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至,户外羽绒服应该怎么挑
本文来自#值得买的户动好物#征稿活动,分享你运动户外好物,冬季也要运动起来!晒出你的装备,参与投稿赢大奖吧>点击了解详情<
上周末的时候,全国从北到南非常统一的来了一波大降温,要不是权游早就结束了,不然真的颇有夜王南下的感觉。北方不说了,很多地方都飘起了2019年的第一场雪。哪怕就是我这江南的地界,气温也一下子下降了十几度,昨天还是眼光洒满大地短袖单衣的日子,今个已经急不可耐的穿起了呢大衣,甚至你还能在马路上看见不少穿着羽绒服行色匆匆的路人。真可谓是“昨夜北风凋碧树,长城内外披金甲”。
这不,我也来应个景,讲讲冬季保暖,羽绒服要怎么挑。不过,咱也不是专业人士,更不是所谓圈内人,所以见识难免短浅,想法可能过于简单,讲的不对是大概率的事情,还请各位朋友不吝赐教。
羽绒服的挑选个人认为设计这几个维度:蓬松度、充绒量、衣服面料、功能设计初衷。
蓬松度
时装时尚类羽绒服我就不说了,受制于篇幅原因,而且我个人认为时装类羽绒服聊太多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其设计的根本还是一件时装,而不是功能服,颜值才是它最主要需要考虑的点。但是我不是说这类羽绒服就一定不暖和,我没有这么说过啊。其实不管什么羽绒服,如果给你充500g羽绒你觉得暖么?我觉得肯定是暖和的。但是这种情况羽绒服是不是会很重,颜值还能不能保证?我觉得要打个问号。我的意思是,相对而言,比如大家都是100g充绒量的情况下,标记了明确蓬松度的户外羽绒服更加防风保暖一些。
欧标美标
蓬松度这个,其实一直有美标和欧标之分,但是近几年国内对于这点一直在弱化,基本上已经看不到明确的标注美标或者欧标的相关信息了。(其实绝大部分国内羽绒服,压根连蓬松度都没有,又何来美标 欧标呢?)作为我们消费者,其实也没必要较真这个美欧之分,也不必去换算,反正你只要知道,欧标相同数值下,实际蓬松度较美标更高就好了。更加粗暴一点就是,同是750蓬的鸭绒,能选欧标我就选欧标就完事了。
鸭绒鹅绒
羽绒的来源一般分为鸭绒和鹅绒,早起一直有鹅绒优于鸭绒一说,个人认为其实没这个讲究,只要蓬松度相当,两者的素质应该是基本无差别的,无非鹅绒可能在颜色感官上更好看一点。
含绒量
含绒量其实就是羽绒和羽毛的比例,首先你要明确,羽绒的保暖能力是大大大于羽毛的。知道了这点之后,在一边情况下,含绒量这个数值是越高越高。一般而言,大牌的拳头产品,中间层之类含绒量都会在90%以上,部分达到95%,75%-90%之间的,一般用于外套,派克服之类的,只要价格合适,我觉得问题也不大。如果低于75%,我个人就不建议选购了,因为开始影响整体保暖能力了。
蓬松度数值
