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章详情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2021-01-19 20:12:32 2点赞 9收藏 2评论

创作立场声明:本文内容为肆大财子原创,有相关问题可以关注主页或下方评论留言

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兴起,大家越来越习惯在网上买保险,

原本我以为健康险、寿险等会大火,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理财险”却异军突起,变得非常火爆。

从保险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互联网人身险发展报告来看,

原本只是“理财险”的年金保险居然排到了第二,

并且应该归为“理财险”的增额终身寿,也可能被统计到了寿险板块导致寿险占了大头。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弘康人寿的前总经理曾表示,国内人身险保费中85%-90%都来源于储蓄(比如各种年金险、增额终身寿等“理财险”),而非保障型产品。

大家对于储蓄的需求远比保险的需求旺盛得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保险搬到线上来卖,“理财险”依然能超过健康险冲到第二。

“理财险”大家爱买,我不反对,

但“理财险”道道这么多,恐怕很多人没有注意。

毕竟,不少代理人的朋友圈也曾出现过一些看起来非常煽动人心的宣传: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甚至还一度晒出“理财险”被群众哄抢的场面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懂的人看到这样的宣传,总会暗暗露出一丝微笑,

“理财险”,实乃销售误导的重灾区!

产品这么火,需求这么大,但销售误导却很严重,

公子在网上搜了一圈,讲到“理财险”的要么捧上天,要么踩入地,各执一词。

今天这篇文章,公子会从理财的本质开始说起,

带你深入了解理财是怎么回事,以及“理财险”到底值不值得买?怎么买!

这可能是你能找到的全网最深入最客观的“理财险”讲解文章,

不为产品推广,只是希望大家对“理财险”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

看完觉得有用,别忘了点赞和分享给其他人需要的人就行。

文章结构如下:

一、 理财的本质

二、 当下理财并没有那么容易

三、 “理财险”到底能否解决我们的养老问题

四、 购买理财类保险的一些建议

正文开始!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正本清源,先说说理财是怎么一回事。

理财,本质上是一种资源的跨时间调配!

这种操作其实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存在诸多例证:

比如松鼠会在入冬前储备浆果,以免在冬季没有食物时饿死,

还有很多动物在冬眠前也会大量捕食储备热量,比如棕熊,北极熊等,

人类社会里拦水筑坝也是将雨季丰沛雨水跨时间调配到枯水期使用的“理财行为”。

而人生岁月几十年,金钱也会存在时而手握千金,时而一文不入的情况,

为了保证在没钱的时候还能保证一定的生活质量,将金钱资源跨时间调配成为必然!

如果将人一生的金钱收入和支出线画出来,大致应该长成这样: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红线是我们一生的支出线,从出生到死没有一天不花钱。

黄线是我们正常的收入线,20多岁开始挣钱,到退休后就没有收入。

人生前20年靠父母,退休后更多只能靠自己,

退休后收入会下降,生活质量会下降,医疗费用却大增,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没有足够储备,必然会面临一个黯淡的晚景。

再来看,假如我们在年富力壮的中年进行过理财,人生的收入线就会变成这样: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蓝线是进行理财后的收入线,

理财后当下的收入会减少,但却能把壮年时期的高收入调节一部分到暮年时期来花。

这样我们就能做到:年轻靠父母,中年靠自己,老年靠理财。

使得一辈子的生活都有保障,这,就是理财的资源跨时间调配原理。

有的时候,大家往往会把理财和投资混为一谈,但实际上理财是理财,投资是投资。

投资是为了获得更多财富而付出,本质是在把蛋糕做大,同样也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投资的例子,生活中有很多:

比如农夫春天将种子播下,是为了秋天获得更多粮食,但也要承担各种灾害的风险

比如鸡下蛋了不吃而是用来孵化成小鸡获得更多鸡肉,但鸡蛋能否长成成鸡不是必然。

投资不是因为盈亏无常而被迫进行,而是为了获得更多而主动自发,

而理财则不然,它的本质是资源的跨时间调配,更像是前文所说松鼠储存浆果。

两者大家要区分开。

如果你认同这个说法,我们会提炼出两点:

