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把你的18-55换成16-80,富士三大套头使用分享

2020-08-02 12:01:01 61点赞 100收藏 44评论

富士标变套头的格局

在富士去年发布XF16-80mmF4 R OIS WR(下文简称16-80)后,富士在标准焦段又多了一个选择,并且形成了低端和中端机身由XC15-45mmF3.5-5.6 OIS PZ(下文简称15-45)和XF18-55mmF2.8-4 R LM OIS(下文简称18-55)带领、高端机身由XF16-80带领的局面。再加上XC16-50一代二代、天涯镜XF18-135和牛变16-55目前富士标准变焦、大变焦有了相当完整的阵容,从轻巧便携到堆料大光圈,富士APSC镜头产品线几乎滴水不漏。本文我主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当前呼声最高的三只套机镜头,几乎也是所有富士用户接触过的镜头。如果你恰好拥有其中一只,并且有意尝试另外两只,不妨听一下我对这三支镜头从日常使用角度的看法。本文比较主观!仅供参考~

为什么不要把你的18-55换成16-80,富士三大套头使用分享

×

为什么不要把你的18-55换成16-80,富士三大套头使用分享

目录:

1、对比的初衷
2、外观和手感
3、焦段:广角和长焦
4、防抖和视频拍摄
5、值不值得买

1、对比的初衷

曾经拥有过两支15-45,一支18-55和目前正在服役的16-80的xt3用户,我希望给正在纠结选择哪个套机镜头或者希望更换其他套机镜头一些我个人体验的分析,文章不从参数出发,从生活实际使用出发,有相当多吹毛求疵的部分,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请有序离场,希望可以帮助到有同样选购问题的小伙伴。

2、外观和手感

相当多的测评文章都表示16-80要比18-55大一圈、重一圈,16-55比16-80大一圈、重一圈。我认为并非如此,16-80比18-55大至少两圈,也重两圈,16-80比18-55粗多了,58mm口径到72mm的口径的变化就是你要从掐着镜头变焦变成握起手来变焦,16-80形容起来那就是一只正儿八经的APSC画幅单反变焦镜头的体积和重量,十分类似于EF-S镜头,18-55则是一只典型的无反变焦镜头,像EF-M镜头,如果你对18-55的体积和重量完全可以接受,16-80就需要掂量一下,是否能承担更多的手持重量、自己的摄影包能不能再挤挤?

在镜身材质上1680变焦环变成了传统的橡胶材质,比1855全金属镜身的手感更扎实(因为重多了),所以手感上粗口径的镜头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而18-55几乎是全金属设计,作为富士无反第一批镜头,可见其做工的优秀程度,两者的手感我都没有怨言,无可挑剔。1545这个塑料头的手感相当糟糕且没有光圈环,电动变焦环只能往左或者往右转动很小的角度,有两级速度变化但是速度不快,可以匀速变焦拍视频但是不适合快速变焦,变焦环几乎没有阻尼,像塑料圈直接套在镜筒上,如果进了灰尘会发出摩擦声,这手感值五块钱不能再多了。

吹毛求疵部分:16-80没有变焦锁扣,镜头会随着重力的改变改变焦段,如果你用过单反F4的天涯镜应该深有体会,16-23mm镜头伸缩量很小,阻尼明显偏小,固定23mm拍摄时有概率碰歪焦段,50-80mm时变焦手感明显变重,这点对视频拍摄时的变焦有影响,要求用户的手活到位。18-55对焦环的手感比16-80的偏硬,转起来略微生涩。因为我的摄像技术有限,无法充分发挥15-45的电动变焦的顺滑变焦特点,相信它一定有可玩的地方,一定程度上电动变焦在拍视频上是巨大的优势。

所以你在乎使用体验的话,18-55和16-80都可以满足,15-45仅针对预算不足的买家,不应对其手感抱有期望。从外观上来讲,XT1-XT4可搭配所有镜头,XT30、XT200等小机身搭配18-55就会出现头重脚轻。(富士的小机身机型才300多g)

