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天才被退学,48岁硕士啃老7年,缺少“养活教育”有多可怕?

2020-07-28 11:03:30 35点赞 133收藏 36评论

我们绝大多数父母,都喜欢一种孩子,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几年前,有一个叫 “魏永康”的人,曾轰轰烈烈地出现过人们的视野中,他就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从小智力超群,2岁能认识1000个汉字,4岁学完初中知识,8岁读重点中学,13岁考上重点大学,17岁进入中科院。拥有这样的一份履历,用神童、天才称呼他都不为过,然而19岁那年,这位天才却被中科院劝退了。

原因就在于: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放假不打扫、脏衣服和袜子到处乱扔。

17岁天才被退学,48岁硕士啃老7年,缺少“养活教育”有多可怕?

从小到大,魏永康的母亲没有让他做过一次家务,甚至连3岁孩子都会做的刷牙、洗脸这些事,也都是由母亲代劳。夸张到什么地步呢?直到读高中,都是母亲给他喂饭。

还有一个曾经轰动一时的新闻,上海一位80多岁的老母亲将48岁的海归硕士儿子告上法庭。这个48岁的儿子是名校留学生,但是毕业后却一直不愿意出去找工作,每天就是在家玩电脑。80多岁的老母亲只好每天照料他的生活,直到自己患上了尿毒症,才意识到无法照顾儿子一生,忍痛把儿子告上法庭,希望能“推”他出去工作。

17岁天才被退学,48岁硕士啃老7年,缺少“养活教育”有多可怕?

以上的两个事例虽然说是比较极端、少见的,但其中反映出的问题却是存在于现在很多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中的,那就是:对孩子生活的过度包办!

小学生开学吃饭不会剥虾;

中学生住校每个周末带一包脏衣服回家;

留学生半夜给父母打电话询问番茄炒蛋的做法;

……

这些新闻其实都是父母对孩子生活过度包办的一个缩影。

也许魏永康和48岁海归的例子,还能让父母们短暂地意识到:不应该对孩子的生活事事包办。而给孩子剥虾、为孩子洗衣服则被很多父母视为理所当然,我们的父母大都习惯了“服侍”自己的孩子。

而这样的习惯,则造成了一个后果:孩子的基础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17岁天才被退学,48岁硕士啃老7年,缺少“养活教育”有多可怕?

01 只要孩子学习好,自理能力差点儿算什么?

这个小标题大概是很多父母的想法,孩子只要学习好,生活上的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反正自己可以帮着做。再说这些事,只要有钱,都可以请人做,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当孩子提出做家务的时候,父母们普遍的反应就是:去去去,有这点时间,你给我多读点书!

但是,一个不会做家务,只会学习的孩子,真的优秀吗?

17岁天才被退学,48岁硕士啃老7年,缺少“养活教育”有多可怕?

心理学博士康妮·道森曾经在1996年研究过这样的课题,过度的养育和弹性规则会导致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变得无助和缺乏准备。从未参加过家务劳动的孩子在工作中表现也通常不佳。

因为做家务这件看似很小的事,却可以让孩子真切地去感知生活,在体验中学会换位思考,懂得父母的艰辛。而父母的包办,常常让孩子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稍有不如意,就会觉得父母亏欠了自己。

上文提到的48岁的名校留学生,不愿外出工作,认为自己遭遇的种种不幸,都是母亲造成的。养儿如此,何其心酸!

另外,当孩子能够顺利做完一件家务的时候,他会得到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行动中锻炼了沟通、思维、动手等能力,不会轻易畏难。而一个生活上懒散的孩子,在学习上也很难做到勤奋刻苦。

17岁天才被退学,48岁硕士啃老7年,缺少“养活教育”有多可怕?

国外有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比较,就业人数15:1,收入比较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国内研究机构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务的家庭比不做家务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魏永康这个本该拥有大好前途的天之骄子,却因为自理能力差惨遭退学,退学之后的他,重新开始接受最基本的生活能力训练,直到多年之后才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而谁又能保证,当我们一味地对孩子进行生活包办时,孩子不会成为下一个“魏永康”或者“48岁啃老硕士”呢?

17岁天才被退学,48岁硕士啃老7年,缺少“养活教育”有多可怕?

02 父母为什么不愿对孩子做“养活教育”

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主席聂圣哲先生提出了一个概念:养活教育。

简单来说,养活教育就是上述提到的孩子在这个社会生活、生存的一些基础能力。但是父母们愿意花时间花精力,让孩子上名校、读各种补习班、学各种才艺,却很少愿意去教孩子基础的生存技能。

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

17岁天才被退学,48岁硕士啃老7年,缺少“养活教育”有多可怕?

魏永康的母亲就曾说过这句话。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为了能让魏永康专心学习,所以包办一切。而核心就在于他们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做人上人。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大部分没有上过全日制大学,在他们那个时代,只有极少数人能上大学,而在他们眼中,这些考上大学的人都因此改变了命运,成为了人上人。因此,在他们的脑中就有一个真理:一个人只要考上了大学,就解决了人生的一切难题。

而这样的真理演化到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人身上,就变成了:让孩子尽可能多地掌握才艺,上名校、出国留学。

看起来形式在变,其实内核并没有改变。所以,读书、学才艺都来不及,怎么能让孩子去做家务这种小事呢?