1、 理财的目标是应对长期养老需求。

2、 理财行为,应当不存在风险或者风险很低。

如果你认同这两点,大家会发现,当下【理财】并非容易事。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理财的本质是资源的跨时间调配,

从现金流配置的角度看,就是我们中年时付出一定现金流,希望老来时能够换取一定现金流。

换取的现金流,不求能让我们一夜暴富,但求能够抗住通胀,晚年够用。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挺难。

1、我们处在一个上升乏力的大环境中

世界经济增长乏力。

根据兴业证券的最新研究,目前全世界的经济都处在百年来的增长谷底,

处在第五次康波周期的萧条时期:

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处于“L”型底部,目前尚未见到抬升迹象: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以往刺激手段已经失灵。

过去一个世纪,许多国家都坚持“国家干预经济”,

一方面用央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刺激经济,一方面财政常年保持巨额赤字拉动内需。

但目前各国政府债务高企的同时,经济却并未看到任何起色:

这是世界十七个经济主体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

在全球经济处在底部,不见起色的时刻,

政府债务却达到了二战刚结束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历史高位,

国家就算想继续调控,却也没有了空间。

2、未来大概率是负利率,高收益很难

如果不能维持相对高速增长,利率也难以维持在高位。

实体经济的平稳高速发展是我们进行理财,获取收益的本源,

如果实体经济不行,反应在利率上就是利率一路下行。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这不是中国的问题,世界都是如此!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我们都知道央行利率是市场各种理财产品利率收益率的基础,

中国乃至全世界央行利率不断下行的走势只说明一个结果:

未来的理财收益会越来越低,想要轻松调配人生的现金流没那么容易。

3、养老储备不足更提升了理财的难度

很多人想要理财,其实就指望着老来能稍微宽裕点,

之所以有这么个需求,也是因为国家给我们的养老储备严重不足。

国家给我们安排的养老体系主要靠社保中的养老保险支撑,

但近年来,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金的亏空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止2018年内地已有四个省市养老金出现亏空,

分别是青海省、湖北省、黑龙江省和辽宁省。

辽宁省亏空最多,达371.1亿,黑龙江省已经透支将近4个月。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而与之对应的却是中国巨大的老龄人口总量和不断拉长的人口寿命。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这些数据都表明,中国面临的是“未富先老”的养老局面,

如果仅靠社保中的养老金,未来的养老生活很难支撑。

就拿上海来说,近年来社平工资都是10%左右的涨幅,

但上海的养老金涨幅却只还是5%左右,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养老金和职工工资的差距值越拉越大,

这不仅仅意味着未来我们只靠养老金的话生活水平会下降,

还意味着如果我们想要通过理财收益弥补这中间的差距,也是一年比一年难。

并没有想让大家焦虑的意思,这些数据大家也可以自己去查。

只是让大家意识到,当我们把问题划定在:理财。

那么理财的终极目标,即养老,实现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也正是这些年来,“理财险”越来越火的原因。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可能看到这里,已经有人迫不及待想提出这个问题了:

“理财险”看起来收益那么高,到底能不能解决我们的养老问题,帮我们“过冬”?

不急,我们慢慢来分析。

首先,要强调的一点,“理财险”其实是个伪概念,

“理财险”本质上并不是一个理财产品,它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保险产品。

只不过它保的风险更倾向于“老年收入骤降,失去生活来源”这种风险(或者为子女提供教育没钱的风险,婚嫁风险等等),

利用现金流的调配原理,让消费者在需要钱的时候能从保险里面领到钱,就像“存款”一样,

所以大家也都乐于用它来解决养老问题,并且就这么叫它,我在文章中也就跟着这么叫了。

1、“理财险”的安全性如何?