做工

XC15-45⭐⭐

XF18-55⭐⭐⭐⭐⭐

XF16-80⭐⭐⭐⭐⭐

手感

XC15-45⭐⭐

XF18-55⭐⭐⭐⭐⭐

XF16-80⭐⭐⭐⭐⭐

18-5518-55

3、焦段与画质

18-55等效27-82,广角有一点劣势,如果没有用等效24mm定焦的习惯,那18-55的广角劣势影响不大(相对于入门用户),学习一下接片或者后退一步拍照来取得更广的景。16-80等效24-122,黄金焦段,值得一提的是80端的锐度相当差劲,5.6或者更大的光圈相当相当肉,回放的时候以为没有对上焦,在影棚里F8上脚架才有所改善。要充分发挥80端近摄的能力,除了上三脚架和保持近摄距离之外别无选择,到目前为止16-80没有什么特别优异的地方取代18-55。

80端近摄放大80端近摄放大

15-45等效23-70,广角相对于佳能15-45和索尼16-50有一点优势,且对焦距离极近,使用起来和手机镜头的体验很像,拍摄可以凑的特别近,不长的广角端加上5.6的光圈导致背景虚化能力不出彩,然而18-55和16-80的长焦虚化效果也不强,可以拍场景,但要靠大光圈规避杂乱的背景,买支50f2拍人是个好选择。

18-55在18端拥有F2.8的光圈,相对于16-80F4恒定光圈,在同样ISO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两倍的快门速度,或者同样快门下可以实现只有一半的ISO,这也是16-80光圈偏小的一个痛点,尤其是残幅机这种对光圈比较敏感的机型上。

16-80在F7.1的光斑效果16-80在F7.1的光斑效果

广角

XC15-45⭐⭐⭐⭐⭐

XF18-55⭐⭐⭐⭐

XF16-80⭐⭐⭐⭐⭐

长焦

XC15-45⭐⭐⭐

XF18-55⭐⭐⭐⭐

XF16-80⭐⭐⭐⭐⭐

近摄

XC15-45⭐⭐⭐⭐

XF18-55⭐⭐⭐

XF16-80⭐⭐⭐⭐

画质

XC15-45⭐⭐⭐⭐

XF18-55⭐⭐⭐⭐

XF16-80⭐⭐⭐⭐

4、防抖和视频拍摄

先夸一下15-45,重量只有一百多克,插在xt3上几乎感觉不到镜头,对焦速度和防抖都够用,是套机镜头里拍视频的首选,要注意的是视频画质没有照片那么苛刻,一般是自己参数设置错了或者构图没有弄好导致画面拍的难看,镜头不背这个锅。18-55的防抖虽然只有3.5档,但是也相当够用,即使是55端的防抖也不虚,个人的安全快门放在1/40s,16-80则可以放在1/30s。1680的6档防抖名不虚传,很强劲,完美适配加长后的80端,实测1/15不会因为手抖发肉。再强的防抖也受不了走动拍摄,有这个需求请买gopro。而且1680视频拍摄的小毛病比1855更多,1680对于1855来说左右滚动的修正不敏感,在大屏幕上回放会发现比较明显的抖动,整体来说要稳很多,手持固定机位拍摄最佳镜头。

拍摄视频时的变焦,16-80有非常大的问题,因为它非常容易出现曝光突然闪烁,焦点剧烈模糊的情况,在推拉镜头进行特写时影响非常大,所以它更适合固定焦段去拍摄。18-55和15-45就没有这个问题,表现稳定。

5、值不值得买

如果你是富士相机套机用户,或者想要购买富士相机的用户。我直接向你推荐XF18-55加XC35F2的组合(或者XF15-45加XC35F2)而不是单独买一个XF16-80,焦段齐全却没有其他明显优势。

