的同时,能够实现低声压下的声音定向传导。很多开放式无线耳机现在都有通过腔体角度的调整来形成定向传导结构,但是在此基础上,韶音分散声孔的做法目前的确还是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声音概述

四款里综合素质最高的是 Bose Ultra,在开启 aptX Lossless 或者 aptX Adaptive 96kHz 档位之后,Bose Ultra 的中高频表现相比较于过去的型号有明显进步。不过很可惜的是,如果不开启沉浸音频和高码率,Bose Ultra 的声音表现在这四款里的优势也会不那么明显,尽管售价两千好几,是整个品类的售价天花板。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图源:木彦orz

相较于同样有高码率编解码器的本问题未提及产品(比如支持 LDAC 和同样支持骁龙畅听的一些千元级竞品)来说,它的声音优势由于扬声器发声原理的不同,会听上去进一步降低。相比较其他耳夹式产品来说,它的声音显然要比 ambie 素质高、更耐听也更全面;跟 AAC 下的华为FreeClip 相比,中高频的听感优势并不明显,华为 FreeClip 的中高频音色做得还是不错的。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其次是 OpenFit Air。得益于定向声场技术和低频增强,它最终呈现出的声音表现是较为平衡自然的。这与它的定向声场结构密切相关,之前的 OpenFit 就有类似的技术。DirectPitch 定向声场技术通过把单个出音口分散成分别位于腔体顶部、底部和内侧的三个孔位。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从外观上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造型,却实现了同样足够大的输出声压,还缩小了腔体的体积。当你用手堵住位于腔体顶部或是底部的出音孔时,能够感受到明显的低频变少变薄的现象。而偏高频的频段直接通过内侧的出音孔传到耳道,降低了开放带来的高频损失。

风格上来讲,它的低频量感不算很多,听上去有一定的氛围感和速度感,但是凝聚程度中等。人声的清晰度较高,音染不算多,距离比较近,气声比例稍高,听上去通透程度不错。乐器的大体表现是比较扎实、透亮的,没有明显的闷感和刺激感。高频比较平滑。声场的自然度和弥散感良好,动瞬态符合价位,是一个比较耐听、比较重视人声表现的风格

小米开放式耳机和 Float Run 的表现就相对中规中矩了,前者由于 LHDC 和 DLC 振膜单元的原因,声音饱满度和扎实程度都会更好,而 Float Run 则听上去明显偏薄一些,两端的信息量也是四款耳机里相对最少的。

把四款耳机同样放到 AAC 编解码器,不开启任何声音模式来比,主观上 OpenFit Air 依靠自然度、人声清晰度的优势来到第一,小米开放式则保持了不错的声音饱满度来到第二,Float Run 和 Bose Ultra 靠后。

OpenFit Air 与 OpenFit 之间的区别

既然已经了解了 OpenFit Air 与热门竞品之间的不同,那么跟自家老大哥比,它又有哪些差别呢?毕竟按照初始定价,这两个产品之间差了500元左右。

外观与佩戴

OpenFit 系列的两款产品全部都是挂耳式开放无线设计,只不过耳挂的形态和腔体的大小有一定的区别。充电盒的体积基本一致,只是 OpenFit 的显得会更方正一些。

OpenFit 本体表面大面积地覆盖了亲肤的硅胶材质,降低了过敏的可能且有着很好的触摸手感。结合内侧的金属饰板,看上去质感不错。而 OpenFit Air 在腔体表面则为磨砂材质,腔体外侧有一圈金属质感的饰板,重量单边仅为 8.7g。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很多挂耳式产品为了平衡腔体的重量,是会在耳挂末尾、佩戴好之后位于耳廓后面的这个部位上有一个相对突出的“模块”的。这个结构在长时间佩戴后往往不会有特别的不适感,这是因为此时已经习惯了它的存在,但是对于耳廓偏小的用户来说,这个部分其实相对会比较累赘,且加重了耳廓顶部的压力。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OpenFit 在后端模块上已经做出了体积缩减,但是 OpenFit Air 就“Air”在直接取消了后端模块,采取了一体式软硅胶耳挂无模块的结构。这个“空气式扁平耳挂”内部有一根细到 0.75mm 的柔性钛合金丝。

