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技术真的落后吗?为何车企却争相布局该技术!

2023-04-11 16:11:14 4点赞 6收藏 24评论

每逢长假,电动车市场总会出现增程式电动车与纯电动车之间的充电桩“抢夺战”。

  • 纯电动车用户你们增程式电动车本身就有发动机,为什么还要占用我们纯电动车的充电桩?

  • 增程式电动车用户我们也是电动车,也有充电的需求,而且充电比加油更经济,这点你们应该清楚吧?

事实上,业内对于增程式电动车的优劣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甚至有时会引发高层之间的“口水战”。

在2020年成都车展上,前大众中国CEO冯思翰就曾公开批评“增程式动力是最糟糕的方案”,其研发部负责人也随后表示“增程式只是自家早已淘汰的落后技术”。

增程式技术真的落后吗?为何车企却争相布局该技术!

而以增程式电动车起家的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就多次公开反驳这类言论,并不断为自家产品与技术辩护,在2021年,李想还晒出了理想ONE单月销量超越大众所有中大型SUV销量之和的数据,展示了“实力说话”。

同样,当华为余承东在微博上认可增程式技术并对李想表达赞赏后,原长城魏牌CEO李瑞峰对其发出挑战:“打铁还需自身硬”、“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等等。

就在近日,比亚迪旗下百万级车型仰望U8正式发布,李想在微博提问:“仰望U8的动力结构是并联式插电混合动力?还是串联式增程式电动力?有动力系统方面的专家可以解读一下吗?”

增程式技术真的落后吗?为何车企却争相布局该技术!

尽管网络上关于增程式电动车的争议不断,但在现实中,这个细分市场正在逐渐壮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

线上吵的凶,但线下却很热卖。

作为推动增程式电动车市场发展的理想汽车,它的销售业绩,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增程式电动车的接受度以及这个细分市场的趋势。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理想汽车只有理想ONE一款车在售,但就算是单枪匹马,它也在中大型SUV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并助力理想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毛利率最高时达到23.3%。

增程式技术真的落后吗?为何车企却争相布局该技术!

难道说,理想ONE所搭载的增程式电动力系统超越,在各项新能源技术中占绝对优势吗?并不是,事实上,理想ONE一开始并不被大家看好,百公里油耗达8.8L,实际开起来,9L/100km或以上的情况也很常见,这让它被群嘲是“一辆比燃油车油耗还高的新能源车”,与那些纯电动车型相比,它也就好在没有续航焦虑和充电焦虑。

但仅凭这点,并无法让理想汽车在无造车背景与无品牌优势的情况下崛起,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新势力,真正让它出圈的是精准的营销与难以挑剔的性价比。

出身互联网背景的李想,深谙流量与热度之道,他知晓在什么样的场合、用什么样的平台、说什么样的措辞,能够迅速将关注点聚焦在自家品牌与车型身上;与此同时,他也精准地为理想ONE定义了“奶爸车”这个全新概念,并围绕该市场定位,疯狂堆料,以“超大杯”的配置水平满足目标群体对智能、舒适、便捷的需求。

当用户在市场上对比了各种车型,发现用同样的价格或更高的价格,很难再找到比理想ONE配置更高的车型时,它的“超值”标签就成立了,在这种情况下,无续航焦虑与充电焦虑的增程式电动力系统,则成了附加价值的存在。

增程式技术真的落后吗?为何车企却争相布局该技术!

到了理想L9这里,也是采取“营销+满配”的策略。现在提到这款车,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它的续航与油耗,而是李想那句“500万内最好的家用SUV”的宣传语,即使我们都知道这句话说得很夸张,明显是营销手段,但又不得不承认,理想L9的配置具备十足的吸引力,全尺寸SUV的规格、五屏三维智能交互空间、100项旗舰级配置等叠加在一起,结合不到50万的售价,对于理想锚定的群体来说,这就是一台“性价比怪兽”。

从结果来看,理想L9热度与销量兼备,交付不到半年,上险量达到40151辆(截止至2022年12月),市占率更是达到50.73%,成功接棒即将退场的理想ONE,成为品牌全新销量引擎。

可能这么说并不严谨,个人认为理想就是借助增程式的技术优势,做着智能化的产品定位,它将产品打造成“没有续航焦虑的智能家用大玩具”,你可以不认可这种做法,但它确实是车企在智电时代的一种打法,而就事实来看,此举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是有效的,后面进军增程式市场的车企,也或多或少受到理想的影响。

增程式落后与否,真要很重要吗?

