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7标准计划明年实施,利好插电混动,对纯电动不利?

2024-03-31 17:12:12 0点赞 0收藏 0评论
图片图片

近日,欧7排放标准在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中顺利通过,计划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如按计划进行,欧7与欧6D标准正式开始实施的时间间隔,仅有4年半。

对比欧7和欧6D排放标准的变化,乘用车排放标准上,仅在一氧化碳排放量上,由欧6D的1000mg/km,下降到500mg/km,其余包括氮氧化物、颗粒物质量、非甲烷烃和碳氢化合物在内的排放值,还是延续欧6D的标准。

另外,欧7首次引入轮胎磨损、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型电池耐用性最低性能要求以及制动颗粒排放(PM10)限制。

从欧7的要求上看,明显能感觉到,欧盟开始重视电动车问题,是不是意味着,电动化进程,欧洲车企明面放缓,实则正暗中发力?

欧7来了,汽车技术又要升级了?

每一次排放标准的升级,带来的是内燃机的不断进化,也促使着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不断地平衡。而这一次欧7标准,不仅将促进内燃机的进一步改进,也将改变轮胎、刹车等部件的发展。

图片图片

首先做个对比,欧7与国6B,开篇提到的五项排放标准中,国6B在一氧化碳排放标准上与欧7相同,均为500mg/km,而其余四项标准,国6B相比欧7更加严苛。具体来看,氮氧化物上,国6B标准为35mg/km,欧7为60mg/km;颗粒物质量,国6B和欧7分别为3mg/km和4.5mg/km;非甲烷烃,二者分别为35mg/km和68mg/km;碳氢化合物,二者分别为50mg/km和100mg/km。

面对即将升级的排放标准,大众汽车曾表示,面对标准升级,大众POLO这样的小车,单车成本将增加3000欧元至5000欧元。实际仅从乘用车排放标准的变化,这个数据显得有些夸张。

图片图片

国6B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在此之前有一段较长时间的过渡期。过渡期间,各厂商均开始推出满足国6B排放要求的车型,对于纯燃油车来说,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增加颗粒捕捉器。目前更换一套颗粒捕捉器的价格,根据品牌和结构不同,大约在6000元至10000元之间,而厂商的零部件订购价,显然要低于这个价位。

结合目前市场情况来看,这样的配件增加,并未对整车售价造成如大众高管所表示的那么大的负担,唯一值得商榷的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改进方式,出现了不少使用问题,很多带有颗粒捕捉器的产品相继被曝出颗粒捕捉器堵塞问题,有些厂商能通过低成本的技术手段改进,有些只能更换配件。

由此看来,对于燃油乘用车,在欧7对排放标准没有实质性大改的情况下,发动机技术进阶以及低成本,类似颗粒捕捉器配件的使用,就能在对整车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进行改进,毕竟欧7针对尾气排放的标准要求,还没有国6B高,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不大。

图片图片

不过,大众高层对单车成本增加的估算,一定有据可循。如果在改进排放方面仅需要较小的成本,也就是说在欧7 其他新增要求上,需要加大成本投入。

这里最费成本的,就是对所有车辆的里程和寿命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轿车和货车的寿命增加到20万公里或10年。这意味着,对一些车辆的核心部件,如果未能达标的,需要重新做可靠性、耐久性设计。

另外,新加入的轮胎颗粒物,对轮胎厂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在变相要求轮胎同样要提升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并将新的科技加入轮胎研发中。比如此前有团队提出通过过滤装置,收集轮胎磨损掉的颗粒,回收率达到60%。并且研发人员还提到,目前轮胎颗粒排放严重的车型是纯电动车,因为相比燃油车,纯电动车整车更重,更容易磨损轮胎。

技术升级后,车价怎么变?

