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高需求宝宝”,你一定要为他的情绪和压力兜底!

2020-06-23 15:28:35 0点赞 2收藏 0评论

最近接二连三的孩子跳楼事件引发大家热议,不少人直指现代的孩子承受能力太弱、太自私、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是爸妈的挫折教育不到位,就应该从小给他们多一些的“打击”,这样才会越来越抗压。

但我却不这么看,如果希望孩子更坚强、更有抗挫能力,有效的做法应该是先去理解他们的脆弱,知道他们的崩溃线在哪里。

世界上也确实有一种孩子,他们天生就比别人更容易感受到压力,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也更为消极。这些心理学家定义为“高敏感/高需求“的娃,如果所处的成长环境不能给到他及时、正向的引导,那么他们的童年,一定会有很多我们难以想象的“惊心动魄”。

1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无忧无虑


在很多人的直觉里,孩子的世界就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什么也不懂,不用工作,没有生存压力,还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其实,即便很小的孩子,都会感到忧虑和压力。

当然,因为天生气质和养育环境的差别,压力和忧虑并不会以肉眼可见的方式,在所有孩子身上爆发出来。那些经常被压力困扰的,往往是更为敏感的忧郁型孩子。

家有“高需求宝宝”,你一定要为他的情绪和压力兜底! 之前我推荐林文采博士的心理营养课时,其实有比较详细地说到过这点。在林博士的研究中,忧郁型孩子是所有气质类型中最敏感脆弱的一个,同样的一件事情,他们看到、听到、感受到和想到的,比其他类型的孩子要多得多。就比如说同样是不小心打翻一杯牛奶,对别的孩子而言,即便遭到父母亲严厉的责罚,擦干眼泪也就忘了。但忧郁型孩子不是这样的,他们会留意到父母亲非常细微的反应,包括表情神态,甚至还会把上一次兄弟姐妹(如果有的话)犯同样错误时的画面,从脑海中调出来,进行一番对比,来判断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有没有不一样。

敏感是这一类孩子所有行为特征的根本来源,因为敏感,他们的情感需求往往比其他孩子更高;也因为足够敏感,他们更容易因为环境和他人的反应而倍感压力,甚至萌生许多悲观情绪,是很典型的“高需求宝宝”。

如果刚好养了这样一个小孩,你会发现,小小年纪的他经常会过得很不开心。明明幼儿园上得好好的,突然有一天放学回来,会闷闷地对你说,“我再也不想上学了。”仔细问一问,原因可能真的就是针尖儿大一点点——玩得蛮好的一个小伙伴,生气的时候顺口说了句“再也不和你玩了”,他真的以为从此要失去这个朋友,觉得上幼儿园都不再有意义。

家有“高需求宝宝”,你一定要为他的情绪和压力兜底! 也或许是,当他们四五岁,突然了解到生命的有限性,因此产生了终极哲学一般的迷思:“妈妈会死吗,妈妈死了我怎么办?我是不是也会死?”甚至,为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然后是想着想着,伤心到哭出来。这时,无论真相还是童话,都不能消除那种源于内心深处的担忧和压力。等到上小学,老师犹豫再三可能还是会告诉你,“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差”。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高压宝宝”即便脑海里有非常清晰的行为逻辑和框架,但依然会扭扭捏捏果断不起来,他们会提前脑补很多画面:“这么做是对的吗?别人会同意吗?他们会怎么看我?”一圈思虑下来,问题依然是问题,但压力已经完全箍住了他,最后他们索性想:“算了吧,我不行的,就这样吧!”2

孩子有这些表现,要高度重视

其实,OK也算是“高压宝宝”。就比如说,中班时因为突然换了班主任,他的负面情绪特别明显,每天都在琢磨类似这样的问题:“我明明举手了,老师为什么不点我?她不喜欢我吗?”

内心活动太多压力就会很大,那段时间,他情绪是可见的低落,夜里睡觉都特别不踏实。

家有“高需求宝宝”,你一定要为他的情绪和压力兜底!

幼儿园阶段,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孩子身上都会发生。我一闺蜜说,她女儿就因为最好的朋友还有另一个更好的朋友,在幼儿园郁郁寡欢了一整个学期,手指甲也是被咬到完全不需要修剪。

有一天她送孩子上学,晨检时和医务室工作人员随口说起:“这孩子好像压力有点大,手指甲都咬光了……”

“三岁小孩能有什么压力啊!”话没说完已经被打断,闺蜜只好无奈一笑。后来她跟我感叹,“即便是那些称得上专业人士的成年人,对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很多时候也是一无所知的。”

真的就是这样,孩子(尤其是幼儿)的压力向来不被重视,没有几个成年人会倾向于认为,孩子身上小小的压力会带来什么不良的后果,大家更信奉的一句话,是“有压力才有动力”。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适中的压力很多时候真的会转化成动力,但这点并不适合直接套用在“高压宝宝”身上,因为他们天性中的悲观负面思维就像一面放大镜,会把看似很小的压力放得很大,加上大脑发育尚未完全,自我调适能力不足,压力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家有“高需求宝宝”,你一定要为他的情绪和压力兜底!