实际佩戴下来,它的耳后异物感是我体验过几十款挂耳式、后绕式开放无线耳机里最轻的,与眼镜完全不冲突,佩戴时也能够很轻松地调整。这也是它尽管重量比 OpenFit 重了0.4克,但是佩戴体验上反而更加无感的原因。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OpenFit 的腔体部分刚好可以与耳甲腔的结构对应,从而实现比绝大多数开放式耳机更近的传声距离。在舒适性和贴合性足够出色的基础上顺带实现了漏音控制的效果。这个部位的双层零感硅胶的缓冲设计也使得小耳廓人群的异物感进一步降低。这也是 OpenFit 的一个重要优势,Air 相比较于它,腔体其实是要更长一些的,为了贴合性而使用了双重折角设计。在为了耳挂轻量化的调整后,电池的整合让这个地方很难再塞得下双层零感硅胶,这样一来就其实对于小耳廓人群的佩戴会不像 OpenFit 的表现那样极致。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图片备注:左边 OpenFit Air:电池与单元均在腔体内;右边 OpenFit:电池在尾部,腔体更小巧)

如此,可以简单总结一下两个型号的佩戴区别。OpenFit 更适合小耳廓人群,它的腔体部位小巧,结合双层硅胶后对于耳廓的压力很低;OpenFit Air 更适合耳廓不过分小的人群,它的腔体会比 OpenFit 稍长一些,也没有硅胶缓冲,但是耳挂部分基本无感,对于眼镜党、运动人群更加友好。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运动场景是开放式无线耳机常见的使用场景,在室外跑步以及室内健身房场景的使用中,OpenFit Air 在佩戴的稳定性上会显得更高一点,由于上面提到的空气耳挂结构对于耳廓后端基本上是一个贴合但无压力的状态,耳廓也就没有受力向外撇的可能,进一步增加了耳挂装置的稳定性。增长的腔体结构也对于运动时可能产生的震动形成一定的减弱。OpenFit 相比起来则还是对于小耳廓的舒适性加持而非运动场景的严格适配。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两款耳机都支持 IP54 级别的防尘防水,应对常规运动或者是小雨场景没有问题。结合下面的续航介绍,你会发现应对长时间的锻炼,这两个耳机都毫无压力。

续航与功能

OpenFit Air 的单次续航时间为6小时,结合充电盒一共28小时。而 OpenFit 的单次续航时间为7小时,结合充电盒同样为28小时。由于 OpenFit 的电池模组位于耳挂尾部后端,而 OpenFit Air 的电池区域位于前腔体,所以耳机本体的续航上会有微小的差异。实际使用时并没有特别本质的区别。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信号稳定性以及操作的灵敏度上,两者都没有明显的使用上的差距。同样通过前腔体上的触控面板进行动作识别,对于双击、长按的操作识别反应速度相当高,基本没有什么误触问题。

对于双设备连接和编解码器的支持上,OpenFit 和 OpenFit Air 也都保持了非常一致的体验。得益于韶音自从骨传导时代以来就积累的不入耳耳机优化经验,其他方面它也有不错的表现。在苹果和安卓端的体验基本一致,延迟相当低。

通话能力在介绍 OpenFit 时我们就已经有所涉及。OpenFit Air 也支持 CVC 8.0 来实现更好的通话降噪效果。实际体验下来,它对于收音的大小中规中矩,但是清晰度不错。在高噪音环境中进行通话,能够感知到降噪算法在起作用,对于语音流畅度的干扰不多。

漏音控制与声音表现

OpenFit 和 OpenFit Air 都直接将整个腔体进行了角度调整,所以贴合性相当不错,都具备 DirectPitch 定向声场技术以及三声孔结构,实际的漏音控制都是比较优秀的级别。