总结

XC15-45

优点:更广的广角端、视频变焦顺滑、重量极轻、价格便宜

缺点:质感低廉、塑料手感、缺少长焦端、广角端有少量畸变

XF18-55

优点:做工扎实、手感均衡、画质上乘、广角端有大光圈

缺点:非固定光圈值对视频拍摄有一定影响

XF16-80F4

优点:黄金焦段、防抖略强、有天气防护、72mm滤镜转接自家更多小镜头

缺点:光圈偏小、又大又重、视频变焦各种bug、依然有降价空间

展开 收起

SONY 索尼 SEL50F14GM FE 50mm F1.4 GM 全画幅大光圈定焦G大师镜头

SONY 索尼 SEL50F14GM FE 50mm F1.4 GM 全画幅大光圈定焦G大师镜头

8004.05元起

SONY 索尼 SEL2450G FE 24-50mm F2.8 标准变焦G镜头 索尼E卡口

SONY 索尼 SEL2450G FE 24-50mm F2.8 标准变焦G镜头 索尼E卡口

7294元起

Canon 佳能 RF 70-200mm F2.8 L IS USM 微单远摄变焦镜头 佳能RF卡口 77mm

Canon 佳能 RF 70-200mm F2.8 L IS USM 微单远摄变焦镜头 佳能RF卡口 77mm

17289.05元起

SONY 索尼 SEL70200GM2 70-200mm F2.8 GM OSS II 远摄变焦镜头 索尼E卡口 77mm

SONY 索尼 SEL70200GM2 70-200mm F2.8 GM OSS II 远摄变焦镜头 索尼E卡口 77mm

16230元起

Nikon 尼康 Z 24-200mm F4-6.3 VR 远摄变焦镜头 尼康Z卡口 67mm

Nikon 尼康 Z 24-200mm F4-6.3 VR 远摄变焦镜头 尼康Z卡口 67mm

5176.55元起

Nikon 尼康 NIKKOR Z 24-120mm f/4 S 多倍变焦镜头 尼康Z卡口 77mm

Nikon 尼康 NIKKOR Z 24-120mm f/4 S 多倍变焦镜头 尼康Z卡口 77mm

7599.05元起

SONY 索尼 SEL2070G 20-70mm F4 全画幅超广角标准变焦G镜头 索尼FE卡口 72mm

SONY 索尼 SEL2070G 20-70mm F4 全画幅超广角标准变焦G镜头 索尼FE卡口 72mm

6780元起

SONY 索尼 FE 24-105mm F4 G OSS 标准变焦镜头 索尼FE卡口 77mm

SONY 索尼 FE 24-105mm F4 G OSS 标准变焦镜头 索尼FE卡口 77mm

6174.05元起

SONY 索尼 SEL2470GM2 24-70mm F2.8 标准变焦镜头 索尼FE卡口

SONY 索尼 SEL2470GM2 24-70mm F2.8 标准变焦镜头 索尼FE卡口

13049元起

SONY 索尼 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 小三元远摄变焦微距G镜头

SONY 索尼 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 小三元远摄变焦微距G镜头

9568元起

SONY 索尼 FE 35mm F1.8 广角定焦镜头 索尼FE卡口 55mm

SONY 索尼 FE 35mm F1.8 广角定焦镜头 索尼FE卡口 55mm

1799元起

Nikon 尼康 Z 40mm f/2 标准定焦镜头 尼康Z卡口 52mm

Nikon 尼康 Z 40mm f/2 标准定焦镜头 尼康Z卡口 52mm

1489.6元起

SONY 索尼 FE 50mm F1.2 GM 标准定焦镜头 索尼FE卡口 50mm

SONY 索尼 FE 50mm F1.2 GM 标准定焦镜头 索尼FE卡口 50mm

13393.1元起

SONY 索尼 FE 35mm F1.4 GM 广角定焦镜头 索尼FE卡口 67mm

SONY 索尼 FE 35mm F1.4 GM 广角定焦镜头 索尼FE卡口 67mm

9622.55元起

SONY 索尼 Sonnar T* FE 55mm F1.8 ZA 标准定焦镜头 索尼FE卡口 49mm

SONY 索尼 Sonnar T* FE 55mm F1.8 ZA 标准定焦镜头 索尼FE卡口 49mm

3362.05元起

Nikon 尼康 Z 70-200mm F2.8 VR S 远摄变焦镜头 尼康Z卡口 77mm

Nikon 尼康 Z 70-200mm F2.8 VR S 远摄变焦镜头 尼康Z卡口 77mm

5879元起
44评论

  • 精彩
  • 最新
  • 谢谢帖主。请教下现在x-s10 16-80套机的价格值得买吗,我看价格应该是变了不少。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xs10的套机价格都挺好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买了16-80 过两天就到了 [亲亲]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1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有点吹18-55了,有意缩小16-80的优点,很多地方写的不客观。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那请纠正一下那些地方“不客观”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感谢,16 80确实太差了,关键是真心对不起这个重量。本来以为贵的好,看着五千多的镜头套机买也就是3500,到手后发现确实是素质一般,关键是价格还贵。唯一让人觉得有点安慰就是多了2mm广角。但是如果是在意广角,不如弄个15 45还方便拍视频,700也不算钱。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是的,1545当年400多就能买到,现在还能升值哈哈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相当多的测评文章都表示16-80要比18-55大一圈、重一圈,16-55比16-80大一圈、重一圈。我认为并非如此,16-80比18-55大至少两圈,也重两圈”。
    富士官网实际数据: 16-55是655g,16-80是440g,18-55是310g。