也因为这样,真正为“高压宝宝”的压力和情绪兜底的,只可能是作为父母的我们。

然而,现在的养育环境是比较多元化的,因为隔代养育、保姆代管等很多因素,孩子和父母之间不一定能保持良好的亲密感,孩子感受到的压力,也不见得都能第一时间通过语言交流传递到父母这里。

但不管如何,仔细观察孩子身上意味着压力的蛛丝马迹,依然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情。

英国教育家、TED演讲者肯·罗宾逊在《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本书中,将压力的迹象归列为四类:

1、身体:头痛、恶心、失眠、疲劳;2、情绪:急躁、不安、易怒、悲观;3、认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顾虑加重、焦虑严重;4行为:饮食习惯改变、孤立感增加、咬指甲,无法完成日常任务。每个正在被压力包围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在不同的时间,表现出上述迹象中的一部分情况,如果你在孩子身上看到两三种甚至是更多,那也就意味着,孩子对压力的自我消化能力有比较大的问题,是时候该引起重视了!3

缓解孩子的压力,我看重这两点

帮助儿童(尤其是幼儿)缓解压力,有很多比较公认的方法,《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本书中,将这些方法总结成了几个大的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保证孩子得到足够高质量的睡眠,因为睡眠中,大脑会清除白天积累的毒素,神经网络在睡眠中会梳理一天的经历,校准大脑中的情感回路,让孩子能够更冷静地应对第二天的挑战。第二个原则是足够的运动量和真正的玩耍,因为运动能够帮助孩子燃烧压力,减少肌肉紧张,增加内啡肽(一种让人感到愉快的激素)的分泌;而真正的不受成人监督、远离电子屏幕的游戏,对孩子获得更好的社交、认知和身体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第三个原则是要尽可能地鼓励孩子去做一些冒险的事情,因为这些有挑战的事情,是孩子变得更为有毅力和独立的前提。

这些说法很有道理,而且有足够充分的科学依据。只不过,在现实生活当中,它们涉及到的具体操作,是需要时间、空间、精力等很多前提来支持的,就比如说,当你想给孩子一次户外冒险的尝试,却发现可以冒险的“户外”在百公里开外,而这个周末还要加班……

大概,从理论到现实从来都会隔有一段距离,而基于对OK的养育实践,我觉得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点就是建立良好的亲子连结,多听孩子的心里话,多聊天,这也是我认为自己做得最好的一点。世界上有很多忧郁型孩子,但是并非每一个忧郁型孩子,都会被周遭的压力困扰到难以自拔,相反,他们也是能够很好地学会释放和消化环境带来的压力的。这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支持,就是在他们还小的时候,家长能够及时为他们提供一些疏导压力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倾听和聊天。 家有“高需求宝宝”,你一定要为他的情绪和压力兜底! 所以即便是很忙,夜里经常一两点睡下,我也是雷打不动的每天7点不到起来,只为了送他上学,在路上我们有20分钟的交流时间。他睡觉前的时间,我也尽可能地留给他,OK会在我面前控诉外婆说他的画画得不像,也会嘀咕OK爸在他下围棋时太凶家有“高需求宝宝”,你一定要为他的情绪和压力兜底!,也会跟我说一些悄悄话~和大家说过,我们家是比较特殊的,公婆和我爸妈轮流帮忙一起带OK,所以难免在教育观念上是不一样的,这也给OK带去了不小压力,(尤其是)外婆几十年来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并非我这个别人口中的“育儿专家”可以轻易改变的。

每每如此,我能做的,就是充分感知OK的感受,比如我妈责怪OK画得不像、一点也不好时,我会带着OK下楼散步,然后告诉他,“画得好不好,每个人的看法都会不一样。外婆没有学过画画,她眼中的美就是画得很像,你不要怪她哦!当他开始从“我画得不好”这个压力中脱身出来,我还会告诉他,“”“妈妈觉得你画得很有想象力呀!你更相信妈妈的审美对不对?”

聊天很直接的效果,就是让感受到压力的孩子不至于一直轴在牛角尖里,让他意识到,原来这件事并不是我做得有多糟糕,也有可能是别人的看法并不那么“正确”。

第二点,帮助“高压宝宝”消除心理上的那种轴劲儿,只是比较表象的“对症”方法,需要帮他们找寻到自身对抗压力的能力,这种能力通常会借助某一个擅长的兴趣领域来实现。

家有“高需求宝宝”,你一定要为他的情绪和压力兜底!

如林文采老师所说,这一类孩子,对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有极强的感知力,如果他们恰好在这些艺术领域有所涉及,本身即意味着找到了一个宣泄压力的最佳出口。

就比如,有时候我看OK的画作,常常能看出贯穿其中的情绪,那是他独有的语言。

家有“高需求宝宝”,你一定要为他的情绪和压力兜底!

展开 收起
0评论

当前文章无评论,是时候发表评论了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2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