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人生如寄,此一生,无归程,却有情

2019-12-25 11:37:16 1点赞 0收藏 0评论

创作立场声明:从普通读者角度,读好书,分享好书

李白曾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写道:“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这世界的过客而已。我们人类也不能幸免,于是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骚客发出“人生如寄”的感慨。我们存在于这世上,就像一个寄居的旅客,在这人生旅途中漫步前行。无论我们当下拥有什么,那都不能算真正拥有,因为当我们到达人生终点时,什么都无法带走,恰如《红楼梦》中那句经典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的确,人生是一场只有去程而无归程的旅行。最后什么都是一场空,听起来不免觉得悲观哀伤,似乎人生在这广袤宇宙中实在不值一提。但是,这样便不必好好活了么?梁实秋先生在《雅舍》一文中曾说过:“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虽然,我们是这世间的过客,不能带走一丝一毫,但是所有的感受与情感却是真真实实属于自己的。


《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人生如寄,此一生,无归程,却有情



这部名为《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的散文集收录了梁先生晚年时的一些重要作品,书中既有对过往岁月、难忘经历的回忆,也有对亲朋、故友、亡妻的深切缅怀和思念。这些也是梁先生对自己人生一些重要情感的梳理,是他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人生最重要的三大情感无外乎亲情、友情与爱情,今天我们就从这三种情感出发,去了解梁实秋先生在这三情上的所得所感。

一、亲情——沉默厚实的父爱


《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人生如寄,此一生,无归程,却有情



书中关于亲情描绘的笔墨着实不多,但是在这些有限的描写中,梁实秋先生的父亲却令我印象深刻。可以说,梁先生的父亲是一位既传统又开明的人。

梁先生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父亲担心自己的国文根底太差,于是每逢暑假,父亲便请教师来给自己补习国文。后来自己在清华毕业,要去美国留学了,父亲就交给自己同文书局石印大字本的前四史共十四函,让自己在美国课余之暇随便翻翻。而光光这十四函线装书足足占了大铁箱的一半空间。

梁实秋先生当时在父亲的决定下报考的清华大学,当时的清华大学重理轻文,那时候线装书也被有人认为是应该丢进茅厕里去的东西。但是梁先生父亲始终担心其国文会落下,坚持国文的重要性,所以即使赴美的行李负重不堪,也仍要腾出一半空间给到那十四本线装书。从这来看,梁先生父亲身上仍有较多的传统的成分。

但是虽说传统,却又不古板,反而是有些开明的。梁实秋先生爱好写字,其父亲就非常鼓励他,在清华八年间,学校有规定两周需写一封家书回家,本来作为本地人的梁先生是可以免除写家书的,但是父亲却说就当练练小楷也好,还专门到店里定制了特制的宣纸给梁实秋写,并且每年都把他写的家书装订成册。后来,梁实秋先生想成立一个练习写字的团体,父亲不仅帮忙起了团体的名字“清华戏墨社”,而且还给予指导。

除写字外,梁实秋先生还爱写诗,他把诗拿给父亲看,父亲笑笑避免批评,而且专门为他置办了专用的诗笺。当时写诗的人多,可有自己专用诗笺的却不多,梁先生感受到莫大的鼓励。清华课业繁重,对于梁先生的一些兴趣,其父亲没有专断地认为其不务正业,反而在各方面予以鼓励支持,在如今也是比较难得的。

另外,在对待梁实秋先生恋爱的态度上,父亲就更显得开明了。当时梁实秋先生和程季淑恋爱,虽说已是五四运动之后,但是总体来说社会风气仍然有些束缚,两人的交往基本上处于秘密的状态,互相都没有告知家人。有一次,父亲撞见了梁先生的约会,没有盘问没有斥责,反而在之后不时地给梁先生接济,供其约会所用。

在梁先生结婚后十几天,时局发生了变化。父亲虽与母亲一样舍不得他南下,却私下把他叫到书房告诉他:“带着季淑,立刻南下,不要迟疑。如果遭遇困难,可以随时回来,好男儿志在四方,去吧!”说到这里,父亲的眼圈红了。