铺垫了这么多,我们开始讲蓬松度数值,一般蓬松度从550起步,以50为单位,依次递增。550、600、650这个样子。550以下的蓬松度一般省略不标,因为确实没什么实际意义。550蓬到700蓬的羽绒,一般用于制作外套、大衣、派克服一类的产品,搭配高充绒量,起到保暖的效果。700蓬往上,开始进入中间层,背心之类的用途,充绒量开始明显减少,追求高蓬松度,低充绒量的搭配,做到轻薄且保暖。一般而言,800蓬及以上的蓬松度基本只出现在中间层的衣物中,700蓬、750蓬则外套、中间层均有涉及。800蓬及以上的,一般都是大牌的旗舰、次旗舰产品,850蓬的,已经比较少见了。900蓬及以上的基本我们极少接触,而且就算有产品也多集中于日系和韩系的户外羽绒服品牌中,如montbell等,在德产英产美产羽绒服中基本不会看见。
充绒量
充绒量这个就很好理解了,其实就是羽绒服内部羽绒和羽毛的含量,在没有虚标的情况下,1g就是1g,没什么弯弯道道,实打实的东西。一般而言。50g一下的充绒量会搭配800蓬以上的蓬松度,而且往往只会出现在女款中间层XSS码的型号里,做到极限轻薄的体验。但是实际保暖效果很一般。而且如果是男款M码及以上的尺寸如果充绒量低于50g,那基本就是比较坑的存在(有的符合羽绒服会填充其他保暖材料,不在讨论之列)。50g-100g这个区间一般是中间层的常规充绒量区间,这个区间兼顾轻薄与保暖,是各家羽绒服厂商在中间层羽绒服领域里必争的一个区间。100g-150g这个充绒量区间一般属于外套类,部分厚实的中间层可以在男士M码做到120G左右,但是再往上一般都是属于外套了。150g以上的充绒量一般都是为抵御恶劣严寒天气所设计,大量舍弃轻便而追求保暖,整衣的质量往往到达500g以上。
衣服面料
面料这个东西学问很深,我自己也不是了解的很透彻,我就讲讲我自己的只管感受。一般正经的大牌羽绒服,国内电商卖的时候都会写防风保暖防水,光这么看是看不出什么差别的。一般而言,作为中间层的面料更薄,更柔软,一般采用7-20D之间的尼龙面料,多数只进行DWR防泼水涂层处理,日常的泼溅或者短时间小雨还是可以抵御的,长久了肯定不行。这类面料防风能力比较差,由于厚度偏薄,虽然有涉及抗撕裂的处理,但是实际还是比较容易被尖锐物体划伤。日常外胎类的羽绒服,一般采用更高密度和强度的面料,直观感受就是更硬,更厚,防风性更好,更加耐脏耐穿不易起球。而且面料一般不再像面包羽绒服一样呈现一块块的走线工艺。在网上就是直接使用各家冲锋衣的材质作为面料,如gore-tex、windstopper、老鼠家MemBrain等等,这类羽绒服其实就是三合一冲锋衣,如国内在售的始祖鸟alpha SV系列的复合羽绒服、老鼠家的MemBrain三合一冲锋衣等。这类羽绒服防风、透气、防水都是顶级的,工艺过关的情况下就是一件冲锋衣+一件中间层的搭配,但是售价往往不菲。
功能设计初衷
设计初衷这个是我自己想的一个词,哈哈哈哈哈,因为我也不知道怎么归类。其实我在上面也有描述了。任何衣服在设计的时候都是有使用场景的考虑的。一件中间层轻薄羽绒服可会标注扛-10℃严寒,但是这个数值的来源是它作为中间层来理解的,外面还需要搭配硬核或者软壳等,你把中间层当做外套穿,然后杠,啊这个羽绒服完全不保暖嘛,都是骗人的。我觉得这个毫无意义。轮胎的可承受最高时速还能做到270km/h、240km/h呢,那是不是100km/h爆胎的时候都是轮胎的锅呢?