    16-55比16-80重了215g,你说是重一圈;16-80比18-55重了只有130g,你说是重两圈?请问这还叫客观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本来就没想客观,我又不是数据党。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说得好呀。有一点我专门试验过,欢迎作者补充:
    1. 16-80 80 端真的很差,惨不忍睹。要命的是收到f5.6改善有限。更要命的是进一步收到f8却没有任何改观,要提升画质得收到f11
    2. 80端画质差,但是稍微收一下到70作用画质就能好很多。此外,在70端,或者整个16-70的所有焦距,最优光圈都是f8,只有70-80时最优光圈是f11,非常奇怪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你说的没错,大部分测评都指出这个镜头在中间的焦段锐度都还可以接受,而且缩光圈提升画质的效果变化不大。现在这枚镜头除了拍视频一般我都不会装上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我用的是xt3+xf35f2,刚才🐟买了个拆机的16-80。。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差不多啊,我的xc35正在服役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广角镜头 有视频需求 有没有推荐?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愿意折腾的话建议转接适马或者腾龙的镜头,原厂基本只有10-24,国产也有手动定焦广角,但是手动对焦很难用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广角多数用小光圈,手动对焦也还行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套头1650换到1855,最大的不满是近距离对焦太差了!原先的1650几乎可以怼到物体表面,1855拉好远还总是对不上焦,日常使用除了质感好以外没什么突出的优势。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所以说富士低端镜头还是很优秀的,1655那款七千块的牛头最近对焦距离更远,虽然拍摄题材不一样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我直接向你推荐XF18-55加XC35F2的组合(或者XF18-55加XC35F2)
    好像这里写重复了? [观察]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忘改了,原意是xc15-45加xc35 [装大款]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xt3配的15-45,xf35F2,最近在看老的手动长焦跟微距头,准备转接一下玩!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我有个pk50f1.7手动镜头,对焦苦不堪言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第五条值不值得买,XF15-45是不是xc?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嗯,手机编辑出现笔误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帖主的评价虽不十分准确,但客观理性,很值得参考。之所以选无反就是取之轻小,否则何不用单反呢?如考虑全焦段,我认为以14、18-55、55-200搭配为最佳,价格实惠,做工扎实,画质优秀,轻巧便携。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是的,我有一段时间用XC15-45和XC35全塑料组合,依然能日常使用,并且极致轻便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手持1680觉得旅游最佳了。拿在手里有感觉但是又不压手,焦段实用,80%以上的内容可以拍到。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写出了实实在在的感受,奉上银子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嗯,我先去了解下10-24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我在用15-45配合福伦达Ultron 28 2.0,用得蛮开心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XS10配,带防抖很爽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1680+232路过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如果1855做工五颗星,那1680只有4星。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真心推荐xc15-45 ,尤其是拍视频上稳定器的,15-45比18-55虽然看着只大3mm的广角。实际上广角大很多,画质也不错,中心锐度好。真希望富士这个15-45.是个手动变焦头,电动变焦手感太难受了,而且拍视频时变焦曝光会出现突变明暗,貌似富士所有的变焦镜头也否如此,拍摄时调节光圈也这样。另外说一下1545广角端微距能力不错。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谢谢支持! [高兴] [高兴]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天猫超级红包
距结束::
每天领现金,最高24888元
红包按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10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