我们购买“理财险”,目的不是为了一夜暴富,而是为了老年时稳妥的能拿到更多的养老钱,

所以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而“理财险”保险的本质,注定了它非常安全。

第一是因为保险是一份合同,从签订合同那天起,收益多少、费用多少就全都规定下来了,几十年也不会变。

第二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保险监管。有人可能会觉得就算签了合同,万一保险公司几十年后破产倒闭跑路赖账咋整?这点大家恰恰不用担心,国家对保险公司的金融监管非常严格和先进,可以说,中国内地的保险公司要破产,比遇见两百年一遇的大地震还稀奇。

第三是因为就算保险公司破产了我们的保险也可以得到赔付。绝大多数“理财险”一般指是是年金险或者增额终身寿险,在保险产品分支里一般属于人寿险,根据《保险法》规定,人寿险在保险公司破产之后可以得到保险保障基金赔付绝大部分,剩下的则由接手的下家保险公司继续赔付。所以,就算保险公司破产了也不会影响我们的保险赔付。

《保险法》八十九条、九十二条:

如果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宣告破产,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达不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

即便保险公司破产,这张保单也会依法转移到别的保司,保单利益不会受损,每一分钱都有保障。

但注意有些“理财险”不一定,像是投连险也是“理财险”的一类,但它通常是浮动收益,不承诺保本,也有一些消费者会被欺骗,务必要留意。

从安全性来说,像是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的安全性仅次于国债,安全性杠杠的。

2、“理财险”的收益如何?

除了安全,要实现养老目的,还需要“理财险”的收益足够高。

而就目前来看,“理财险”的收益也的确还可以。

我们以“理财险”中最具代表性的年金险来举例,

目前市面上的年金险,现金价值最高可以按照每年3.5%的利率 利滚利增长,

几十年下来收益还是相当可观。

有的人可能会说,在银行存个5年都有4点几的利率,3.5%有什么稀奇?

首先,但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是跟着大环境在调节的,央行利率下调,商行的利率也必然下调。如果有一天负利率了,那么商行的利率也不会太高。

而年金险的3.5%的利率,是从合同订立伊始,就被确定下来了,几十年都不会变,

这就是保险的威力所在!一朝锁定,终身确定。(当然,前提得是保终身的产品)

还有人说同样几十年的投资期,国债都能到3.8%甚至4%,3.5%真没什么稀奇。

但国债3.8%是单利,年金险3.5%可是复利,两者的差别可大了去。

比如两人各有10万块,

一人按照每年3.8%的单利存10年,最后本息一共138000

一个按照每年3.5%的复利存10年,最后本息一共141060,

同样10年,两个人所得收益相差了3060,

这就是复利的威力!

我们通过把同样期限的复利和单利计算后一一对应起来: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就会发现,

30年的年金险,以3.5%的利率复利,

国债需要每年6.02%的单利才能达到同样的收益,

孰高孰低,一眼便知!

可能大家对年金险3.5%的收益并没有概念,

我简单举个例子,大家可以感受下: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这款年金险,每年交40080,一个月就是3340,

30岁买,交30年,60岁开始每个月拿10000。

有人就会觉得,30年后每个月1W,通货膨胀在这里,这1W够干什么?

通货膨胀我们不可能预测,我们只理性的算一笔账:

现在上海平均养老金4300左右,社平工资8200左右,这意味着退休后收入减为一半多点。

给它30年,上海养老金涨到4万一个月,社平工资涨到8万一个月,养老金还是一半。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还能再多拿1万,一个月五万,香不香?

你去上海小区里随便问个老头老太太,说再给他们1000块养老金,

他们会说,非常香!

再退回来,30年后一个月工资8万?

只要国家不是把货币像津巴布韦、蒋家王朝那样去发,

一个月工资八万企业就别想活了。

所以,你会看到我们的假设其实非常极端,

我们保守点,如果30年后上海社平工资是2万,养老金砍一半是1万,

这个时候你还多拿一万养老年金,那岂是一个“爽”字了得?

所以,“理财险”能不能为我们解决养老问题?