除了理想,其他车企也都想分一杯羹,纷纷推出了增程式车型。这些玩家打得火热,它们的竞争点主要有两个。

  • 一是提升增程式技术的优势,这主要涉及续航、油耗、动力等方面。

增程式技术真的落后吗?为何车企却争相布局该技术!

比如吉利的星越L电动版,采用了CTP电池,并融合了纯电动、混合电动、增程式电动三种技术,CLTC综合续航最高达1450公里,充一次电最长能用42天;哪吒S增程版将纯电续航里程提升到了310公里,相当于一辆小型纯电车,仅用纯电模式就可满足一周的日常通勤需求…

虽然消费者对于增程式电动车的关注重点可能转移到了智能配置部分,但每一个玩家都不忘初心,不断完善增程式技术的内涵,力求延长续航、降低油耗、强化动力、减少用户焦虑。

  • 二是提高产品的性价比,这主要体现在配置、智能、空间等方面。

增程式技术真的落后吗?为何车企却争相布局该技术!

比如说,17.19万的长安深蓝SL03增程版,虽然是最低配,但它的配置可不低,360全景影像、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语音识别、手机无线充电等都有,而且它的轴距有2900mm,跟中大型车差不多,同样的价钱买雅阁、凯美瑞的话,你只能买到最简单的那种。

AITO问界M5、M7增程版也是一样。在AITO问界的营销上,余承东也不含糊,什么“最大的缺点就是太便宜”、“舒适性要超越丰田埃尔法、雷克萨斯LM等百万豪车”等等,经常引来一片哗然和关注。

AITO问界的打法最像理想,它有一个会说话的人物,有很多能让人热议的话题,也有很高的配置水平,而其他车企,特别是传统大厂,在话题营销上总是不够劲儿。

增程式技术真的落后吗?为何车企却争相布局该技术!

为啥现在这么多车企都要搞增程式呢?难道是因为增程式真的很先进吗?个人觉得不是,主机厂在乎的不是增程式先进不先进,而是增程式能给他们带来啥好处。

  • 首先,增程式是个实用的过渡方案。

它解决了纯电车最头疼的两个问题:充电难和续航短。只要这两个问题还没解决,增程式市场就还有机会,各大车企当然不会放弃这块蛋糕,让理想一家独大。

  • 其次,搞增程式市场,相当于给车企多了一张牌。

可以在电气化赛道上多争一口气。因为增程式技术不难,比较成熟,降低了车企进入新能源时代的门槛,对于那些正在转型的车企来说,可以先推出增程式电动车占个位置,再慢慢研究电气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

增程式车型与纯电车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品矩阵。除了理想之外,市场上大多数布局增程式市场的车企,都推出了纯电和增程两种版本,如长安深蓝SL03、问界M5、问界M7、岚图Free等。这些车型在配置、空间等方面几乎没有差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动力形式和售价。

增程式技术真的落后吗?为何车企却争相布局该技术!

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他们担心纯电版的续航问题,而且价格还更高,因此更倾向于选择增程版。实际上,在长安深蓝、AITO问界的销量结构中,增程式版本也确实更受欢迎。这些车型在价格上比纯电版本便宜,但配置水平却相差无几。

同时,它们也消除了续航焦虑,有望提升整个车系的销量。这也是车企推出它们的主要目的之一。

结语

增程式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并不是一种先进的技术,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技术的先进与否并不是决定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增程式车型,无论是纯电还是增程版本,都能够满足城市通勤和远途出行的双重需求。消费者在选择这类车型时,更关注的是配置、科技感和用车体验等方面的差异。例如近期车企推出的增程版车型,在保持了与纯电版相近的配置水平的同时,价格降低了数万块,并且消除了续航焦虑。

这样的策略无疑会提升整个车系的市场竞争力,也反映了车企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洞察。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分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而忽视用户真实的需求和偏好,才是真正落后于时代的做法。

毕竟,在技术不断革新的当下,只有紧贴用户需求,才能赢得市场认可。

增程式技术真的落后吗?为何车企却争相布局该技术!

