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专家2》:中年人的悲哀与愤怒(顺便送两张票)
创作立场声明:喜欢值得买
所以在这跟大家闲聊
上期以及上一期开奖
《猎杀T34》:是爽片,也是神片!(附坦克大战片单)中奖的是:“羊狗子”,奖品为猎杀T-34官方3D眼镜一副。
看《紧急救援》前,我们先总结一下林超贤~ 中奖的是:“小静1982”,奖品为电影《隐形人》手机壳两个(为什么是两个?因为有两个型号。。)
麻烦两位在我以前的任意爆料当中(没办法,文章可能还会有人看,可能会泄露隐私,但是爆料过期了就没人看了)留言你们的微信号或者邮箱,我会在收到你们地址的第一刻,立即寄出奖品。
tip:所谓的抽奖也就是跟大家一起玩,我要流量关注也没啥用,就希望大家多支持值得买,多支持非营销号的作者,多谢了!
正文
我的5位左右铁杆粉丝一定知道。。正文。。就意味着闲聊开始。。
今天要闲聊的新片是邱礼涛导演,刘德华\刘青云\倪妮主演的《拆弹专家2》。
上上篇文章聊林超贤时,正好也说到了邱礼涛,如果林超贤代表了华语圈最高的流水线作业水平,那么邱礼涛——邱礼涛的导演水平飘忽不定,但是可贵在每部电影里你都能找到拍得很精彩的1-2场戏,有时甚至更多——这个对于老导演,尤其是经历过长期几天一部的香港老导演来说,真的挺不容易的。
对了,我小时候很有幸在《青魇》的片场见识过邱礼涛导演的拍片方式。邱礼涛拍片很讲究效率,当时摄影指导(小制作,所以其实也是主摄)也是他从香港喊来的,叫陈广鸿,两个人在现场着实给内地的工作人员上了一课——有些地方不一定好,但是实在是快,就很像大家印象中,或者传闻轶事中听说过的那种中国老师傅的故事,比如说德国工程师铺线铺得最好,但是一条要铺半年,中国工程师铺得有点歪,但是也能用,最关键的是一个月就能铺完——
那时香港团队的快节奏,和内地团队的松散、算计、抠嗦给还在上大学的我留下了非常恐怖的落差感,那时我就立志,我以后一定要打造一个效率为王的专业团队,取代主流的裙带关系团——
8年过去了,我没有成功。
但还好,我也没死。
《拆弹专家2》具备了一个好故事的前提——他有一个一句话能说清的故事“恐怖分子要在香港搞事,警察拼命阻止”,以及更重要的,它有一个“极其复杂的故事核”。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你心中,或者权威电影媒体(权威啊!你二姨妈今天早上发的朋友圈不算哈~~~)所推荐的高口碑影片,应该都能符合我这个公式。
昨晚看这部电影前其实我没有敢多期待,因为邱礼涛的“好电影”往往都特别愤怒,因为愤怒,所以有劲,不管是《八仙饭店》,《伊波拉病毒》,还是《降头》,愤怒是第一生产力,是把人推向魔的超强动力——但是警察拆炸弹,这除非反派特别出彩,其他能有多好看——说不定就拍成了刘德华刘青云你就救我,我救救你,倪妮左右为难——或者刘青云黑化?刘德华不会黑化,毕竟第一男主,黑化过审很麻烦——
去看电影的路上,我随意刷了下微博,有一条消息吓到了我“拆弹专家2豆瓣评分已经涨到了8.1”
8.1
豆瓣
什么概念?
就算是有水军和粉丝,但《小时代》还是4.8分。
怎么会这样,难道这片——————刘德华,是反转之后的大反派?
那也到不了8.1啊!
难道枪战、爆炸场面真的做得很好?
那也到不了8.1啊!
难道,刘德华刘青云之间的兄弟情再现了许久未见的双雄豪情?
那也到不了8.1啊!
难道,倪妮突破了自我尺度,大胆豪放——
这个可能8.1,但是倪妮不会,团队不肯,冯绍峰也看不到。
到底是什么啊!!!!
为什么!!!!