答案是肯定的。

不过,“理财险”也分很多种,并不只有年金险。

不同的“理财险”不一定就适合我们,

接下来,我会给大家总结一些“理财险”购买的建议。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关于理财类保险,我们重点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 "理财险"的种类

2、 哪些理财险解决“养老”的目标

3、 这些“理财险”该怎么挑?

1、目前的“理财险”有哪几种?

这个问题,我在这篇文章里,为大家都聊过:五种“理财险”的介绍和揭坑。

大家可以到这篇文章了解更详细的内容,这里我只讲个大概。

市面上的“理财险”目前有下面几种: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两全险(返还保险)也带有理财性质,但收益极低,甚至买了就是亏本,是保司收智商税的产品,实在太垃圾,我这里就不讨论它了。

其他的我们一个个来看:

纯年金险——

年金险因为每年交钱领钱的时间、额度都是固定的,故得名年金险,

前期每年交点钱,到一定时间可以每年领钱,领的总比交的多,多的部分就是收益,

或者选择一次性退保领取现金价值,现金价值每年按照一个预定利率在增值,

预定利率越高,现金价值增加越快,退保时就能拿到更多的钱。

年金险的优点很明显,

收益高,国家规定,年金险最高预定利率不能超过3.5%,但就目前这个金融大环境来说,长期来看就已经很优秀了,此处按下不表。

安全,就算保险公司倒闭了也能履行赔付,一分不少,何况保险公司也没那么容易倒闭。

年金险的缺点同样明显,

流行性差,一张保单锁定几十年,30岁交,60多岁才开始领,很多人表示等不及。

所以,如果你平时不缺资金,你只是把“理财险”当作养老金的补充工具,

那么公子首推年金险,收益高!很安全!

分红险——

分红险是解决年金险流动性差,短期内没收益的第一个方案。

分红险不是一种保险,它只是“理财险”的一种附加形态,经常是XXXX保险(分红型)。

国内市场,除了分红型寿险、分红型两全险,最具有实用意义的还是分红型年金险,

有了分红功能,年金险在前期就能每年得到一定的分红,比等到60岁才有钱收好。

分红也分低中高三档,

低档分红,1.5%-2.25%,一般“理财险”达到这个水平很容易,

中档分红,4%左右,很多公司都会吹“XX年来,实际分红保持在中档”,能达到就够厉害了。

高档分红,6%,这个档位的分红极难实现,几年出现一次,甚至完全碰不上。

综合下来,分红险往往长期来看,收益也就在1%-2.5%之间,

所以,通常不建议大家购买分红型年金。

万能险——

万能险是提高年金险短期收益的另一种安排。

可以单独投保,也可以购买带有万能账户的年金险。

所谓万能险,其实就是一个投资账户,

你交上去的保费,会被分为两部分:

一份用来做纯风险保障,叫风险保费,被保人身故什么的可以赔钱,

一份用来投资理财,进入万能账户,由保险公司给你操盘投资,有收益会分给你。

所以,万能账户相当于是你购买保险的同时,

跟保险公司签了个委托代理合同,委托保险公司帮你投资理财。

当你需要钱了,可以从万能账户里取钱,行情好了也可以往里面加钱。

万能险都有保底收益,目前普遍1.5%-3%左右,最好的也就3%,

公子建议,保底收益高,且目前结算利率高的万能险,可以买一点。

目前结算利率每个月都会在保司官网公布,有兴趣的可以保持关注。

投连险——

投连险是最接近理财产品的一个“理财险”,

和万能险很像,一个名义上的保障保险加上一个投资账户,

区别在于这个投资账户客户可以自己做主,自由选择投资方案,

而不是万能险那样,保险公司帮你决定投资什么。

目前来看,投连险综合收益在5%-8.5%不等,

虽然看起来收益吊打前面几种,但高收益也意味着高风险,

因此,如果你风险承受能力不足,最好不买这种“理财险”。

增额终身寿险——

增额终身寿最像年金险。

首先它是一款终身寿险,身故肯定是赔钱的,但它的保额开始很低,后面越来越高: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所以增额终身寿的优点非常明显:

保额通常以3.5%的复利每年增长,这是不是像极了前面预定利率3.5%的年金险?

