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老婆学摄影 篇九:观察力,拍出“伟大的小草”

2023-04-20 20:55:29 17点赞 17收藏 12评论

本系列教程将摄影知识化繁为简,抓大放小,每节课介绍一种拍摄手法,以传递摄影的体验和乐趣为宗旨,而非阐述严谨庞杂的知识体系,适合想快速感受摄影魅力的新手。欢迎收藏、加关注。

观察力,拍出“伟大的小草”

老婆:看了你这标题,我就想到那首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哈哈,本节课我试着用摄影的方法,通过“视觉”呈现小草的这种顽强精神。

本节课的主旨是如何拍摄那些开起来“不起眼”的微型或小型植物(不限于小草),照片中可能涉及非“草本植物”——我对植物学研究得很少,请多担待。所有图片均为作者原创,经过简单后期调色。

一、“光影”,会发光的小草

逆光时,由于小草的叶子并不能完全阻隔光线,所以呈现出“透光”和“镶金边”的效果,且脉络清晰,看上去就像在发光。

逆光拍出清晰脉络逆光拍出清晰脉络

逆光不仅可以让小草的细节充分展现出来,还可以利用阴影将不重要的细节进行弱化或隐藏,比如上图中有一些处于阴影部分的枯萎的叶子,并不会引人注意,毕竟人的眼睛总是不由自主地向往“光明”。

除了逆光,有时候光线会直射到小草的叶子上,如下图:

侧光突出立体感(深色模式下观看效果最佳)侧光突出立体感(深色模式下观看效果最佳)

一般植物的叶子反光率很高——“有点阳光就灿烂”,如果你发现叶面反光太强,导致“死白”一片,那么可以适当减少曝光补偿或改用“强光或点测光模式”(方法请见第七课),来避免叶子过曝。这个操作同时也会压低画面暗部的亮度,进一步弱化背景或客体,使主体更加突出。

当阳光正面直射叶面时,我们可以使用长焦镜头或靠近来“放大”叶子表面的纹理特写,让照片充满质感,比如下图:

正面光突出表面纹理和质感,简直是“七彩斑斓的绿”!正面光突出表面纹理和质感,简直是“七彩斑斓的绿”!

老婆:为何这样构图?

我:你的幸运数字不是“7”么……

拍花草的误区

拍摄花草时,“大光圈”虽然是“将主体从杂乱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常见方法,但绝不能所有情况通吃照搬,因为过浅的景深可能会带来不符合预期的虚化,比如下图:

大光圈导致对焦清晰的部分不够明显,观众要花时间去找,费眼睛。大光圈导致对焦清晰的部分不够明显,观众要花时间去找,费眼睛。

用较小的光圈(如光圈值F4)和光线的明暗对比来突出主体,对于拍植物来说“性价比”很高——就连普通手机也能轻松拍出光影大片。关键在于,摄影师“眼里要有光”,能比常人看到光的方向、强弱、光源大小等等,并且知道这些光的不同属性意味着什么(详见第六课)。

二、“穿透”,挡不住的小草

小草的生命力很顽强,经常能“穿透”一些阻挡它生长的物体。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其实很常见,只是不易被观察到。摄影除了要对光线有敏锐的观察力(这是基础),更要对细微之处有敏锐的观察力。比如下图:

穿透木栈道的小草穿透木栈道的小草

穿透意味着有“障碍物”,这个物体用来做背景或客体再好不过,但要注意不能抢了主角——小草的光环。因此可以使用大光圈,或通过近摄来形成背景虚化的效果(具体方法详见第一节课)。

如果小草本身不够吸引人,也可以寻找更加吸引人的“障碍物”,比如下图:

被小草“穿透”的废弃三轮车被小草“穿透”的废弃三轮车

我:上图,你认为主体是谁?

老婆:虽然对焦点是从车轮钻出来的那株草,但我第一眼看到的还是三轮车。

我:这张照片只有三轮车和野草两个关键元素,谁都可以是主体,因为废弃代表消亡,绿色又代表生命力,生死同框,冲突强烈,它们两个都是必不可少的,单独拍摄其中之一,都不如二者合一好。

一般来说,荒凉的场景我们会觉得缺乏生机,但只要换个角度,从微观视角进行观察,就能发现荒凉之中也有生机勃勃。

三、“反常”,不走寻常路的小草

总有一些小草不甘平庸,在你想象不到的地方茁壮成长。如果你不能打破常规——总是低着头看地上的草,或者在土地野地里寻找草,那么你一定会错过下面这些特立独行的小草。

长在屋瓦上的草长在屋瓦上的草

上图不仅运用了本小节的“反常”思路,还运用了第一节的“光影”,逆光拍摄下让这些不走寻常路的小草光彩夺目!