电影开始了。
刘德华饰演的拆弹专家和刘青云本是同组好兄弟,一次任务,刘德华受重伤成了残疾,而刘青云受轻伤成了上司。
这本没有击垮刘德华,但警队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明确拒绝了刘德华的归队要求,“你残疾,所以我们不能让你在一线。”
这让刘德华崩溃了,并成为了报复社会的恐怖分子。
这里有一场戏把我震撼到了。在警队拒绝刘德华归队的邀请后,为了宣传,邀请媒体办了一场授勋仪式,用来表彰受伤的德华和青云,青云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使命,德华则突然掏出横幅,上书“警队忘恩负义,用完即弃”。
这场戏本来很普通,但是拍得太好,一下把整部电影的气都提了上来,非常地震撼——说实话,我要是某些领导,这要是内地的戏,我一定X。
我一定X。
之后刘德华以恐怖分子身份搞空袭时不慎失手,受伤失去了记忆——同样就职于警司的前女友出于救赎或者破案的目的,想了一出狠招,往恐怖分子刘德华的脑子里植入记忆“说他是卧底”——有不懂的朋友非要说这个情节抄了《盗梦空间》。。。真不是,就算是借鉴,也是学习的陈德森的《紫雨风暴》。
那一刻,自作聪明的我就想,哦——原来是这样啊——看来电影要往渗透与反渗透方向发展了,倪妮要骗刘德华骗恐怖分子,刘青云要骗刘德华知道真相,刘德华可能会在被骗过程中“醒来”,反骗倪妮和刘德华,最后——
电影没有过分沉迷于这个梗,甚至20分钟之后,就主动破梗,让刘德华知道了一切,并自行选择。
保留一丝悬念,不剧透了,只能说结局有点出人意料但确实在情理之中。
最让我震撼的是,这次主创对于愤怒的克制与释放,做的很漂亮。
众所周知,这部电影如果愤怒过了,那我们就不会在大银幕看到了。
但如果愤怒得不够,又失去了力量,只是一部场面好看的大制作。
主创克制了,也爆发了,甚至我觉得是审查的枷锁,让这部电影更好看了,试想如果没有枷锁,以邱礼涛的脾气,刘德华早早地就开始肆意报复社会,那么电影也就奔向了CULT片走了,但如果是那样的片子,我老婆拿着番茄酱找我拍就行了,没必要这么大的阵仗。
“用完即弃”是这部电影的核心讽刺,问题抛出来,讲明白,甚至到结束,都贯穿着,狠,准,惊人一身冷汗。
刘德华因公残疾,却也因公被抛弃,生死弟兄刘青云在看似体面地帮刘德华争取了几下权益后,不也心安理地升职加薪了。
结尾处,在生死面前,刘青云依旧留着泪,大义凛然地选择了“逃走”,虽然这个逃已经很体面了,甚至用一个开直升飞机的驾驶员的催促来完成——但结局终没有变化,刘德华“戴罪立功”死,刘青云和倪妮拯救香港,赢。
出电影院,我说:“刘青云是最大的反派啊!”
香港有些情况,其实对一些人,不太友善。
年轻人初出茅庐,正常都是要被压榨、欺负,直到伤痕累累,要么选择跳出体制,自己打拼来获得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利——当然概率极低,一般是花父母钱在老家开个不挣钱的“网红小店”;要么选择“跟对人”,做一个领导心目中的乖乖,努力靠送礼、不犯错、凑工龄混个小组长之类的基层干部,戴多小红花,每天乐哈哈。
中年人如果没混上领导圈,那么除了在“文化馆、电视台”之类极端老体制中靠着辈分听一声“老师”,实现自我的升华与沾沾自喜,其他在主流世界中,很多就是实打实地等待着末位淘汰以及“用完即弃”。
老年人——贴钱贴人,最惨的还有很多贴刚需住房的。
当然这一切不是绝对,以及很多悲惨的人,本来就因为自身的原因应该很惨,这个我们不探讨,因为探讨了也没用。
单说电影,这部电影将中年人的悲哀和愤怒,讲得很高档。
所有人都认为刘德华病了,但他痛苦地呐喊,“我不是疯,我是痛!”
小小的福利
太沉重了,聊点开心的吧,新年快来了,
谢谢大家一直和我一样,喜欢什么值得买。
我会在文章发布到社区(如果没通过,那我也充分尊重审核大人,票,照样送)的第二天下午2点左右,从所有正经留言的朋友中,随机抽出一位,赠送《拆弹专家2》淘票票兑换券两张。(直接回复,方便你直接去看)
祝编辑姐姐圣诞快乐!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wwwapple
校验提示文案
奶瓶
校验提示文案
nippan
校验提示文案
Rene蔚蓝
校验提示文案
聂青青
校验提示文案
吴杭宸蜘蛛侠
校验提示文案
v2003
校验提示文案
拜仁小将赛西施
校验提示文案
吴杭宸蜘蛛侠
校验提示文案
柳生春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