写作前提:本文章所提内容及商品均为互联网整理收集,作者对文章的内容、陈述、观点说明保持中立,不对所述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提供任何保证,仅供读者参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删除,本作者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创作不易,希望大家多些支持与鼓励。也请大家理性评论,谢谢。

、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展开 收起

BYD 比亚迪 秦L

BYD 比亚迪 秦L

119800

BYD 比亚迪 海豹06

BYD 比亚迪 海豹06

99800

LEADING IDEAL 理想 L6

LEADING IDEAL 理想 L6

暂无报价

BYD 比亚迪 秦PLUS

BYD 比亚迪 秦PLUS

99800元

BYD 比亚迪 海鸥

BYD 比亚迪 海鸥

73800元起

LEADING IDEAL 理想 L9

LEADING IDEAL 理想 L9

429800元

BYD 比亚迪 元up

BYD 比亚迪 元up

暂无报价

BYD 比亚迪 唐 新能源

BYD 比亚迪 唐 新能源

209800元起

BYD 比亚迪 紧凑型SUV 宋PLUS EV2023款行政型

BYD 比亚迪 紧凑型SUV 宋PLUS EV2023款行政型

暂无报价

CHANGAN AUTO 长安汽车 LUMIN

CHANGAN AUTO 长安汽车 LUMIN

49900元起

LEADING IDEAL 理想 ONE 21款 基本版

LEADING IDEAL 理想 ONE 21款 基本版

338000元

CHANGAN AUTO 长安汽车 UNI-Z

CHANGAN AUTO 长安汽车 UNI-Z

暂无报价

BYD 比亚迪 唐新能源 24款 DM-i 冠军版 1.5T 200km 前驱尊享型7座

BYD 比亚迪 唐新能源 24款 DM-i 冠军版 1.5T 200km 前驱尊享型7座

249800元

BYD 比亚迪 宋pro新能源

BYD 比亚迪 宋pro新能源

219800元

BYD 比亚迪 元新能源

BYD 比亚迪 元新能源

139900元

CHANGAN AUTO 长安汽车 UNI-V 智电iDD

CHANGAN AUTO 长安汽车 UNI-V 智电iDD

144900元起
24评论

  • 精彩
  • 最新
  • 落后的东西也许它更稳定可靠吧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你怎么这么说日系车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只不过是技术专利容易获得,转让费用低廉罢了。落后就是落后的,然后靠三寸不烂之舌层层包装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便宜就是硬道理,更低的成本可以把电池配大,对用户来说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落后但实用 [邪恶]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技术落后,除了没有变速箱,电车油车该有的技术都有吧?始终能工作在最佳工况的汽油机也不是什么落后的技术吧。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不能机械直驱,发电再放电的效率始终没有直驱高,充电再放电那损耗更高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你说的都没错。但是从使用上看,续航比电车好,油耗比油车略好,加速基本也是电车的水平,只要价格合适,怎么看买家也不亏。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2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增程式纯电续航短,意味着天天充电或者隔天充电,不想这么干不如直接买油车。所以我家里几台车子要么纯油要么纯电。当然轻混也可以接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不是家家都能买的起几台车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正常增程都在200公里,实际上也能开到150公里左右,不少车型也有300公里的,一两天充一次电有点夸张了,大部分人通勤一周两次就能满足了,哪怕用点油,市区油耗也就在5个左右。反而是混动的,现在以55公里和110公里为主,要天天充电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1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因为简单门槛低所以大家都做增程。不是不想做其他的,实力不允许。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我就想问为啥理想馈电油耗这么高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增程式技术简单,做不出插混或调教不好插混的才会坐增程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奇瑞那种插混,还不如增程。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撇开增程不说,理想跟本不是所谓的增程还是不增程,哪怕有其他的更加简单的方案,他都会用,都会去吹。
    理想研究的是人性,是客户,是准中产,是中年男人的需求。
    他的客户里面又有几个是理工男。

    不过我对于蔚来的讨厌还是胜过理想,总感觉蔚来就是个团伙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增程就是落后,没有直驱模式同级别比dht串并联模式在亏电高速工况高2-3个油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好像是chatgpt写的文章,都是些一本正经的废话,增程就应该是低成本,便宜,卖的贵就是不正常,等电池成本下来,混动也能200多纯电续航,那增程就要再次淘汰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最实用的东西啊。市区开无敌。可以充电,可以加油。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落后不落后不知道。但是技术简单,入门门槛低,阿猫阿狗都能做。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看完了,感觉啥也没说,就记住一句话,技术先进与否并不是消费者考虑买车的主要因素,这句话很好的解释了日本车在中国的销量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天猫超级红包
距结束::
每天领现金,最高24888元
红包按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6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