但它的好处在于年金险要到一定年龄才能领钱,而增额终身寿只要你死了,就可以领钱。

增额终身寿的第二大优势是非常灵活。

任何需要用钱的时候,灵活支取任何金额,没有“中间赚差价”。

相当于纯粹的攒钱,或者理解为长期储蓄。

需要用钱了就取出一部分现金价值出来,剩下的钱,继续享受3.5%的复利。

增额终身寿灵活领取的功能是通过“加减保额”这个条款实现的: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当大家需要紧急用钱时,可以选择“减少基本保额”,这样保险公司就会把减少的保额所对应的现金价值退还给大家,实现了灵活支取。

有了这项功能,增额终身寿就在年金险持久高复利的基础上,

更多了一份资金安排的灵活性,适合对资金灵活性有要求的人群。

到这里,大家应该都了解了各类“理财险”的优劣势,

这个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我们前面选购“理财险”的两个目标:养老和追求收益,

接下来我们看看哪些“理财险”能满足我们的目标。

2、哪种“理财险”能满足目标?

养老,

意味着这笔钱几十年后一定要能领取到,需要很安全,

也意味着目前这笔钱不着急用,可以给它时间增值,不那么追求流动性和短期收益。

追求一定收益,

本质上也是希望老来时能够多拿点,生活过得好一点,

但在安全面前,收益只要足够就好。

要满足这两点,

投连险首先被排除掉,不安全,

分红险被排除掉,收益过低,

万能险也不太好,短期收益高,但在负利率的趋势下,长期收益一般。

只剩下年金险和增额终生寿。

两个都能从一开始就把收益锁定,

在风险很小的情况下,收益不高,但也不低,

特别是年金险,可以说非常适合用来养老,

收益较高的增额终生寿,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一次性退保取得现金价值用来养老。

3、这些“理财险”怎么看好还是不好?

讨论到这里,大家也能看得出来,

如果我们以养老为目标,最适合我们普通人的也就两款“理财险”:年金险和增额终生寿。

但是不是看见这些产品就可以随便买了呢?

当然不是,公子最后再给大家提示几个购买年金险或者终生寿的小建议:

第一:以IRR为产品好不好的衡量标准。

几乎每款年金险的现金流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领得早,有的领得晚,有的领得多,有的领得少,有的领得长,有的领得短,

就有人会纠结,到底哪一款更好?

这里公子教大家一个实际收益的算法:IRR(持有期内部回报率)

操作很简单,我们可以把“理财险”理解为一项投资,

前期的缴费就是我们投入的钱,后期的年金就是我们领取的收益。

通过excel计算这一系列投入和领取现金流的IRR,

我们就能看到在同样的时间,哪款年金收益更高,哪款年金增值更快?

同样时间谁的收益更高,谁增值更快,我们就选谁。

举个例子:

下面是两款养老年金,都是每年交10万,交5年,40岁开始交,60岁开始领,领到100岁。

他们每年交的钱和领到的钱,我放在了下表: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可以看到,

两款年金险每年领的钱不一样,现金价值也不一样,

如果我们无法抉择,就可以通过计算IRR来比对它们的实际收益,

谁更高选谁,谁增值更快选谁。

我把IRR计算出来,并做成图表放在了下面: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可以看到,

年金2前几年收益率是负值,但很快就直线上升到3%以上,

年金1从第六年开始收益就为正,但收益要涨到3%以上花了20年,

但比较巧妙的是,在66岁时,年金1的收益超过了年金2继续缓慢上升。

因此,

如果我们更注重短期收益,认为自己的寿命不会超过66岁,就得有限选择年金2,

如果我们看中长期收益,并且预计对自己长寿比较有信心,就可以选择年金1。

第二:能自由加减保的更好。

年金险等“理财险”一般都比较贵,

如果想要达到“养老”效果,5年缴费的话,需要缴纳10万才能看到可观的收益。

但年轻人不一定能每年拿出来这么多现金,

可又担心利率下行,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产品了,想要尽快购买锁定收益,

有的“理财险”就能支持灵活加减保,让投保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收支状况安排每年缴费多少。