梁实秋先生多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偶尔提到父亲,却也只是寥寥数句,但在这些有限的字眼里,我们也能感受到其父亲对于一个孩子克制而朴素的爱。父爱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沉默的,但却是厚实的。梁先生的父亲给予的爱就是这样,没有太多的话语,却把一切的爱都藏在行动里。梁实秋先生个性的发展、在文学评论上的造诣以及俊逸豁达的人生态度,我想与其父亲给予的爱和影响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这大概也是梁先生这一生中很重要的一笔财富。

二、友情——君子之交的中正


《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人生如寄,此一生,无归程,却有情



人们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在我看本书第一辑“故人万里”时的感受大致就是如此。在这辑中,梁实秋先生回忆了与冰心、徐志摩、沈从文、老舍等一众好友的点滴交集。回忆里没有太过甜腻的煽情,只是一些往事平淡的叙述,对待好友既无过分褒奖,面对好友被人误解也能大胆说出真实感受。

梁实秋先生忆起冰心时,丝毫不掩藏在初识她时觉得她有些恃才傲物难以亲近的不喜欢的感觉,也不吝在熟识了解其人后给出的“胸襟高超,感觉敏锐,性情细腻,非一般人能企及”的高度评价。

在梁先生对故友的描写中,我们也能穿过一些谣言和想象,更真实地去看到那时候的文人。就如冰心,一个作品众多的作家,我以为她的生活必定是比较养尊处优的,当然还有不少人也是这么以为的。其实不然,冰心在抗战期间并不宽裕,日常生活也并非只写作,和众多主妇一样,她的日常也是在跑山望水、柴米油盐、看孩子中度过的,而且冰心的身体不怎么好,只不过这样的境况没有让她放弃写作,而是尽一切可能抽时间来写。读到这点,甚感触动,平日总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来安慰自己懒于写作的行径,在这里都站不住脚了。


《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人生如寄,此一生,无归程,却有情



在梁实秋先生的好友中,徐志摩也是争议众多的一位。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结合为世人所诟病,皆因他们原先均有配偶。而梁实秋先生对此的看法是结婚离婚都仅是当事男女双方之事,与第三者何干?他在此事上对好友做到的只是充分的尊重。而面对外界对徐志摩“纨绔子弟”的评价,梁先生却是不赞同的,他在书中为好友申辩。一是徐志摩在国文、英文方面的根底扎实,一个纨绔子弟如何能做到?二是他在几年之内发表那么多著作,涉及形式广泛,且表现出众,如此辛勤写作,一个纨绔子弟怎能做到?徐志摩的家境的确优裕,但并没有沾染上什么恶习,反而能给梁任公先生做门生,给泰戈尔做通译,这也是一个纨绔子弟所做不到的。

也许人们对于富二代的看法总是带着一些有色眼镜,不断放大缺点,而置优点于不顾。这多少也有一些是为了追求心理上的平衡。梁实秋先生在书中说,徐志摩的整个思想趋势是否健全,为人态度是否严肃,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其在文学、翻译上的成就。我想对好友的评价能做到如此中正,也实属难得。在其他故友如沈从文、老舍、梁任公、胡适等的回忆文中,我们也能见到这样中正的态度。

三、爱情——生死两茫亦不忘


《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人生如寄,此一生,无归程,却有情



年轻时,多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痛哭流涕。年岁渐长,便为一些看似平淡质朴却蕴藏深情的人事所触动。如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以及归有光的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如今读来,都觉得无比实在真挚。梁实秋先生在书中用整一辑《槐园梦忆》,深情回顾了其与夫人程季淑女士相伴一生的点点滴滴。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在梁实秋先生心里,季淑没有死,她仍然活在心中。于是整整一辑,十七个章节,梁先生都在写与夫人自相识起相处的点滴,寻常却不觉拖沓,反而有一份感动在其间。若不是真的深情,又怎会记忆得那样清晰呢?