17岁天才被退学,48岁硕士啃老7年,缺少“养活教育”有多可怕?

2、对孩子的“爱”,实则是对自己的补偿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普遍目睹和体验过中国困难时期的拮据生活。所以,当生活条件变好之后,尤其是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下,父母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给这个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受苦。当然在他们的眼中,做家务也是一种“苦”,因为在他们那个时候,就是这么一直“苦”过来的,而幸福就是有吃有穿,不用干活。

我们这一代呢?就把很多自己未完成的理想放到了孩子身上,认为孩子能够补习、能学各种才艺是一种幸福。

这其实都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的做法。

17岁天才被退学,48岁硕士啃老7年,缺少“养活教育”有多可怕?

其中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我们的爷爷奶奶父母辈,基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胖”一些,并且觉得胖才健康、好看。这样的普遍观念是怎么来的呢?集体潜意识。因为他们的童年缺衣少食,所以就对孩子有求必应,把孩子喂养到体重超标也不认为有什么问题,并且觉得这样才健康。

而事实上呢?他们喂养的是多年前那个缺衣少食的自己,他们经历过大饥荒这样的灾难,潜意识留存下来的恐惧让他们觉得,只有把孩子喂得饱饱的、胖胖的,才有安全感。这其实是对自我“内在小孩”的一个补偿。

当我们面对血脉相通,且面容与我们有几分相似的孩子时,很容易会把曾经的自己投射到面前的这个孩子身上。那些幼年未被满足的心愿、无法达成的遗憾、求而不得的渴望,很容易就落在了这个孩子身上,忍不住去喂养他、安抚他、满足他。

只是这种替代性的满足永远无法带来真正的满足,而孩子也无法真正地感受到父母的爱。这就是很多父母的困惑:为什么我为孩子做了这么多,孩子却说我不爱他?因为当我们以为用爱的目光凝视着我们的孩子时,我们的目光却没有真正落在眼前的这个孩子身上,而是穿过这个小小的身躯,落在了当初的自己身上。

17岁天才被退学,48岁硕士啃老7年,缺少“养活教育”有多可怕?

3、觉得教孩子做家务麻烦,还不如自己做

这点其实是很多父母都会有的想法,因为这确实是事实。

你让2岁的孩子自己吃饭,结果他的脸上、身上、桌上、地上全部都是饭,真正进嘴巴的没几颗,完了还得收拾半天;

你教孩子洗碗,三个碗给你打破了两个,还没洗干净,最后还得自己重新洗、收拾残局;

让孩子自己洗衣服,家里弄得跟发了大水似的,挂在衣架上的衣服还黏糊糊的,都是肥皂水;

……

让孩子做,还不如自己做得快、省心。尤其是日程繁忙,不想处理多余麻烦的情况下,这种观念很容易占上风。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刚开始做的时候必然是做不好的,而如果不让孩子开始做,就永远学不会。

教孩子做,也许会麻烦一阵子,而不教孩子做,则会麻烦一辈子。

17岁天才被退学,48岁硕士啃老7年,缺少“养活教育”有多可怕?

03 如何开始养活教育?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的知识和经验都是在实践中累积起来的。

让孩子学做家务就是养活教育的开端。那么不同阶段的孩子,可以怎么安排家务呢?

0-3岁,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务中的一个步骤或一个环节。比如大人收拾完桌子之后,可以让孩子把纸团扔到垃圾桶;让孩子把玩具放回到玩具箱;孩子倒翻了牛奶,让他自己拿抹布擦一擦……总之,就是让孩子参与进来,而不是全部包办,孩子也能从中获得参与感和满足感。

3-6岁,可以尝试在家中分担固定区域的工作,如吃饭前摆碗筷,早上起床打鸡蛋,把洗干净的衣服从洗衣机里拿出来放到篮子里。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步形成这样一个概念:“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6-12岁,可以让孩子外包完整的一个家务,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间、负责全家人的洗衣工作或者负责家里书架整理,让孩子学会承担家庭责任,孩子慢慢地就学会了承担起人生的责任。

养活教育,从孩子越小开始,效果越好。让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中,培养起独立的人格和生活自理的能力。

17岁天才被退学,48岁硕士啃老7年,缺少“养活教育”有多可怕?

04 父母对孩子最真诚的爱,就是让孩子获得离开自己也能活得很好的能力

国产短片《巨婴》里,孩子起床后,妈妈熟练地帮孩子穿衣服;孩子玩游戏,妈妈在一边给他喂饭,吃完饭后,妈妈继续给孩子刮胡须。

从前妈妈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喜欢的玩具一件件地买回来,堆满了屋子。然而,丈夫出车祸去世后,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妈妈只好变卖家具来换取生活费。

因为囊中羞涩,妈妈无奈,第一次拒绝了孩子要买VR眼镜的要求,结果孩子因此勃然大怒,他打掉了妈妈手中的零钱。

为了满足孩子的心愿,妈妈忍痛掏出了自己的肾脏,孩子得知可以用它换取眼镜,开心地笑了。等孩子玩完新玩具,想要喊妈妈做饭的时候,他却发现妈妈已经失血而亡。孩子没有生存的能力,只好钻回妈妈肚子里,跟着她,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17岁天才被退学,48岁硕士啃老7年,缺少“养活教育”有多可怕?