好物推荐
推荐几款我一直心水的羽绒服以及我这个双十一自己尝试购入的几款
巴塔哥尼亚的800蓬女士中间层羽绒服
这款羽绒服我是发现特价后购入的,相关晒单再此
基本可以保证正品,主要的槽点就是配色和版型都比较大妈,但是,经过我长期的忽悠,我老婆表示还是勉为其难先收下了,反正只要软壳给她买好看的就行。
老鼠的800蓬女士羽绒服,双十一的时候我也购入了,这款黑色配色百搭,充绒量也尚可,价格也合适,做工也没有国鼠翻车的迹象。这款主要的问题就是版型偏大,直白讲就是穿上了显得很肥。在欧美这不是问题,但是我国以瘦为美,要一个个为了风度宁可不要温度的小仙女们穿一件显肥的衣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还是退了。
觅乐700蓬的男款羽绒服,带帽。觅乐这个牌子在国内辨识度和知名度都比较一般,推广比较扑街。但是我收到货之后实际感觉还行,做工用料都过得去,500多的价钱也没不到什么大牌男款的羽绒服。700蓬蓬松度,127g的充绒量基本能保证保暖,做中间层足够,做外套估计江南最冷那几天扛不住。唯一的问题就是衣服过来了之后水洗标、吊牌之类的地方都没有蓬松度的标识,这个有些不太好。
同样还是觅乐,比上面这款只贵了100元左右,但是增加了20g充绒量,蓬松度也从700蓬增加到了800蓬,整体而言性价比其实更高。但是这款也有两个比较尴尬的点,第一个就是同样不带蓬松度标识,导致我无法确定是不是真的800蓬,毕竟800蓬、140+g的素质只卖600RMB左右本就有些不太放心。另一个就是上身之后两腋下感觉偏小,比较紧绷,穿着舒适感不足,所以也就退货了。
montbell的女士长款羽绒服,来自日本,目前是日本最大的户外羽绒服生产商,口碑不错。这款羽绒服采用了800蓬的高蓬松度,搭配比较时尚的外形,第一眼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这个长款羽绒服竟然只充绒了76g,实在是有些过于少了,像我这种追求保暖的,只能不好意思退货了- - 。
接下来再讲几件我一直比较心水的
山浩,国内也称为螺母,这件鬼语者是山浩的明星产品线,面世多年广受好评,800蓬高蓬松度搭配80g一下的低充绒量,打造轻薄保暖中间层。
来自montbell的1000蓬蓬松度中间层,充绒量只有31g,整衣仅仅130g,极致轻薄的中间层。1000蓬蓬松度也是极其少见的,我一直很想入手试一试,这种超高蓬松度+超低充绒量的搭配到底能不能打
Rab,来自英国的著名羽绒服生产厂商,这款800蓬的羽绒外套,填充高达300g的羽绒服,素质可谓爆棚。高蓬松度+超高充绒量这样的搭配在别的品牌几乎是极其少见的,其中的成本也是相当的高,有想法的朋友可以买回来感受一下是不是超级暖和。

银河币?😂😂🤣
斥水的还行
新的还行,洗过就基本废了
没听过。不懂
没提EB的FA 也好叫户外羽绒服挑选?
值得买就这点不好。我不知道你回了谁
哥们,你肯定是南方人。零下30度你怎么动已经不重要了,就算你是不停的百米冲刺,也没用;不信你可以去试试。更不要提40度。
户外羽绒服
1、 10负5度° 迪卡侬599那一款棉服或者羽绒服都行 或者始祖鸟thorsen parka
2、5-负25度 迪卡1299那一款美滋滋 或者Montbell 的 down parka 2700多人民币 代购估计3000左右
或者君羽中长款羽绒服 800鹏 充绒量L尺码340G 淘宝1799双十二
或者有钱直接加拿大鹅也行 请不要去淘宝旗舰店 之外的地方买 都有可能有假货哦 别鉴定了 鉴定平台大部分也是乱整
coming
哈哈哈哈哈。我怎么觉得反讽
哈哈哈哈哈哈 成功逗笑了我
加拿大鹅✘
加拿大鸭✔
买的开心就好,今年老鼠价格很飘
今年在实体店499入了老鼠家超轻,比网上还便宜,感觉不错。又买了一件老鼠家三合一,感觉被老鼠圈粉了。
这个我倒是还真没发现。我一直以为800蓬都是一样的。无非斥水工艺稍有区别
绒的品种不一样,品质不一样。加上成衣结构工艺不一样,所以反而那件低充绒的更保暖。
同是800蓬鹅绒。那绒不应该一样么
我看这文章里大家对mentbell好评不断啊
对于看标志的顾客而言。是降维打击
有两件羽绒服同样是800蓬的鹅绒,一件200多克,一件160g有帽子款。平时不戴帽子的情况是160g的更暖和。面料都是15d,大风环境也是160g的更暖和。当然价差距也大。这就是更好的绒和更好的结构带来的效果。
不一样的?看黑冰填充量比较高
室外运动下应该也不冷
室内运动下就不冷了
精辟。给你点个赞
这个牌子我感觉我这个文章里反响很好。
Montbell 耐操。
有钱买大牌,经济买国牌
有过montbell alpine,洗过两次基本就挂了
不知道啊。 我也想打折
montbell网什么时候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