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追尾起火3人遇难,厂家到底哪里做错了?
26日,山西运城一辆问界M7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司乘3人遇难。4月28日,问界声明称,该车辆发生事故时车速115km/h,安全气囊正常打开,动力电池包特性均正常。
这起事故引发了公众对问界M7车辆安全性的较多关注,包括AEB紧急制动等功能是否响应,搭载的是哪家的智驾系统,为何没有碰撞自动解锁、隐藏式门把手没有弹出是否影响救援等。

我觉得这件事情愿意是谁家的方案就是谁家的方案,和消费者有啥关系,消费者购买的是M7整车,问界就需要对整车负责!
买了个山地车,链条总断,山地车厂家说,链条不是我的,我从轴承厂买的。轴承厂说,链条钢从钢铁厂买的,钢铁厂说铁矿石从澳大利亚进口的,最后自行车链条断的问题搞到国际贸易问题!!!这是不是有点扯!
谁家是供应商和我消费者无关,问界m7作为整车厂就要对最终产品负责!
现在讨论问界M7到底是:谁家的智驾方案?完全是偏离的事情该有的轨迹。爱谁家谁家的,我不在乎,我只在乎3条生命的消失,而买的车是问界M7。
即便如同问界厂家的回复,超出了AEB主动刹车的范围,更倾向于驾驶者自己的驾驶问题上。那么发生事故后为什么:碰撞后无法打开车门?
key1:不是碰撞自动解锁
在我看来,碰撞自动解锁的功能,这个功能是行业共识,很难想象问界的设计师不知道!!!
具体来讲:解锁通常是车身控制器来完成的,碰撞信号是安全气囊发出的,这里有个信号传递的问题。如果是can总线传递,那么当整车线束发生问题的情况下,车身控制器是不知道碰撞的,所以不会进行解锁;
更进一步的,碰撞解锁通常会有双路信号的保险,一路是刚提到的can总线传递信息,另外也会通过硬线信号,平时高电平,碰撞时候,线束有可能会发生断开,车身控制器看到高电平断开了,就会知道发生碰撞了,那么就会自动解锁。
好多车辆都是这种的。

key2:碰撞后断电了么?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一切的前提是控制器有电,也就是碰撞的瞬间,需要采取动作(解锁)。
这个瞬间是毫秒级的,转瞬即逝!安全气囊从触发到弹出仅在0.03秒(30ms)内!
这起事故,实际安全气囊爆开了,意味着安装在最前端的碰撞传感器已经检测到了碰撞,在两台车物理侵入的过程中(30ms)内,需要整车解锁,就可以避免车辆线束被撞断问题。
显然,问界M7并没有实现解锁相关的功能!
key3:救援人员无法打开
现在很多车辆都使用的是隐藏门把手,电控,外部无机械拉丝。碰撞断电后,无法打开车门,只能砸窗。

从碰撞的位置来看,左前方,保险丝盒的位置,撞击后,很可能整车12v低压电断开,导致救援人员无法电控车辆,只能砸窗,消耗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但是如果实现了碰撞解锁,那么这样的悲剧后果,就会减轻很多。
不论怎样,生命的消逝让人感到痛心,同时,我们消费者也要敬畏生命,安全驾驶,自己做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比如下面这种,真的要不得:


大米科技ceo
校验提示文案
小心你号没了
校验提示文案
hhyy520
校验提示文案
hhyy520
校验提示文案
小心你号没了
校验提示文案
大米科技ceo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