父母如果对孩子过分包办和溺爱,等于剥夺了他基本的生存能力。就好像一棵大树没有了树根,或者树根的功能被父母代替了,一旦失去父母,生命就会枯竭。

这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聚合,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指向分离的。为人父母,对孩子最真诚的爱,就是教会他们独立,让他们在离开自己之后,也能活得很好。

展开 收起
36评论

  • 精彩
  • 最新
  • 魏永康,在读大学之前,从不做家务——读大学之前,他也仅仅12岁。正常孩子五年级,又真有能力完成多少家务呢?自己的问题,总是会说这个结果我已经竭尽全力无能为力了,看别人的失败,总是振振有词又显得自己多高明。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你是对的,加油!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确实,让现在12岁孩子到大学宿舍自理也挺费劲。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让爱随风而逝 这篇文章强调的独立适用于大多数人,而你说的“从小不做家务,工作后赚大把请工人做,或者嫁个有条件的做少奶奶”才是真的是凤毛麟角,不具有普遍性吧。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很清醒,点赞👍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因为生活能力差被劝退肯定是不可能的,一定有其他原因。真的是人才的话***一定把你包养起来。别说给你喂饭,帮你擦屁股都可以。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极端的天才一般都有缺陷,例如阿斯伯格综合征。假如两者只能同时得失的话,我觉得有病也是可以接受的。有缺陷的天才跟健康的普通人,我选择前者。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电视都是这么演的。 [装大款]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1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这种也没啥吧。强奸犯留校观察就更加没啥了。是吧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放过那个魏永康吧,据说他现在过得不错。父母的过度照顾一直是个比较的普遍问题,他们母子的报道估计也有些夸张的成分,他们长时间地沉浸在封闭的自我空间里,一下面对镜头说了几句缺心眼的话,被各路媒体抓住当作反面教材嘲笑了这么久,没有心理问题也被搞出心理疾病了,而其他问题比如:人性阴暗、厚黑、精致利己,比他们的问题严重多了,却关注得不够。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强奸犯给个留校察看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看了大家各种讨论,我忍不住想说两句。我从小在家也不做家务,出远门上大学的时候,奶奶担心我在家从来没做过什么事,去学校要怎么办呢。事实证明,我在学校洗衣服洗碗拖地打扫啥都可以做到。智商没问题身体没问题就不存在不会做普通人都能做到的...那些不做的只是不想做而已 [观察]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没啥可怕的,一来这样的人少,二来又不影响别人。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评论区老美国人了 i了i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中国教育不就是这样的吗……家长 老师 社会看重的都是你的成绩!奈何你有72变也不如一个高分成绩重要!自食恶果吧,后面回越来越严重!我有个同事20多岁上下班都是家长接送,不让她骑电车!离家距离2公里吧!这样的太多太多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从小不做家务,工作后赚大把请工人做,或者嫁个有条件的做少奶奶一样一辈子不用自己做家务,这样不香么,这种文章像不像我们小时候写的***议论文一样?捉住一两个没卵普遍性的例子就开始***数千言,最后还要总结出个普适性的结论***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大多数人还是需要养活教育的,这个是普遍性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少奶奶,有那心没那命,不会养活教育,就等着别人往嘴里喂的话不会长远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只可惜大多数人仍然活在这样的迷思中,从评论区就可见一斑。

    很多父母认为,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能考上好的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就能有体面的好工作,然后就能找到好对象,好的对象自然就会“照顾”自己的孩子,真的不行,宝刀未老的父母们还可以再度出手,帮成年的孩子做饭打扫带娃……所以,生活上的能力差点儿算什么,再说,只要有钱,还可以请人做,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这样想法的父母,不得不说,有点儿天真。要知道,你的“亲家母”也是这么想的!这就是很多中国家庭关系界限混乱、婚姻“事故”不断的根源:一个人连照顾自己的自理能力都没有,怎么承担得起照顾一个家庭?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3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伤仲永…………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我觉得是人才的话生活起居不会没啥大问题。。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也可能是自闭症,抵触和外界打交道。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太片面了,你想说这是父母溺爱的原因,其实只是一小部分原因。影响生长环境的因素太多…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陈景润自理能力也很差,贡献那么大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有几个陈景润 [邪恶]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经历挫折以后,魏永康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逐渐适应了生活,已经结婚生子,还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后转行软件开发。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嗯,我们比较懒,大部分是叫小孩做事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中国人真是奇葩,又要读书好,又要会做其他事情,那当初那么注重学习干嘛?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什么值得买为啥允许发表这种和app毫无关系的朋友圈文章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133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