长在水泥缝隙里的草长在水泥缝隙里的草

如果没有逆光,就是上图这个样子,好在下面有不少红色的落叶,大光圈虚化后可以很好地衬托小草。

鹅卵石路面上的草鹅卵石路面上的草

上图这只小草就堂而皇之地长在公园的鹅卵石路面上,竟然没有被人踩死,原因恐怕就是因为它真的太渺小(还不如一个鹅卵石大),被踩的概率很低。人嘛,也不要嫌弃自己太渺小,小有小的优势。

四、“形态”,有秩序的小草

老婆:摄影里的“秩序”是什么意思?

我: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具有明显的顺序或规律”,就像你早起后要梳头,要把房间收拾干净一样。

摄影时,我们通过光影的明暗变化、视线的角度变化、距离的远近变化等方法,将画面中的元素重新梳理。你要考虑,哪些元素要放进画面中,哪个清晰,哪个虚化,它们如何排布,以及单个元素有什么秩序特点,画面整体又有什么秩序特点等等。

老婆:太复杂!简单点说吧。

我:好,上图。

有些小草的“个体形态”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秩序”,比如下图:

精妙的“摆盘”精妙的“摆盘”

上图“等边三角形”的苞衣是一种秩序,里面种子的大小、颜色、数量几乎相同,也都是秩序,你甚至无需考虑构图,这种显而易见的秩序足以吸引眼球,比如下图:

锋利的草与圆润的草锋利的草与圆润的草

当然,自然界中很多秩序是隐藏起来的,摄影师要用敏锐的观察力去捕捉,然后再用摄影技法将这种秩序呈现给观众看。比如下面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草丛中,都隐藏着秩序:

河滩边的杂草呈现出水流状河滩边的杂草呈现出水流状

凋谢的粉黛乱子草,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感和柔软的质感。凋谢的粉黛乱子草,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感和柔软的质感。

除了把草丛当成唯一的主体,还可以引入客体,但会带来更复杂、更不易发现的秩序,此时可以通过组图的形式,寻找“相似点”来强化这种秩序,比如下面两组图:

红-绿-灯红-绿-灯

人工修剪的弧形草丛,一红一绿,且都含有路灯,相似的形态用组图的形式对比展现后,秩序更加明显。

再来看一组:

无人之地无人之地

这两张照片如果只看其中一张,除了标准的水平线构图外,近、中、远景层次分明也算是一种秩序。

但如果两张图对比着看,可以发现中景具有相似的红色元素、远景都因为雾气而朦胧、天空都是灰暗的——这些相似点往往更引人注目。显然,以组图形式展现,比只看一张更加有味道和意境。

“秩序”是摄影艺术中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概念,我的理解不敢说正确,但至少比较容易理解,仅供参考。

五、“联想”,活成精的小草

要说观察的更高境界,恐怕就是“联想”了——通过观察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事物。例如下图:

你看到的是什么?草?再看看你看到的是什么?草?再看看

上图是我遛弯时随手拍的,当时只是觉得一片枯草坪中,有这么一小块不规则形状的车轴草比较特别,但仔细一看,这形状与中国地图颇为神似,取名“绿色中国”挺合适吧。

凝视深渊凝视深渊

这片草刚好勾勒出一个“黑洞”,拍摄前我观察了一会儿,仿佛有种神秘力量在吸引着我,非要看清楚里面的藏着什么东西。现在再次回顾,仿佛又是一只眼睛,凝视着凝视它的人。

巨人的足迹巨人的足迹

这片被践踏的粉黛,是很多爱美之人共同完成的“杰作”,从形态和形状上来看,很像一只巨大的脚印。

通过“形状”来引人联想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想引发意识层面的联想就难了,而且往往因人而异,天壤之别。比如上面那张“足迹”,你也许会联想到人性的自私与贪婪,也可能联想到人类其实是被植物控制的,因为它会通过美貌或美味来诱惑人类帮它繁衍进化。又或者,有人会认为种植粉黛就是为了让人拍照,帮助宣传城市形象,被破坏是它的宿命。

再比如下面这张:

你联想到什么?你联想到什么?

