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的太快,我忘了记录。——《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 收藏版》原创书评

2017-03-17 20:14:01 9点赞 41收藏 16评论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收藏版)36.2元京东直达链接

你走的太快,我忘了记录。——《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 收藏版》原创书评

毫无疑问,陈虻是一个哲学家。


在他短暂而又精彩的一生中,他思考的不仅是新闻、纪实影像、电视这些形而下的东西,他本是一个思想家,他的行走,他的言行,他的电视,都是高级的纯粹的,都散发着哲学思想的光辉。


大家都是喜欢有思想,并崇拜无时无刻都在思考的人的。不论是陈虻到哪,哪就是思享会交流会。


刚开始读的时候,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个节目,但却没有给人一种繁琐无聊的感觉,反而是每个章节都有不一样的角度和思考,得到不一样的结论和想法。随着陈虻思想的逐步展开,就不是把本书当做简单的博文串联的回忆录了,而是一本哲学书籍。他会告诉你怎么样抓住最独特的新闻视角,得到最独特的新闻报道和电视节目,同时,还能让你去思考如何更加透彻清晰地总结归纳为理论,掺杂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成就自己的教科书和理论体系。

你走的太快,我忘了记录。——《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 收藏版》原创书评

书的整体结构类似于节目以及主持人的串场介绍,你方唱罢我登场。从他偶然灵感突发得到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书读起来没有小说那样多的场景描写和人物特写,只有陈虻这一个“另类”于传统新闻人的“丰富饱满”的形象。他是“新闻圈里头发最长的人”,他的长发是被领导允许的。

在政治和才华面前,再不近人情的领导,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才华,从这一点,就足以看出陈虻所得到的和应该得到的尊重是多么大的荣耀,当然,这都是他的才华争取而来的。


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饼干、七星牌柔和香烟。长时间不规律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直接导致了他胃出血和后期的胃癌。一段不太成功的治疗,原本不愿面对亲友的陈虻,到最后生命垂危之际还是给刘老师发信息说希望通过关系能找到更好的医生认真对待他的表情和生命,此刻的他,已经不再相信现在的主治医师。

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当初会选择一个外科医生作为陈虻的主治医师,但我能理解的是陈虻起初不排斥医生的治疗,他可能是希望看到亲友对他的关心,他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有多重,可能觉着自己的问题不是很大。随着病情的发展,和他心态的转变,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自此期间,电视台的领导及他的同事以及为什么不能更加主动地为他联系更好的医生。

我更加理解的是作为一个正常人,正常病人的心里,是恐惧、无助、无奈却又不甘心的。

我能理解陈虻感觉自己不去严重并且他开始重视起来时,发信息寻求刘老师的帮助,这是他对生的渴望,他不想这么快结束掉他为新闻而生的一生。进入医院的所有人的命运都是公平的,他享受得了这个公平,也就承受得住为这样的公平所应该付出的代价。

毕竟他还行继续审片,继续新闻事业,改变央视新闻的格局和外人对他的看法。到生命即将结束的那一刻,而且知道自己就要死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空的,不甘心的,怕失去已经拥有的东西,怕不能继续自己热爱的事业,怕对家人的愧疚和家人的伤心。

你走的太快,我忘了记录。——《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 收藏版》原创书评

陈虻的离世也是本书画上了句号。

后面随附的有专业记者对他的访谈,他分别谈了对东方时空和央视的看法,对现有新闻环境和新闻报到之间的相互影响,对纪录片的看法和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有在网上和网友之间的问答,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对于陈虻还是新闻来说,都是新鲜的,但我看得出陈虻的表现依然是老道的,他仍旧坚持并散播着他的思想。

你走的太快,我忘了记录。——《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 收藏版》原创书评

你走的太快,我忘了记录。——《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 收藏版》原创书评

你走的太快,我忘了记录。——《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 收藏版》原创书评

后附内容我看的并不是很专心,看的很快,因为他前面的思想已经足够我消化,我暂时是无法理解那么多的。

下面是我比较喜欢的段落:

1.作品化的含义首先是作品的思想性,没有思想性的东西,就是一个及时报道的东西,谈不上作品。作品之所以成为作品,就是它有主观的、创作者的思考和思想感情在里面,它才能叫作品。所以你就必须找有社会含量的题材,有思想含量的题材。第二点,不一定是独家的,你只要能把你的思想表达出来,你就是独家的。第三点,作品得有收视率,选择有矛盾有冲突的题材。第四点,作品化的形式,我更倾向于把它做成纪实影像,影像记录比文字叙述的更有文献价值。

2.陈虻在审片的时候对自己有两个要求。第一,不能说不好,只能说怎么样能更好。第二,不是告诉你怎么改,而是激发你修改的欲望。陈虻讲片,很善于从表象出发进入本质,从片子的毛病分析到你创作的动机,解剖你认识事物的角度,然后从根本上改变你的创作理念,让你从心里往外感到清晰透亮。