实际感知下来,在安静室内环境以70%音量聆听,OpenFit 的漏音程度是在 25cm 左右的距离下就基本难以感知到在具体听什么了,再远一些则就可以说听不太到有声音了。50%音量状态下,则与 Air 类似,都是 15cm 外基本难以感知到漏音的存在。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声音方面,OpenFit 与 OpenFit Air 都搭载的是 18mm*11mm 的等效 16mm 动圈单元,支持的编解码器包括 SBC 与 AAC,在素质层面上是一个级别的。关于 OpenFit Air 的声音表现上面已经有了对比,这里简单说一下 OpenFit 和它的差别。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OpenFit Air 在同样系统音量下实际声压会稍微大一些,这对于室外聆听颇有帮助。两者的低频量感差别不大,但是 OpenFit 的低频明显会更加结实一些,形体感更加明确、更加凝聚。两款耳机的低频总体来说都不算很多,但是也不会出现过薄的问题,这也是大单元和 Shokz OpenBass 技术带来的好处。人声的清晰度 OpenFit Air 会略高一些,距离感也稍近,这使得一些人声突出的流行乐听上去会更符合传统形态耳机的印象。我个人会更喜欢 OpenFit Air 对于中频的调校,线条更加清晰和扎实一些。而 OpenFit 则会更注重耐听度。高频的表现两者相差不大,主要还是 Air 把中频的能量感稍微往中高频拔升了一些导致听上去线条突出,仅此而已。

声音角度简单总结,两款耳机的素质在同一个水平上。Air 的低频质感会比 OpenFit 弱一些,人声更近一点,中高频的线条突出一些,总体的自然度、声场规模、分离度等,都是一个水平的东西。在 AAC 编解码器体系下的开放式无线耳机中,两个型号的声音综合表现都在第一梯队。选购时根据自己对于风格的喜好进行选择即可。

总结建议

综上,应该已经能够比较完整地解答题主的问题了。如果对于耳廓后不想有东西占位这点十分重视,那么耳夹式开放耳机或者 OpenFit Air 这种耳挂部分非常小巧的挂耳式,是可选择的。耳夹式目前价格普遍昂贵,且很难放下足够大的扬声器单元和电池,这些是需要注意的。

小米的开放式耳机更像是有 LHDC 加持的耳挂式普遍水平,声音表现和佩戴优化上没有特别明显的特色,在体积控制上并不是很到位,声音表现中规中矩,符合价位。

索尼 Float Run 在这段时间的降价后可以在一些渠道以比较便宜的价格买到,它是几款耳机里漏音控制相对不怎么样的一个,与耳廓的距离也是相对最大的一个。佩戴体验上,由于支撑点位于柄部,实际上舒适度对于大头围人群并不友好,不过稳定性是还不错了。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相较于 OpenFit,OpenFit Air 以不到三分之二的价格,实现了非常接近的体验,OpenFit 上的很多设计是目前大部分同类产品没有的,它更适合预算相对充裕、耳廓偏小且对于舒适程度要求非常高的人群。而 OpenFit Air 则适合期望耳廓后没有压力、预算相对紧张但是仍然想要有足够出色开放式体验的人群。无论是 OpenFit 还是 Air,都是挂耳式开放无线耳机的佼佼者。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无线耳机与小米、索尼、Bose 等主流品牌竞品对比(附 OpenFit 对比)

而且结合韶音目前铺得相当广的线下门店(比如顺电也有专柜)和售后优势,细分品类销量第一(如上图)也能够证明品牌认知度的走高。相较于很多传统无线耳机品牌来说,对于消费者的体验与服务是不必担心的。线下去试试佩戴,也是比较重要的事。

KingTsui, TDS Studio.

May 2024

It's a TDS production.

所有内容全部自主创作,请勿抄袭内容、套抄行文结构等,保留一切权利。

This SPONSORED CONTENT is available on Zhihu, Toutiao, Weibo, WeChat, SMZDM and Bilibili.