两人相识的过程可以说是挺有意思的,先是程季淑母亲到梁家提亲。梁先生的母亲及大姐去相亲对程季淑甚为满意,本来这也应是一桩水到渠成的亲事。可梁实秋先生觉得自己是个新青年,终身大事需由自己做主,于是直接写信给程季淑问是否愿意做个朋友,可惜杳无回音。本来梁先生就此断了这个念头,却又突然接到一封匿名的英文信,告知了程季淑的电话。梁先生大胆打去电话,没想到这通电话就已让梁先生神魂颠倒,原因就在于季淑的声音实在太美妙,用“珠圆玉润”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于是带着满心的期待,迎来第一次会面。同样是朴素的学生样打扮,让两人互生好感,就此一见钟情,开始了恋爱的旅程。那时候社会风气并未十分开明,两人的恋爱也没有太过张扬。像所有年轻人一样,趁着周末时光在公园在太庙约会、看电影,有一种偷偷摸摸的甜蜜。期间,也因为恋爱的事被人打小报告,导致程季淑工作不保,只得重新找工作,但这一切她都毫无怨言。

程季淑是一个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女子,梁实秋在清华毕业后不想赴美,程季淑便劝他去,由此两人开始三年的异国恋。在异国恋期间,还发生一个不小的变数,程季淑家人并不知道她已与梁实秋在交往,就要给她做媒让她嫁人。这位柔弱女子并没有哭哭啼啼毫无主见,而是果断与梁实秋通信商议,拟出一二三四五步计划,有条不紊又体面地打消长辈的想法,足见其智慧。

在婚后,因时局动荡,父亲劝两人南下。梁先生找季淑商议,她也很有决断,立刻启程。在此之后,两人时常颠沛流离,生活也是相当清苦,连像样的新房都没有。但是程季淑毫无怨言,侍奉公婆、养育孩子、主持家事。有人来收买“愿以若干金为先生寿”遭梁实秋拒绝,程季淑知道后也完全支持他的决定。并且表明“我愿省吃俭用和你过一生宁静的日子,我不羡慕那些有办法的人之昂首上骧。”

程季淑,这个德才兼备的女子,的确如梁实秋父亲所言,季淑会是一个好的贤内助。梁先生自己在《槐园梦忆》的最后写道:五十年来,季淑以其全部精力、情感奉献给了我,我能何以为报?奏嘉《赠妇诗》: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虽知未足报,贵用叙我情。

在两人一生相处的点滴中,程季淑那些美好的品质始终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发光。我想这也是梁先生对其感到无限缅怀的重要原因吧,佳人之美,美过岁月。岁月蹉跎,两人的感情丝毫未见消弭,反而与日俱增。


《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人生如寄,此一生,无归程,却有情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梁实秋先生都在其间收获颇丰。故人已远情仍在,我想这才是人生最珍贵的罢!本书的内容简介页面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遇和别离,愿你遍历岁月山河,依然觉得人间值得”。 是啊,纵然此生要经历无数次的离别,最终也再无归程,但是情感体验却是可以带走的。生命终了时,一句“人间值得”便能充分地说明没有白白地活过。

展开 收起

《不被大风吹倒》(莫言)

《不被大风吹倒》(莫言)

35元起

《2001:太空漫游》(精装)

《2001:太空漫游》(精装)

27.06元起

《画里有话:在故事里秒懂中国画》

《画里有话:在故事里秒懂中国画》

32.97元起

《呼吸疗愈》

《呼吸疗愈》

41.8元起

《从灶间到舌尖》

《从灶间到舌尖》

41.2元起

《科技掠夺行动》

《科技掠夺行动》

35.28元起

《沈从文讲服饰》

《沈从文讲服饰》

35元起

国博日历 2025年日历 农历乙巳年 红亚克力精美函盒 敦煌日历故宫日历同类图书 

国博日历 2025年日历 农历乙巳年 红亚克力精美函盒 敦煌日历故宫日历同类图书 

52.6元起

《实验班提优训练》(年级、科目任选)

《实验班提优训练》(年级、科目任选)

17.9元起

《万有可爱历2025》

《万有可爱历2025》

43.6元起

《2025玫瑰日历》

《2025玫瑰日历》

95.77元起

《讲了很久很久的中国龙》

《讲了很久很久的中国龙》

39.8元起

《生物江湖》(全6册)

《生物江湖》(全6册)

79元起

《学霸提优大试卷·数学四年级 下》

《学霸提优大试卷·数学四年级 下》

15.87元起

《DK万物生长的秘密》

《DK万物生长的秘密》

25.1元起

《镰田步的汽车总动员》

《镰田步的汽车总动员》

55.4元起
0评论

当前文章无评论,是时候发表评论了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