这是雨天在外面拍照时,看到石板路上有这么一个被小草填满的方方正正的坑。起先也只是觉得有些特别,仔细一想,这些小草真是挑了个好地方!要光有光,要水有水,风吹不着,车压不着。挤是挤了点,但只要“不冒头”,天塌下来还有石板顶着——这不就是一处完美的庇护所吗?是不是和一些人的人生追求、处世哲学神似?取名为“庇护所”挺合适吧?当然观众也可能有别的理解,因人而异。比如:呵护、局限、禁锢、占领……

另外,从摄影的角度讲,坚硬的石头与脆弱的小草形成强烈对比,还有一些“框式构图”和“留白”的手法在里面,足以保证画面基本的美观性。

下面这张是玻璃栈道下面的水草,和图3那张“七彩斑斓的绿”是同一种植物,你能联想到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看法。

玻璃栈道下的草玻璃栈道下的草

总结

摄影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告诉观众你发现了什么,信息量较少。也就是前七节课讲的“如何突出主体”,这是摄影的初级阶段,“好看”就行。

第二阶段:告诉观众你在思考什么,信息量较多。也就是从第八节课开始讲的“如何用照片讲故事”。你要引导观众一起去发现、思考、联想和感受照片之外的东西。然而,这个阶段无论摄影师还是观众,都需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相近的三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否则很容易出现理解偏差、鸡同鸭讲的情况。

老婆:我才刚刚步入第一阶段,你就给我灌输这么多第二阶段的东西?

我:咱不能只满足拍得“好看”呀,再好看,拍多了也腻。想要在摄影这条路上走久一点,深一点,就一定要尽早训练自己的观察力——去看别人容易忽视的细微之处。

也欢迎各位看官加关注,接下来的课程我会继续朝着第二阶段“狂飙”!

下节课预告

老婆:明白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是可以同时进行的。那下节课讲啥?

我:已经拍了花和草,接下来拍树吧。

老婆:拍树?和拍花草区别大吗?

我:技法上区别不大,主要是拍摄思路的转变。

下节课预告:如何拍树下节课预告:如何拍树


如有任何疑问,请将问题描述清楚,我会尽力做到有问必答。

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请点个赞、加关注,原创不易,感谢支持!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展开 收起

Nikon 尼康 Z 6II(Z62) 专业全画幅数码微单相机 视频VLOG

Nikon 尼康 Z 6II(Z62) 专业全画幅数码微单相机 视频VLOG

8988元起

SONY 索尼 SEL50F14GM FE 50mm F1.4 GM 全画幅大光圈定焦G大师镜头

SONY 索尼 SEL50F14GM FE 50mm F1.4 GM 全画幅大光圈定焦G大师镜头

8289元起

SONY 索尼 ILCE-7M4 /α7 IV全画幅新基准微单相机a7m4

SONY 索尼 ILCE-7M4 /α7 IV全画幅新基准微单相机a7m4

13750元起

SIGMA 适马 Contemporary 28-70mm F2.8 DG DN 标准变焦镜头 索尼E卡口 67mm

SIGMA 适马 Contemporary 28-70mm F2.8 DG DN 标准变焦镜头 索尼E卡口 67mm

4658元起

Insta360 影石 X3 运动相机 黑色

Insta360 影石 X3 运动相机 黑色

2178元起

SONY 索尼 Alpha 7C II 全画幅 微单相机

SONY 索尼 Alpha 7C II 全画幅 微单相机

9894元起

Nikon 尼康 Z30 半画幅微单相机 16-50mm 套机

Nikon 尼康 Z30 半画幅微单相机 16-50mm 套机

4969元起

Insta360 影石 Ace Pro 运动相机

Insta360 影石 Ace Pro 运动相机

2228元起

TAMRON 腾龙 A071 28-200mm F2.8-5.6 Di III RXD 远摄变焦镜头 索尼E卡口 67mm

TAMRON 腾龙 A071 28-200mm F2.8-5.6 Di III RXD 远摄变焦镜头 索尼E卡口 67mm

4215元起

SIGMA 适马 Art 85mm F1.4 DG DN 远摄定焦镜头 索尼E卡口 77mm

SIGMA 适马 Art 85mm F1.4 DG DN 远摄定焦镜头 索尼E卡口 77mm

5888元起

Nikon 尼康 Z8 全画幅 微单相机 黑色 单机身

Nikon 尼康 Z8 全画幅 微单相机 黑色 单机身

24888元起

TAMRON 腾龙 A063 28-75mm F/2.8 Di III VXD G2 标准变焦镜头 索尼FE卡口 67mm

TAMRON 腾龙 A063 28-75mm F/2.8 Di III VXD G2 标准变焦镜头 索尼FE卡口 67mm

4899元起

GoPro HERO10 Black 运动相机

GoPro HERO10 Black 运动相机

1698元起

SONY 索尼 SEL2450G FE 24-50mm F2.8 标准变焦G镜头 索尼E卡口

SONY 索尼 SEL2450G FE 24-50mm F2.8 标准变焦G镜头 索尼E卡口

7298.85元起

Insta360 影石 Ace 运动相机

Insta360 影石 Ace 运动相机

1350.01元起

SONY 索尼 ZV-E10 APS-C画幅 微单相机

SONY 索尼 ZV-E10 APS-C画幅 微单相机

3999元起
12评论

  • 精彩
  • 最新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天猫超级红包
距结束::
每天领现金,最高24888元
红包按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1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