作者声明本文存在利益相关性,请大家尊重作者及分享的内容,友善沟通,理性决策~

展开 收起

SHOKZ 韶音 OpenRun Air S803 骨传导蓝牙无线耳机

SHOKZ 韶音 OpenRun Air S803 骨传导蓝牙无线耳机

565.01元起

SHOKZ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真无线降噪蓝牙耳机

SHOKZ 韶音 OpenFit Air 开放式真无线降噪蓝牙耳机

586.31元起

SHOKZ 韶音 OpenRun Pro 骨传导挂耳式蓝牙耳机

SHOKZ 韶音 OpenRun Pro 骨传导挂耳式蓝牙耳机

598元起

SHOKZ 韶音 OpenFit T910 开放式挂耳式运动蓝牙耳机

SHOKZ 韶音 OpenFit T910 开放式挂耳式运动蓝牙耳机

1005.91元起

OpenSwim Pro骨传导蓝牙耳机开放式耳机运动无线耳骨传导耳机游泳跑S710

OpenSwim Pro骨传导蓝牙耳机开放式耳机运动无线耳骨传导耳机游泳跑S710

1098元起

SHOKZ 韶音 舒适圈OpenFit蓝牙耳机无线耳挂式不入耳

SHOKZ 韶音 舒适圈OpenFit蓝牙耳机无线耳挂式不入耳

1198元起

SHOKZ 韶音 S661 骨传导挂耳式蓝牙耳机

SHOKZ 韶音 S661 骨传导挂耳式蓝牙耳机

416.88元起

SHOKZ 韶音 OpenMove 骨传导蓝牙耳机运动耳机

SHOKZ 韶音 OpenMove 骨传导蓝牙耳机运动耳机

448元起

SHOKZ 韶音 S810骨传导耳机 无线蓝牙运动耳机

SHOKZ 韶音 S810骨传导耳机 无线蓝牙运动耳机

998元起

SHOKZ 韶音 OpenSwim骨传导耳机S700防水MP3自带内存 蓝色

SHOKZ 韶音 OpenSwim骨传导耳机S700防水MP3自带内存 蓝色

798元起

SHOKZ 韶音 OpenSwim Pro 骨传导挂耳式蓝牙耳机

SHOKZ 韶音 OpenSwim Pro 骨传导挂耳式蓝牙耳机

889.95元起

SHOKZ 韶音 OpenSwim骨传导开放式MP3播放器 不入耳式运动游泳跑步专用 IP68防水S700 星空蓝

SHOKZ 韶音 OpenSwim骨传导开放式MP3播放器 不入耳式运动游泳跑步专用 IP68防水S700 星空蓝

798元起

SHOKZ 韶音 S810骨传导蓝牙耳机

SHOKZ 韶音 S810骨传导蓝牙耳机

998元起

SHOKZ 韶音 AS660 骨传导挂耳式蓝牙耳机

SHOKZ 韶音 AS660 骨传导挂耳式蓝牙耳机

395元起

SHOKZ 韶音 OpenRun Pro骨传导蓝牙耳机

SHOKZ 韶音 OpenRun Pro骨传导蓝牙耳机

998元起

SHOKZ 韶音 XTRAINERZ AS700 骨传导挂耳式无线蓝牙耳机

SHOKZ 韶音 XTRAINERZ AS700 骨传导挂耳式无线蓝牙耳机

785元起
2评论

  • 精彩
  • 最新
  • 买这类耳机的最主要群体是运动爱好者,个人认为而对于运动来说最需要考量的是佩戴稳定性,其次穿戴便携,第三是收纳。所以文中对比的几幅耳机稳定性最好的是Sony Float Run形态的一体设计,不过Float Run的外观实在是一点也不索尼,做为索粉的我也一点喜欢不起来,所以我选择韶音的AS800,用了2年多电池衰退了,2个发音设备也有问题了,前几天以旧换新换了Open Run Air。 分体耳挂式穿戴没有一体式的便捷,而且有概率丢失单只耳机的风险。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请问,舒适性和音质好点的有推荐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天猫超级红包
距结束::
每天领现金,最高24888元
红包按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