比如某款增额终生寿就对加保减保进行了规定:

“理财险”史上最全攻略,少数人买对了,多数人被骗了

这种操作相当于把这份“理财险”拆分成很多份,每份100元,

如果年轻人资金不足,可以少买一些,比如3000(30份),

等后面资金充足了再多买几份,使收益变高。

同样,减保也相当于把之前买的部分“理财险”退保,

由于“理财险”现金价值前期增值比较慢,退保的话损失比较大,

公子不建议大家频繁操作。

文章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公子最后强调,购买保险要遵循“先保障,后理财”的原则。

买“理财险”之前,要先考虑清楚,自己重疾、身故、意外等基础保障是否做足,

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所有理财产品都需要用时间去增值,

在毁灭性风险来临时,能拯救我们的还是最最基础的保障型产品。

以上。

保险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十买九坑,购买前仔细阅读下面的攻略可以让你少花几万块冤枉钱。

保险长篇总结:

超长文解读保险知识,全篇干货,一文揭露保险真相!

全网高性价比产品测评+全网最全选购攻略:

全网最全重疾险攻略+全网157重疾险测评

全网最全儿童重疾险攻略+全网76款重疾险测评

全网最全医疗险选购攻略+全网123款医疗险测评

全网最全意外险选购攻略+全网195款意外险测评

全网最全寿险选购攻略+全网73寿险测评

常见疾病购买指南:

男性常见疾病如何购买保险,全网最实用攻略来了

女性常见疾病如何购买保险,全网最实用攻略来了

保险避坑指南:

为什么说在中国买保险十买九坑,保险行业套路史上最全大盘点

看过上万个家庭的保单,我发现了保险公司坑人的套路

戳穿保险公司最大的谎言:贵得保险更好?

保险退保指南:

史上最全退保攻略!手把手教你如何退保,立省五万块

展开 收起

长相安长期医疗险(20年保证续保)—家庭版

长相安长期医疗险(20年保证续保)—家庭版

203元起

太保鑫相伴(尊享版)终身寿险(互联网)

太保鑫相伴(尊享版)终身寿险(互联网)

5000元起

尊享e生2020版

尊享e生2020版

136元起

百年康惠保(2.0版)重大疾病保险

百年康惠保(2.0版)重大疾病保险

367元起

好医保·长期医疗2020版 最高400万保额

好医保·长期医疗2020版 最高400万保额

暂无报价

不倒翁-安联中老年人意外骨折保险

不倒翁-安联中老年人意外骨折保险

暂无报价

乐养多·养老年金险

乐养多·养老年金险

5000元起

中意永续我爱终身寿险(尊享版)

中意永续我爱终身寿险(尊享版)

10000元起

骑行保非机动车综合险(年缴版)

骑行保非机动车综合险(年缴版)

暂无报价

中国人寿父母综合意外险

中国人寿父母综合意外险

55元起

华贵大麦2021定期寿险

华贵大麦2021定期寿险

14.3元起

君龙臻爱无忧医疗保险(互联网专属)特需版

君龙臻爱无忧医疗保险(互联网专属)特需版

298元起

太平洋新能源驾乘险(5座)

太平洋新能源驾乘险(5座)

暂无报价

永安惠民防癌医疗保险(互联网专属)

永安惠民防癌医疗保险(互联网专属)

56元起

医享无忧惠享版百万医疗险—个人版

医享无忧惠享版百万医疗险—个人版

228.8元起

太保自行车(含电动)骑行意外险

太保自行车(含电动)骑行意外险

80元起
2评论

  • 精彩
  • 最新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9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