用户最关心的,必然是每次技术革新后,新世代产品会不会涨价。目前来看,至少在中国市场,即使技术升级了,也不会涨价。

图片图片

欧7标准虽然在尾气排放上没什么大改动,甚至不如国6B严苛,但在其他方面,给了中国排放标准新的启示。尤其在中国新能源车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电池、轮胎等损耗标准能够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技术。

比如上面说到,纯电动车更重,因此轮胎更易磨损。目前一些国际级轮胎厂商已经推出了电动车专用的轮胎,采用最新的配方,保证静音地滚阻的同时,又能保证既有强抓地力,应对电动车的大马力,又有低磨损的橡胶配比。只是在成本上,这样的轮胎售价较高。

图片图片

对于燃油车,欧7这些新增标准即使移植到国内,也不会对整车技术有颠覆性的变化,不需要进行大幅的成本改进,就能够满足这些标准。也就是说,欧7的标准,移植到中国,不会对燃油车价带来较大影响。反而是在电池和轮胎损耗上,对纯电车型的影响更大。

另一方面,国6B之前,中国的排放标准一直在参考欧标进行改进,直到国6B超越了欧6D。也就是说,欧7明年推行之后,会不会有比国6B更加严苛的“国7”提上日程,加速电动化进程,目前还不得而知。

可以肯定的是,欧7标准推出后,结合欧洲车企电动化进程的短期方向,插电混动将会在欧洲代替纯燃油车,甚至是代替油电混动,成为主流车型。一旦如此,影响中国市场的就是,将有大量外国品牌的插电混动车型推出,不仅压缩燃油车空间,还将进一步压缩纯电动车型的市场空间。

图片图片

目前市场形势是,插电混动渗透率不断快速提高,且插电混动是相比纯电动车,有更强的持续降价能力,并已经能形成“油电同价”态势,也就是说,此后一段时间的定价走势,纯电动跟着插电混动降价,但长时间内降不过插电混动,而燃油车,将被插电混动牵着走。

有些人提到,欧7排放增加了关于电动车的标准,是不是针对中国的电动车产品,意图通过提高标准,令中国电动车进行技术改进,提高研发成本,从而提高售价。并不排除这个可能,但如果目的仅仅是这样,以目前的技术成熟度来看,对欧洲自己的电动车产业,打击可能会更大。

结语

排放标准切换,虽然影响着技术发展变革,按以往的经验,对整车成本的影响不大。尤其是中国市场,不必为欧7排放的到来,担心是否会影响市场平衡。需要提到的是,欧7增加了电动车标准,是不是意味着,欧盟开始正视电动化进程,并决心与中国展开电动车市场的竞争,这就要看在还没到欧7实施的这段时间内,还有没有新的变化了。

展开 收起

Xiaomi 小米汽车 SU7

Xiaomi 小米汽车 SU7

暂无报价

智界 S7

智界 S7

暂无报价

BYD 比亚迪 秦L

BYD 比亚迪 秦L

119800

TESLA 特斯拉 Model 3

TESLA 特斯拉 Model 3

265900元

TESLA 特斯拉 Model Y

TESLA 特斯拉 Model Y

263900元起

BYD 比亚迪 海豹06

BYD 比亚迪 海豹06

99800

AITO 问界 M5

AITO 问界 M5

259800元起

LEADING IDEAL 理想 L6

LEADING IDEAL 理想 L6

暂无报价

方程豹 豹5

方程豹 豹5

暂无报价

ZEEKR 极氪 001

ZEEKR 极氪 001

300000元起

仰望 U8

仰望 U8

1098000元起

BYD 比亚迪 秦PLUS

BYD 比亚迪 秦PLUS

99800元

ZEEKR 极氪 009

ZEEKR 极氪 009

499000元起

五菱 星光

五菱 星光

暂无报价

BYD 比亚迪 海鸥

BYD 比亚迪 海鸥

73800元起

PORSCHE 保时捷 Taycan

PORSCHE 保时捷 Taycan

888000元
0评论

当前文章无评论,是时候发表评论了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天猫超级红包
距结束::
每天领现金,最高24888元
红包按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