3.为什么要严厉的批评“我也是这么想的”?他在听我说话的时候,老是寻找我的信息跟他的信息相同的部分,而不是寻找不同的部分。只有寻找到不同的部分,才会有变化。因此不能用排斥的方式来接受我的信息。就是说我给你讲这个道理的时候,你不是在想这个道理本身,你在想,我为什么没有这样做是有我的道理的,是有我的原因的。这是一个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的问题。

4.柴静对传媒工作的理解,她总结为:让不知者知情,让无声者发言,让异见者表达,让争论着自由。

5.如何把握选题还有一个逆向思维的方法:当你知道他放弃了什么,你才知道还有多少可能性,你不研究他放弃了什么,为什么放弃,你就不会知道他保留这个东西的坚决,你就不了解他在思考什么。为什么目标不坚决,因为你对这个事情的价值认识得不深刻。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有几个?前期是指拍摄过程,后期是指编辑过程。

6.三段式创作方法:在开拍之前决定关注的方面,在拍摄中发现价值,,在剪接的过程中表达主题,在观众收看时产生结论。

7.前者拍下了事件的过程,而后者抓住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人们的感受。这种角度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信息,还改变了信息的价值。所以只有当你分析到这件事情可能有某种发生,可能有这样意义的发生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在这个时候保持你的拍摄状态。

8.无论是重大选题,还是次量级的选题,都需要用独家的思辨力加以深入的逻辑开掘。

9.社会记录为什么选择阿丘。当时最重要的是做不一样。没有规矩,程式,套路,架势,当年阿丘可以抵消掉观众对媒体的“不良印象”,抵消掉可怕的“熟悉感”,抵消掉观众对题材习惯的,先入为主的思路猜测和价值预判。从阿丘的嘴里,以前稍显另类的方式说出来,既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往往会得到体制的宽容。

10.生活空间和感动中国,两个创意,虽然相隔九年,但创意的生发点:人文情怀,关注草根,记录历史,尤其是记录社会转型期中国人的精神史,心灵史,陈虻给自己确定的职业追求,社会责任始终没有改变。


展开 收起

《最亲切的数学概念启蒙图画书·你好!数学》(精编版、礼盒装、套装共30册)

《最亲切的数学概念启蒙图画书·你好!数学》(精编版、礼盒装、套装共30册)

225.9元起

《活着》(25周年精装典藏纪念版)

《活着》(25周年精装典藏纪念版)

23.3元起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额尔古纳河右岸》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额尔古纳河右岸》

10.6元起

《实验班提优训练》(年级、科目任选)

《实验班提优训练》(年级、科目任选)

10.76元起

《奇先生妙小姐 阶梯阅读睡前故事》(58册)

《奇先生妙小姐 阶梯阅读睡前故事》(58册)

149元起

《看不见的生物病毒、细菌》(精装)

《看不见的生物病毒、细菌》(精装)

8.9元起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精装)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精装)

12.5元起

《学而思秘籍·小学数学思维培养教程1级》

《学而思秘籍·小学数学思维培养教程1级》

5.56元起

数学:1-3岁(全34册纸板书)

数学:1-3岁(全34册纸板书)

528.9元起

《DK博物大百科》(精装)

《DK博物大百科》(精装)

73.47元起

《DK百科全书精选礼盒》(礼盒装、套装共4册)

《DK百科全书精选礼盒》(礼盒装、套装共4册)

171元起

《钢之炼金术师》(套装共27册)

《钢之炼金术师》(套装共27册)

188元起

《亲亲科学图书馆·1-4辑》(礼盒装、共40册)

《亲亲科学图书馆·1-4辑》(礼盒装、共40册)

177.21元起

《一脚踏进大自然》(套装共15册)

《一脚踏进大自然》(套装共15册)

68元起

《迪士尼金色童年绘本珍藏馆》(礼盒装、共50册)

《迪士尼金色童年绘本珍藏馆》(礼盒装、共50册)

200元起

《屁屁侦探·第一辑+第二辑+番外篇》(精装、套装共9册)

《屁屁侦探·第一辑+第二辑+番外篇》(精装、套装共9册)

125元起
16评论

  • 精彩
  • 最新
  • 读过柴静的《看见》里面有很多段子谈到陈虻的,他作为柴静的领路人的确贡献颇多,也是以前央视没几个敢讲真话干实事的好领导。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其实我更关注的是他对新闻和纪实影像的理解和才华,对人有很大的帮助。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这本书看过。柴静在《看见》里也写了陈虻对他的影响。献上碎银10两,支持楼主。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有时间建议看看,很多理论不止适应于新闻,对工作和学习也很有启发 [献黄瓜]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错别字有点多 [难过] 影响阅读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下次多注意 [高兴]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看见柴静,进来顶一下,有时间看看这本书……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绝对值得一看,强烈推荐。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特别喜欢他,天妒英才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这样的人才,好多年才出现一个啊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看了《看见》之后也买了这本,读了之后觉得这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好时代一去不复返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小弟拙见:总感觉90年代初是大陆最有才气的几年。文化界有像陈虻、梁左、王朔等一批人物。再举个简单的例子,那几年的内地流行乐可是比港台要NB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数个代表作就能吊打别人整个行业?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难说哦。。。。。。。。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顶一波,不知道能上去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41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